第四百三十七章 死亡真相
作者:一雨      更新:2022-06-06 08:44      字数:1922
  母亲是被人害死的,秦铮没道理还当做不知。

  那就枉为人子了。

  “你莫要着急,我先去见一见母后,看她怎么说。”

  王太傅是她的父亲,这时候最焦急,想要见一见王太傅的,应当是皇后才对。

  秦铮颔首,“你去吧,回来告诉我母后什么态度。”

  他又叮嘱了苏婉纯几句,万莫要再刺激到皇后了。

  “太子殿下安心,臣妾心里有数。”苏婉纯嗔了他一眼,“我办事,你放心好了,操心这些个,倒不如多去陪陪你儿子,他可是惦记着你呢。”

  秦铮一旦忙起来,每日能有小半个时辰陪着元玺便算是顶天了,可怜小娃儿,天天都眼巴巴的盼着父亲,苏婉纯瞧着心疼,对秦铮也有些生气,却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她做母亲的,只能抓着机会便让秦铮去陪着。

  “我一会儿就去。”秦铮如是道,“父皇多日未见元玺,心里怕是也想得很,一会儿我让人去瞧瞧父皇有没有空,带着元玺一道去,也让父皇高兴高兴。”

  “你安排便是了。”

  苏婉纯扭头,使唤春桃去备下些滋养补品。去看望病人的,总不好空着手。

  将事情安排妥当,苏婉纯看着窗外的天空,不由得有些蹙眉。

  王太傅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就告老还乡了,还有那宋垚,也不知将这消息传出来的意图是什么?

  若是那王太傅真的想要见秦铮的话,这消息早早的便应该传出来才是,可是硬生生的拖到了今日,还是秦铮去询问之下才得知的,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很快,春桃便就将补品给备下了。

  “太子妃,东西都备齐全了,您要清点一下吗?”春桃走进来说道。

  苏婉纯摆了摆手,道,“是那个规格就行,不必清点了,你去叫太子来。”

  本想着让秦铮和元玺进宫便可,可是后来想想,苏婉纯又觉得有些不妥。

  毕竟秦铮的母妃倘若真的是因为皇后暗害,那还是她去试探皇后的比较好。

  更何况,她的心思,总归比秦铮要细腻一些,跟着去,她才放心。

  叫来了秦铮,苏婉纯抱着元玺,坐上马车进宫。

  一路上元玺倒是乐呵呵的:“娘亲,爹爹,我们要去做什么呀?”

  苏婉纯和秦铮都是心事重重,听见元玺奶声奶气的话,苏婉纯忙舒展愁眉,温柔的捏了捏他的小脸,道:“我们进宫去看看你皇爷爷和皇奶奶,最近皇奶奶身体不好,元玺等会儿可要好好哄哄她。”

  一听见皇后身体不好,元玺连忙点头:“我记住了,我会哄哄皇奶奶的!”

  对于皇后,元玺还是挺喜欢的,毕竟她对元玺,也是十分不错。

  很快,几人进了宫。

  大太监一见是秦铮夫妇前来,连忙将人带去了御书房。

  这御书房,自从认祖归宗后,秦铮自己都记不清,他曾来过多少次了。

  除却第一次被带进宫来面见这位素未谋面的皇帝父亲时,秦铮再也没有忐忑过。

  可今天,即使身边有自己的至亲之人,秦铮的内心却是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紧张感。

  他不知道,今天,进了这御书房,他会听到什么。

  从父皇的嘴里得知,自己的母妃离世的真相?还是什么都一无所获,只能依靠自己继续猜测?

  无论是哪种情况,秦铮都觉得,那都是他不想面对的。

  第一次,秦铮看着对自己笑脸相迎的公公,看着近在咫尺的御书房,心里生了退意。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秦铮的脚步也不由自主地退了两步。

  作为秦铮的结发妻子,苏婉纯时刻都关注着他。

  于是在第一瞬间,她就发现了秦铮的退意。

  她急忙松开了一直牵着自家儿子的手,在公公们的注视下,不动声色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物,然后又绕到秦铮面前,假装替秦铮整理衣物。

  “别怕,一切有我们!”

  在帮秦铮整理领口的时候,苏婉纯小声说道。

  说完话后,衣物也整理得差不多了,苏婉纯便退开站在了秦铮的左手边,一手腕着秦铮的臂膀,一手伸出,重新牵回了儿子元玺的小嫩手。

  “我们进去吧,父皇一定在等我们了。”

  苏婉纯笑着对秦铮说道。

  而后一家三口跟在了领路的公公身后,进入了御书房。

  “儿臣拜见父皇!”

  见了皇上,秦铮尽管内心波澜起伏,但还是强压下了自己的思绪,和苏婉纯一起行了跪拜之礼。

  “孙儿拜见皇爷爷!”

  父母尚且如此懂礼仪,他们亲自调教出来的孩子自然也不会差。

  小小的元玺自然也紧跟着父母亲,在苏婉纯的身边跪下,给皇帝见了礼。

  不得不说,苏婉纯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非常成功。那么小小的人儿,行起礼来还真是有模有样,总是惹得皇宫内的大多数长辈笑意盈盈,皇帝也不例外。

  好久没看到自己的嫡孙,若不是还有太监丫鬟们在场,皇上真想跑过去,将这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抱在怀里。

  现在嘛,皇上只能强忍着不动,面色温和冲着小元玺招了招手:“都快免礼,元玺,来,到皇爷爷这儿来。”

  小元玺本身就对皇爷爷很是喜欢,如今得了召唤,便不等自家父母允诺,便起身迈着小短腿儿,“噔噔噔”地朝皇上跑去。

  等那些个有眼力见的太监宫女们都自觉地退了下去,几人这才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