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21章 柳奚
作者:燕赵苏子      更新:2022-09-16 20:10      字数:3375
  “我不穿那种玩意儿。”

  女参事笑了。她手里拿着一条裙子,柳奚连连后退。“至少试试看嘛。”

  “我自己的衣服呢?”柳奚问。

  “那种衣服不适合岐王的侄女,您可是郡主的身份。”

  她醒来时,发现自己赤身地盖着被子,一个下人在梳妆台上放下一身衣服,便离开了,此刻穿的便是下人留下的衣服。

  “那我不换衣服了,就这样吧。”

  女参事嘴唇掠过一丝笑意,转身走向门外。“岐王正在等你。”

  花园当中摆了一张小圆桌,伯父坐在桌边,一壶酒已经喝掉大半,现在还是上午。

  “奚儿!”岐王起身招呼她,笑容温暖灿烂,酒气也随之而来。

  “您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她问道。

  “柳是你母亲的姓,名取自你父亲当中一个字。我好歹也是岐州之王,这点事情还是知道的。”他回到桌边,柳奚也坐下。

  “我母亲死了,我父亲……”她沉默片刻。“您怎么不让他们杀了我呢?”

  他笑了,又倒了一杯酒:“哪有伯父杀掉自己亲侄女的事情?”

  “您认识我母亲?”

  “认识,你长得很像她,但你的眼睛跟你父亲简直一模一样。”

  “你不问问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吗?”柳奚问。

  “《界文十经》,对吧?”岐王喝了一口酒。

  “算是吧。”

  “昨天的人,你认识他?”

  她点了点头,一时哑然。

  “你知道他的名字?”女参事突然出现在一侧,目光投向她。“他的同伙,就是被你砍伤的那个,什么都不肯说。”

  “圣子们都称他为长老,其实他是个牧师……圣子们很少使用真名,彼此也不会提起,他们也什么都不知道。”

  “又是圣子。”岐王叹着气,又喝了一口酒。

  “现在我们有了圣女。”女参事兴致盎然地说道。

  “是我的侄女。你先去忙吧,参事。我跟侄女聊聊天。”岐王强调了一遍,支走了女参事。

  “我不喜欢她看我的眼神。”柳奚问。

  岐王李南风笑了,又倒了一杯酒。“她就这毛病。”

  柳奚不知道该说什么,伸手摸了摸剑柄。

  岐王注意到她的动作,皱眉道:“你千里迢迢而来,就为偷你祖爷爷的剑?”

  “祖爷爷?我以为……”

  “你以为这是李奚州的?”他眉毛一扬,瞬间明白了,“真刃之剑,确实是神圣的遗物,但不在我手里。”

  “您没拿?”

  “他死的时候遗失在凌云堡了,我当时应该要求燕回去找,但那时候我人微言轻,说了也没人听。”

  “我走了那么远的路,一路上杀人、骗人,却是为了一样找不到的东西。”

  “牧师,是他派你来的?”

  “他派我送死。燕回说得没错。我的任务就是成为有一个殉道者,他们一次大做文章,重组真刃之子。从我蹒跚学步开始,他养育我的目的就是要我死。”

  “以前的事情,你一点都不记得了?你的外祖父母?”

  “有一点印象,甚至有些面孔很熟悉,但总是模糊不清。”

  李南风干了杯里的酒,拿着空杯子晃了晃,下人一路小跑去取酒了。“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他凑近,压低嗓子:“世人都以为我是个废人,可圣父始终注视着我。不过嘛,他的目光中……全是失望。”

  她没忍住,破涕为笑。

  “还有,我的侄女如此巧合地出现在刺杀之夜,又救了我一命。这不是圣父的安排又是什么?”

  “你也相信圣父的存在?”

  “去换衣服吧,今天是圣父日,还有很多事要忙。”

  柳奚换好衣服后与伯父等人一起来到西厢房中,居高临下,视野极好。

  大教堂的正中央有一方讲台,周围环绕了十个诵经台。

  过了许久,所有人才全部到位。最前排的是锦衣华服的商人和贵族,穷人在后排,最穷的贴着墙边。

  钟声敲响,窃窃私语的人群安静下来。片刻之后,白袍诵经者出现了,走在他前面的是五位手持经书的主教。

  诵经者打开一本经书,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朗读起来:“恨有两种,分别来自熟悉你的人和畏惧你的人。”

  《界文》,柳奚听出来了。

  诵经者讲了大约一个钟头,柳奚感觉过了足足一百年。

  他偶尔停顿,朗读起另一本经书的某个段落,然后又开始絮絮叨叨,大谈圣父之爱和罪的本源。

  孩提时代,她最欢乐的时光就是牧师教她学习《界文》,她情不自禁沉浸于那些激情澎湃的语句。

  在这座巨大的教堂中,她找不到当年的激情,只有老人空洞乏味的教条。

  诵经者读完后,视线移到了柳奚身上。“孩子,你多大了?”

  “十八岁。”她回答。

  “十八岁……一眨眼都过去了十八年。我依稀记得你父亲来找我,寻求指点。”诵经者叹了口气,又拿起笔写了几行字。

  于是,柳奚正式成为李柳奚,岐王李南风的侄女,岐州的郡主。

  “使者,我还有重大消息要告诉您。”岐王说。

  老人神色淡然地点点头。“梁国大军又向我们的边境开进?”

  “梁国大军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在深山老林搜捕南境大臣的狂道者信徒。等他们一无所获,自然就回去了。但我要说的不是这件事,我要说的消息更加严重。昨天有三名刺客闯入教堂刺杀本王,幸亏奚儿出现救了我一命。她坚持认为,刺客正是教会的牧师。”

  诵经老人面露哀伤,故作沉思状。“很遗憾,牧师也避免不了误入歧途。我会动用教会的一切资源,把这个恶徒抓回来审判。”

  “有劳您多加费心,今天就不打扰了。”

  岐王扯了扯柳奚的胳膊,走向门口,但她纹丝不动。“欺骗,是最难察觉的罪,因为很多谎言出自善意,很多真相本质残酷。”

  诵经老人面色如常,眼里却有一道光转瞬即逝,那是愤怒,他笑着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奚儿!”岐王李南风在门口喊她。

  柳奚一屁股坐进椅子里。“那老头是个骗子。”

  “很明显。”岐王拿起酒壶,嗅了嗅,“好酒。”

  “他当着您的面撒谎,您却什么都不做?”

  岐王笑了笑,拿起瓶子倒酒。

  “我们给出了警告。”坐在桌子一旁的女参事说道。“所以,伟大的伪君子要转攻为守了。”

  女参事看了一眼岐王,两人露出笑意,又齐齐看向柳奚。

  “我去换衣服。”

  她回到自己的房里,脱掉裙子,粗野的动作导致好几处开了线。她换回了最喜欢的男装……叩门声传来,持续不断。

  她打开门,发现是伯父。

  “你是在哪长大的?”他问。

  “仓库。”她低声答道,走回房间。

  “很大的仓库,里面全是训练的工具,如果我失误了,他就打我。”

  “这个仓库,你知道在哪里吗?”

  “周围是一片空地,杂草很多,人迹罕至。但每年都会来一个人,一年就一两次,他们称他为大长老。每次来的时候,牧师叫我躲在暗处。我听不清他们说什么,唯一确定的是,牧师称他为大人。”

  “你记得他的样子吗?”

  “肩膀很宽,秃头,黑胡子,中等身高。”

  从岐王的眼神中可以确定,他认识这个人,“你还记得什么?”

  “等我长大后,他带我去附近的镇上,我大喊大叫,结果换来一顿打。他说,‘你必须融入他们的生活,又不能留下一丝痕迹。’不久后,他让我晚上去偷东西,或者偷听别人谈话。”

  “那个镇子叫什么名?”

  “喀镇。”

  岐王点了点头。“我或许不是最后的城主,但我决定做一个好伯父。作为侄女的见面礼,我一定让你亲眼看到他被开膛破肚。”

  她眨眨眼,抱住了伯父:“谢谢伯父。”

  接下来的日子,她带着幸存者少年住进了城主府,少年名叫木拉。

  木拉很有弓箭的天赋,准头丝毫不输柳奚。

  几天后她又去纠缠伯父,打听牧师的消息。却见一个壮汉站在窗前,手里拿着银针。

  “奚儿,”岐王招呼她,“你认识韩熊医师吗?”

  眼前的壮汉令柳奚疑虑重重。“你是医师?”

  “正是。我以前是飘雪殿骨学讲师,长老派我来照料你伯父……”

  “每天四次,兑水饮用。”韩熊说完鞠了一躬,然后出去了。

  “牧师的事先别急,梁国大军在我们边境游荡,民心不稳。此时轻举妄动,会打草惊蛇。”

  “您知道那个人的身份,我看得出来。”

  “我只是怀疑,我不能仅凭怀疑,就去打破长久维持的和平局面。我们需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我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派我去,一个月内,我就绑他回来。”

  伯父一愣,“奚儿,你应该注意到了,我没有继承人,在我之后,没有人继承岐王之位。但是现在,我有了你。”

  当天傍晚,他们出去骑马。

  “姑娘家不能做城主。”木拉说。

  “女王呢?”她的语气不带一丝感情,因为伯父的话重逾千钧。

  “这似乎是女皇帝的称谓,你应该想一个更好的。”木拉说。

  “我根本就不该留下来!”她一夹马腹,马儿飞奔向树林中。

  前方山丘出现了一匹马,骑手趴在背上,仅能勉强稳住身子,久经考验的直觉告诉她,出事了!

  她看着一人一马缓缓行来,胯下的马匹躁动不安,因为闻到了同类濒临死亡的恶臭。

  她策马迎了过去,与对方的距离越来越近。趴在马背上的人是梁国士兵,鞍上只有一把空荡荡的刀鞘。“你的战刀呢?”她问。

  那人吓了一跳,猛地抬起头,脸上满是汗水和血迹。“是疏勒城吗?”

  “是,你怎么了?”柳奚回答。

  “他们杀了我们所有人。”他猛地咳嗽起来,然后身子一软,跌落下马。

  柳奚下马,取出水袋,递到士兵的嘴边。他又咳了几声,但很快大口吞咽。

  “我……要见岐王。”他灌饱了水,喘着气说。

  “我带你去见她,”她说,“他是我伯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