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轩辕黄帝
作者:北俍01      更新:2022-11-25 15:43      字数:3096
  黄天公继续在地图上画圈:“盘龙峒在都庞岭上沿袭近千年,据前辈说;得到上天四条龙的眷顾。”他指着北边的山脉:“这是北龙山。”又从西边画到东边:“这是西龙山、这是南龙山、这是东龙山。全峒共四个城

  门,分别为北南东西门。当然这些城墙不仅防御山下入侵之人,还有防御大山中的猛兽和毒蛇等。”

  “四个城门都能通往山下吗?”一直不愿吭声的韦富龙,仿佛对地图特别感兴趣,情不自禁地问将起来。

  “不!”黄天公回答:“连通山下的只有北门。东门是连接龙工司的各个作坊;如冶炼、陶瓷等。西门是连接龙地司的农耕与养殖场等。南门连接狩猎、砍伐等场所。”

  “山上的冶炼技术怎么样?”梁宇辰问道。

  “这方面要得到龙工司了解。”黄天公回答,接着手一招:“走到龙工司看看李匠公去!”

  大家随黄天公走出龙戍司……

  龙工司位于迎龙台的东面,龙戍司的正对面,规模要比龙戍司大得多,大部分作坊在城外,下峒主要是龙工司执事总部和一些低噪音、低污染的作坊。龙工司的建筑也非常特别,大多以青石为主墙,房顶利用拱形力学青石建造而成,目的是防火。因为,龙工司制作品种很繁杂;有金属冶炼、瓷器制作与烧制、砖瓦制作与烧制、织布、染布、造纸以及食盐制作等等,每一种作坊都涉及火,所以,防火是龙工司的第一要素。盘龙峒的很多设计考虑得十分超前的;例如:冶炼、瓷器、砖瓦等作坊都是设立在远离居住的东城外区域。

  走进龙工司是一个与龙戍司大致相同的大院,但规模要比龙戍司小近一倍。可能是自然条件所致,大院呈正方形,约莫二十见方的样子。靠东边是祭堂,祭堂后方露出一道不算太高的山峰,山峰呈环形绕过北边的大院连接城墙。

  北院与正院相差不多,从工具的摆放种类来看,一定是半成品的兵器作坊。北边几道与龙戍司一样的两道甬道连接城墙,也是随时登上城墙而备的快速通道。

  南院的大院要大一些,东边一排石楼,一定是龙工司的执事房和作坊。

  与黄天公随行的两位龙士引领一位长者从南院尽头匆匆赶来。长者姓李,叫李德龙,是龙工司的长老,中等身材,精瘦的身上突显出一条条仿佛没有一点脂肪的肌肉。脸庞赤红,浓眉黑发,短髭短髯,年龄约莫四十左右。

  当黄天公介绍他的时候,他好像从火炉中刚跳出来似的,全身通红,下身穿着一条肥大的裤子,上身只挂着一件皮质围裙,大部分的肌肉都裸露在外。

  李匠公长老很热情地把黑糊糊的双手在围裙上蹭了蹭向大家招呼到:“各位来了!惭愧、惭愧!我老李公衣冠不整请各位见谅!”

  黄天公和赵师公主动上前抓住他试图收回的黑手:“你这老李公,是不是又在打铁呀!”

  李匠公张着大嘴乐哈哈地笑着:“是呀,是呀!我就是这个贱命,一天不打铁就浑身难受!”

  黄天公转身向大家介绍:“这就是刚才给大家提到的李匠公长老。”

  “见过李匠公长老!”大家齐齐躬身向长老见礼。

  李匠公抱拳向大家招呼:“各位新人,幸会幸会!”

  赵师公补充到:“李匠公是一位生性好动的性格,他一生的最爱是打铁,峒里的人都尊称他为‘李铁公’或‘打铁公’,是盘龙峒最辛苦的长老之一。你们猜猜匠公有多大年纪啦?”

  “往大了讲,应该有四十了吧!”陈祚荣猜道。

  “哈哈哈!”黄天公大笑起来:“不是你们眼神不好,只怪匠公长得太年轻了。这李老头今年已经六十有五了!”

  “啊!”众人张大着嘴,半天没合上。

  “是呀!已过耳顺这么多年了,他就是没变老,山上很多龙妹特别喜欢看他打铁。”赵师公补充道。

  李铁公把双手伸进身边的石盆里一边洗一边说道:“看你赵师公把我夸的!”他伸手取下一块抹布擦手:“说不上什么年不年轻,我老李公一生就是酷爱打铁,每天不锤上几百锤就浑身难受,哈哈!”他走上前靠近大家:“你等刚上山不了解山上的情况,盘龙峒的钢铁贵如黄金呀!山上的铁矿石含铁量相当少,又没有焦炭,只能沿用古老的木炭冶炼与淬火锻造炼制钢铁,这是一种纯体力活计。虽然是一种古老的技术,但只要勤劳、吃苦,炼制的钢铁非常坚韧,这就是山下常说的‘玉钢’。”他狠狠摸了一把汗流不止的脸庞:“我老李公也只是偏爱炼钢这个活计,其他织布、陶瓷等都由其他师长管理。”他顺手取下木桶上方挂着的一个木瓢,瓢满一瓢清水,“咕咚咕咚”一口喝干,他擦了嘴边的水渍继续说:“其实喜欢打铁不止我老李公一个,山上的龙兄大都喜欢,所以,我们定期举办打铁比赛,这个比赛是最受龙妹青睐的一项活动,那健硕的肌肉和有力的节奏,看得龙妹们如痴如醉!”说着他眯起眼睛陶醉起来,突然睁开眼睛盯着大熊:“这可是打铁的好材料!”他拍拍赵师公:“等他们完成承宗礼后,一定把这龙兄交给我,保准一个月下来把他那身肥膘打掉!”

  “哈哈哈!”大家打趣地看着一身肥膘的大熊。

  大熊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撩起肥肥的眼泡羞涩地小声道:“那……那要是大熊参……参加打铁比赛,龙……龙妹们也来看我大熊吗?”

  “来!”李铁公重重地拍一把大熊的肩膀:“我们盘龙峒的龙妹最喜欢你这样高大威猛的男子汉!”

  “那……那也算我一个吧!铁公长老?”猴四凑趣地从大熊嘎子窝下钻出来。

  李铁公看了看猴四一眼,哈哈哈大笑:“哈哈哈!可以,你就干那个烧火的吧!”

  “哈哈哈!”众人大笑不已。

  “哎呀!”李匠公突然想到什么……叫了一声:“你看看!光顾得聊天了,把正事都给忘了。”说着用龙语与黄天公和赵师公吩咐几声,转身朝石楼跑去……

  大家不明何意,只能狐疑地跟着黄天公和赵师公向正院走去。

  东边的祭堂中央矗立一尊一丈来高的神像,一位满脸福相的中年男子端坐在一张宽大的椅子上;男子头顶一块冕板,短髭短须,一件宽大的袍服整齐地盖到脚背上,一双宽大的赤舄头从袍边露出,腰间束着一条宽大的腰带,腰带中间挂着一条一尺来宽的蔽膝,一直垂直到袍边,给人一种稳重、挺拔的感觉,双手从宽大的袖口中露出来轻轻扶在椅把上,加之半眯缝着双眼,仿佛随时可以洞察世间万物之本质一般,正是喜怒不形于色的真正诠释。

  赵师公向神像深深一躬,为大家介绍道:“这位祖先是远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统一我华夏大地的共主‘轩辕黄帝’。”

  大家立即庄严肃穆起来。山下大多对蚩尤不是十分了解,但对于轩辕黄帝则是家喻户晓、人人崇拜始祖之一,自然,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哪有对自己的祖先不膜拜的道理。

  梁宇辰和陈祚荣又吃惊起来;先前拜蚩尤,可能有族源的关系,从没听说过,蚩尤和黄帝一起敬拜的先例。莫非盘龙族对历史真的另有一番解释?

  赵师公继续到:“黄帝的父亲姬邦卉联合炎帝神农氏涿鹿一战扫平包括蚩尤在内的所有障碍,正欲大展宏图之际,不幸突然疾病去世。姬邦卉之子姬芒接位,武力威逼炎帝神农氏八任帝姜榆罔让出帝位,炎帝神农氏族国力衰弱,已无力与黄帝族抗争,只好交出帝位。姬芒遂在原涿鹿城以北重建都城,建立黄帝轩辕氏政权,自号‘黄帝’。”

  赵师公继续:“姬芒是黄帝轩辕氏政权的首任帝,也是统一华夏自称天子的帝王,一共传位十五任,历经四百六十多年之久。”

  梁宇辰瞠目结舌地看着陈祚荣,师公的解释与自己的认知有很大的偏差,很想提出异议,但又不知从何提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师陈祚荣,希望老师出面提出异议。

  陈祚荣也是头一遭听到另一种不同的历史解释,这也更激起他浓厚的兴趣,竟然在一个时间长河中出现两种历史轨迹,说明盘龙族的历史轨迹是独立的。他微笑着看着梁宇辰,做了一个下压的手势,示意此时不宜探讨,日后再了解。但他还是提出另一个与盘龙族有关的问题:“盘龙族与蚩尤九黎族有何关系?”

  “嗯……”赵师公思索一会,难得看到他皱皱眉头:“我盘龙族出自邹屠氏、九黎族,后称‘三苗’的后裔,无论是在盘龙峒的盘龙族和山下‘三苗’的后裔都尊崇蚩尤为始祖的原因。但盘龙族的始母又出自帝喾高辛氏,其中还有帝牡所颁赐的“盘王印”和“过山榜”。帝喾高辛氏是轩辕氏的嫡系后裔。所以说,盘龙族既是蚩尤九黎族的后裔,也是轩辕氏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