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阵前露峥嵘
作者:叶苑风      更新:2022-05-09 14:55      字数:2299
  柳二娘来到中军帐后,盈盈下拜,“二娘见过陆将军!”

  “二娘你此次来是为了……”

  “二娘此次受李幕然所托,自然是代表大汉前来!”

  陆逊心中暗道,自己猜的果然没错。

  “红玉楼何时与李幕然牵扯上了关系,李幕然何德何能竟然能请得动二娘你来做说客?”

  柳二娘皓齿轻起,笑靥丛生,“不瞒陆将军,李幕然以被我家母亲召为女婿,将三妹许之,我身在江陵,见三国起了争执,便将荆州之事告之了母亲,母亲以为此事皆是因曹爽而起,李幕然从曹爽那里重新夺回荆州七郡,也是因吴蜀联盟,唇亡齿寒!还望大将军万勿见怪。”

  陆逊点点头,柳二娘言语中处处谦让,莫非李幕然有意于继续维持吴蜀联盟?如此一来,荆州七郡复归吴国有望。

  “吴蜀两国本来就是联盟,若李幕然邦我大吴夺回荆州七郡,我大吴铭感于内,他日必有厚礼奉上。”

  柳二娘笑容更胜,“今李幕然起精兵万余前来赤壁,预祝将军一臂之力,还望将军将南岸让出一块,容蜀军落脚。”

  一听说李幕然要带万余精兵在南岸落脚,陆逊有些错愕,难道他还真的要帮自己攻打曹爽不成?既然他有意缓和吴蜀联盟出现的危机,倒也可以借机再观察观察他。

  “李太守能够率兵亲来赤壁助阵,足见吴蜀联盟牢不可破!我自当会安排蜀军,使者且请回去。”

  ……

  就这样,李幕然在赤壁南岸,吴军陆上大营的西边不足二里处临时安营扎寨。

  与此同时,曹爽也得到了一个令他心安不已的消息,说征西大将军司马懿得知曹太傅被围,特遣其子司马师、司马昭二人领河内郡甲兵两万,正在南下增援,预计不过两日便可抵达这里。司马懿将从陇西撤军,率大军驰援。

  ……

  荆州发生的事,都通过邮驿源源不断送到了渭水大营司马懿的手中。此时的司马懿已经与渭水南岸的诸葛亮隔河相持了一月有余。

  司马懿本就愿意采取守势,诸葛亮这次出祁山也是为了策应李幕然,缠住司马懿的大军,因此也不急于进攻,两军的默契度很高。

  与其说是两军对垒,不如说是隔河而治!没有了军事上的烦恼,诸葛亮这次非但没有继续瘦下去,反倒增重了几斤,脸上也多了不少肉感。

  唯一让他忧虑的是,如今已经进入冬月,寒冬料峭,司马懿的人马多来自北方,耐得住寒冷。但是己方大军就差了点意思,几乎每天都有冻伤的人员名单送到他手中。若再继续坚持下去,恐怕不等司马懿大军攻打,这支队伍就彻底完了。

  一大早,姜维就带着帐篷外的冷气进来,“丞相,据探子来报,渭河对岸的魏军营寨,似乎已经空了!”

  “哦?伯约可确定?”

  “末将确定,对面魏军大营并无任何人,没有一丝烟火气。”

  “好!李幕然果然有两下子,仅贿赂了吴国的吕壹,诓骗了魏国的曹爽就能令魏国和吴国大打出手,这谋略确实高明。”

  “是,李幕然仅用短短半月就吞并了荆州九郡中的七个!这份战功,即便是五虎上将在世,恐怕也难以做到。”

  诸葛亮看着外面四处飞舞的雪花,头也不回地说道,“司马懿撤了,我们也没有了牵制的对手,传令,撤军。”

  平北将军、汉中太守马岱一听说诸葛亮要撤军,有些着急,“丞相,我军前六次出祁山均无功而返,今荆州事发,司马懿收尾不能相顾,更应该跨过渭水,进攻长安,怎么就退了?”

  诸葛亮笑着说道,“德山且勿着急,听我详细与你说来,我们此次北伐只是为了牵制司马懿十万大军,大军多老弱,战斗力不高,拿下长安仍然有不小的困难。其二,如今已经是隆冬时节,粮草补给困难,故理应撤兵。其三,司马懿虽然走了,然而却留下了郭淮,费曜等人。郭淮善于谋略,其智不在司马懿之下,依我看来,这曹魏大营九成是空城计,列位如若不信,可自行前去查看。”

  “丞相怎知是郭淮的计谋?”

  诸葛亮遂走出中军帐,来到一处土坡伸手指着渭水另一侧的魏军大营,“司马懿若果真是连夜撤走,诸位可曾见到过如此整齐的军营?”

  身边的将领纷纷摇头,“能有如此规整的空营,并且还是半夜的情况下,基本上不可能。”

  “所以,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司马懿确实是走了,是真的走了,可是郭淮却借势要给我们下套,他不知我早已看透他的谋略!”

  “那这样的话……”

  心情大好的诸葛亮容光焕发,“准备撤军,经成都转去荆州,既然司马懿要支援曹爽,我们也去支援李幕然。”

  司马懿确实撤军了,不过他留了三万精兵给郭淮,并在临行前嘱咐郭淮要以守为主,千万不要主动出击攻打蜀军。

  带着其余七万大军回到洛阳之后,司马懿将军马安置在城外,自己仅带着十几名亲信进了城。

  【翌日·魏国皇宫】

  刚下朝没多久的曹叡正在思虑荆州的战事,如今曹爽被围,该派谁比较合适呢?

  “启奏陛下,征西大将军司马懿晋见!”

  “司马懿?他不在渭滨抗击蜀军,怎么回到了洛阳?让他进来。”

  ……

  司马懿进殿行了一个大礼,曹叡问道,“朕未宣召,卿怎么就回了?”

  司马懿再次拱手说道,“臣听闻太傅曹真被困,特千里迢迢从渭水赶来,请命增援曹太傅。”

  “这就有意思了,平日你们两位为了朝政,你来我往,没少了争吵,今日怎么想要救他了?”

  “陛下,平日里我与曹太傅起争执,多是因为政见不同,我二人并没有根深蒂固的矛盾,今日曹太傅蒙难,臣若是眼睁睁不救援,损失的是我大魏人马,动摇的是我大魏的根基。故据此考虑,臣以为当救司马懿。”

  曹叡本来就不喜欢司马懿父子弄权,为了平衡司马氏,他这才决定大力培植曹爽和皇室宗亲。如今司马懿自行请命救曹爽,当真是义薄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