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盛会结束
作者:卡麦斯      更新:2022-04-29 11:09      字数:4573
  第七百四十九章盛会结束

  “这位也是一位血统高贵的公主……”

  一些LSP们看向刘西瓜的眼神分外火热。

  而另外一些人看向方琼的眼神同样火热,毕竟,这位可是方腊朝的长公主。

  两位公主殿下的出现,让表面正值,内心也同样“正值”的士子们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作为当事人的感官就不太好了。

  紧张过后,刘西瓜还想问王宇如何认出她的身份,视线不经意间扫过一个圆墩墩的小胖子,顿时想起母妃提过家族中一人,刘闹闹,刘祁钰嫡孙,心头顿时一万匹草泥马跑过,事情竟然坏在了这里?

  刘西瓜恨恨的一跺脚跑了,方琼看看无动于衷的王宇,看看周围呆若目的的众多士子,咬了咬牙,自己也跟着追了上去。

  竟然没人阻拦。

  这也在正常不过。

  哪个士子会在众人聚会时对两个颇为美貌的女子出手?

  不要面子的吗?

  ……

  “果然是西瓜,跟家里的桃子长得很像。”

  王宇心里嘀咕,昨天秦夭夭又来作妖,差点让王宇丈量了胸口桃子的尺寸,然后,同样也是跺脚跑了。

  ……

  一干人等跑了个干净,剩下的士子们也恢复了平静。

  “凌霄先生这是早就知道各方会派人参加此次盛会?”颜渊老夫子询问。

  王宇含笑点头,“不错,衍圣公都来了,他们岂能不来?”

  见王宇看向衍圣公的眼神平和怜爱,颜渊心中不禁松了口气,趁热打铁道:“老夫此次携衍圣公来此,是想请先生收其为弟子,好生教导,以继至圣先生之遗志,全儒家孔学之道统。”

  颜渊这话说的坦白,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就是为了能让王宇在众人面前不好拒绝。

  还是那话,王宇未崛起前,在场众人都是孔圣门徒,为师门尽点力,理所应当。

  又是道德绑架?

  这一套对我可不好使!王宇直接摇头拒绝:“某此刻已经没工夫带孩子了,还是待到山河平定时,再与诸公论道吧。”

  儒家学者有个不能言说的神通,就是厚脸皮,老颜渊深得其中之妙,当下皱眉道:“孔圣先师血脉,当有优待,还请凌霄先生破例。”

  “老夫子说的不错,衍圣公能拜入先生门下,我等卑鄙之人纵死也甘愿!”

  有士子姿态放的很低,以贬低自家太高对孔学的尊敬对孔圣血脉的推崇。

  听到有人如此表态,在场士子无论愿不愿意,也都齐声附和,老颜渊更是捋须微笑,这是他预料到了的。

  “凌霄先生,孔圣血脉尊崇贵重,万不可推辞!”

  老颜渊想把衍圣公与王宇紧密捆绑,以确保师门香火传承永继!

  哪知此举更让王宇反感,指着台下众多士子道:“老夫子莫要被认知障眯了双眼,且仔细看看台下诸生。”

  颜渊闻言仔细打量众人,此时异族奸细已去,都是大宋士子,老眼微眯,扫视众人半晌,看不出有何不同之处:“凌霄先生,请恕颜某眼拙,并未看出诸公有何不同之处!”

  “哦,老夫子拿肉眼看,自然只能看到肉身凡胎!”

  王宇话语里有教训意味,“可若用心眼看,你、我、在座诸位,可都是炎黄血脉,五帝苗裔,身上流着人皇之血,骨子里刻着三山五岳之烙印,哪个不如衍圣公血脉尊贵?”

  众人一听,面露惊喜。

  却不知,这是后世的普遍认知。

  总有些人会说昂撒人金华雀王朝子孙多么高贵,多么圣洁?认为人家放个屁都是香的,天生就高人一等,天生就比普通人聪明、睿智,是天选的王者。

  殊不知,这帮人不过是漂白的海盗血脉,骨子里的粗鄙、兽性只是伪装了起来而已。

  而每一个华夏人,五千年的历史,谁家祖上还没阔过?

  咱华夏人,论血脉尊贵,从未输于任何人!

  把后世观点拿到大宋时空,只是轻飘飘一句,众多自以为卑贱的士子差点破防,王宇笑道:“我华夏子孙身上流着炎黄血,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众人齐声喝道:“彩!”

  颜渊……

  小衍圣公眼睛吧嗒吧嗒……

  为何世间颜色突然变了?

  以前为仆为弟子诸人,现在竟然用怜悯的、同情的、平等的目光看待自己?

  蛊惑人心,经过专业特工训练的王宇是专业的。

  好吧,比起提刀砍人这件事儿,其实也是业余的。

  毕竟王宇前世是行动组的,而不是分析组的。

  更不是那些比专职片子外交官更加可怕的蛊惑组的。

  ……

  举世瞩目、轰轰烈烈的万人士子聚会至此已至尾声。

  “先生,今次我等回家就将土地分给乡邻可行?”

  有人是实干派,向王宇请教,所谓的分,其实更多的是卖,说破大天去,大宋读书人爱钱的基操不能丢。

  对他们想要出售田地,规避战争风险,顺带完成初始资本积累,王宇心知肚明。

  也不会圣母道干预什么,只是淡然笑道:“不想当土包子、土财主,被时代洪流甩在身后,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至于怎么操作?

  建议诸位商量一个稳妥、切实可行、适用于自家的办法出来。

  每个人不妨想一下,若你们自己是一国宰辅,面临国外异族寇边,国内世家豪族兼并土地,平民无立锥之地,流民揭竿而起,烽烟四起之时该如何应对?”

  这是屠龙术。

  众人沉默,王宇的话虽少,却真诚,他们知道,自家的小家小业是扛不住帝国上层折腾的,必须以更高的视角看问题,了解对方所想,从而给自家谋取一条出路。

  策动士大夫阶层也就是地主阶层自身发生变化,而不是号召贫民揭竿而起,原因很简单,王宇不会背叛自己所属阶级,王宇属于既得利益者。

  另外一个朴实、质朴的原因是,时代不允许,社会不允许,民众所受的教育和自身觉悟不允许。

  这个时后,王宇说要打土豪、分田地,没准还未成事,就会被一群被愚民教育千年的小民百姓举报送官。

  汉末太平教、清末太平天国,即便用了宗教蛊惑人心,仍旧输得一塌糊涂,盖因就是脑子有屎,看不清华夏大地从来都是多家道统覆盖之所。

  便是此时,王宇创建的天道组织,也在黑暗中猥琐发育。

  但这不代表着大宋不能变革。

  大宋的读书人纵然爱钱,却还知廉耻,还有为国死难、为民族尽忠的气节。

  这一点与明末把持朝政的东林党人完全不同,那帮人就是彻头彻尾的官僚怪物,没有什么不可利用,没有什么不可交易。

  要知道,在另一个时空的大宋灭亡时,发生过十数万读书人赴海死节的惨剧。

  那些人都是种子,对华夏文明忠心且敬畏的种子,在那之后,崖山之后的时代,沉沦了六百年。

  现在,年轻士子爱国心是有的,他们又经历了王宇多次熏陶,也是愿意开眼看世界的。

  同样的,王宇让他们把自己作为一国宰相,去解决历朝历代都解决不了的土地兼并问题,并给出了产业升级的出路,一定会让出身地主家族的士子们分裂,一部分成为新兴的工商产业代表,一部分依旧会因循守旧,守着几亩田地收地租。

  时代在发展,守着田地收地租的,终将沦为被昔日同年耻笑的泥腿子、乡巴佬,而那些勇于探索、尝试的,则会成为新兴的实业大亨、资本家。

  作为一个穿越者,一个先知,王宇正在小心翼翼的将一头名叫“资本”的怪兽放出。

  历史证明了,固然资本这头怪兽有各种龌龊、残酷、黑暗,但即便在王宇穿越之前那个时代,资本建立的国家,依旧是世界最强大的之一,人民的生活水准依旧需要让后起者追赶。

  当然,既然知道资本唯利是图的秉性,以及为了纯粹追求利润带来的罪恶,王宇也是做了很多的。

  比如,为了避免万恶的资本家无情的剥削可怜的工人,王宇早就在自己控制的金陵工坊中制定了最低收入等级。

  一个成年男子,只要努力工作,哪怕天赋、学识不堪,养活四口之家不成问题。

  同样的,在王宇影响下的所有工坊、商业、金融体系,也会对合作方有同样的要求。

  理由很简单,每日能赚一贯钱的工匠技艺必定是每日只能赚10文钱工匠百倍。

  因此,不同收入等级工匠制作出来的同类零部件,收购价格也不同。

  这就迫使新兴的工坊主们,为了自家产品能卖个好价钱,对自家工人必须大方。而产业工人家庭有了银钱,又会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让工坊、商铺赚到更多的钱。

  这个道理,王宇在讲述产业升级时,提了不下百余次,已经潜移默化的植入众人心中。

  ……

  士林聚会结束第五日,王宇轻车简从去往甄家路上。

  “张兄果然好见识,想出如此避税之法,把邦国墙脚挖的山响。却不知,你不交税,我不交税,国朝从哪里寻得钱财养兵,保卫张兄家的产业不被异族、流民抢了去。”

  有人在冷嘲热讽,张子琪也不着恼,“某只是提出了各种避税之法,诸位年兄既然是秉政者,自然可以想想要不要以律法堵上这些漏洞,抑或堵上哪一些漏洞……”

  张子琪淡然笑道:“先生说,合理避税也是一种本事,所谓法无禁止皆可行!”

  众人哄笑,士子们在士林大会之后并未急着离去,而是玩起了角色扮演。

  这其中扮演宰府者有之,扮演将军者有之,还有扮演翰林老爷的,一张嘴怼天怼地四处乱喷,整个一搅屎棍,做事他不行,捣乱第一名,把一众清流的脸面都丢尽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时至今日方之朝中诸公不容易!”

  有士子感慨,“万事急不得,我等一步步来,既要家中老父不跳脚,也要把握时代发展潮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国柱兄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某却是要回乡躬行了。”有人站出来冲众人告辞。

  “陆兄不随某一起回去?”李善招呼乡党。

  陆明道:“先生当日只说了该如何产业升级,自身面临的灾祸却提也未提,某听闻有些人想要图谋金陵。”

  这话说的大家心中沉重,大家也知道他在说谁,汴梁城躺在龙椅上的那厮,当真不为人子。

  站起身,环视了众人一周,陆明道:“某这一次想要从军,既能护持先生,亦能保家卫国。”

  “陆兄文武双全,当如是也!”

  “某与兄同往西郊大营报名!”

  “某却要回乡发动乡梓,产业升级,编纂团练,待有事时,与诸位勠力同行。”

  有准备在正面战场硬扛的,有准备打入到敌人内部,紧要关头发起背刺的,每个人的选择不同,但每个年轻士子脸上洋溢着一种叫做希望的东西,这是汴梁衮衮诸公所不曾有的。

  ……

  一场士林盛会,王宇并未提及汴梁流血夜,也未曾提到与汴梁之间关系如何,只是一个产业升级,让北迁的家族从各地买地的彷徨中抽离出来,投身工商业,掀起了工坊热。

  人需离不开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东西。

  后世华夏以同样面积的人口能够养活14亿人,此时,苏杭熟半天下的烟雨江南,也能支撑起不到2亿人口的大宋。

  效率的提升,同样一块土地比以往养活更多人,不见贫困,反而越发繁盛。

  可以说,在王宇的影响下,整个江南,除了被方腊窃据的杭州等地,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步入快车道。

  大家都知道,在遥远的帝国北境盘踞着一群豺狼。

  大家也知道,在汴梁有一位不靠谱的皇帝。

  大家更知道,只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自家奋起勃发,才能保住华夏血统,炎黄血脉。

  每一个人都在全心全意的投入,或从军、或经商、或奋起读书,都在为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