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往生极乐(一)
作者:沉匙A      更新:2022-06-07 13:29      字数:2319
  “去吧,把打狗棍和青竹令拿来,你就是我的九袋长老了。”

  ……

  “你做梦!”

  沉思片刻,陈什咬牙切齿地抬起头,怒视陈秀:“丐帮只有一个,帮主也只有一个,打狗棍打的是狗,我就是死,也不做你这种丧尽天良的人的狗!”

  话毕,陈什不再犹豫,双手缠在一起,反握着匕首,狠狠插进了心脏的位置……

  ……

  “权胜才必有辱,威胜德必有祸。”

  ——司马懿

  “皇上,该上朝了。”

  又是熟悉的声音,叶玮睁开眼,一个四十岁上下、和自己年岁相当的老太监正立于榻侧,双手稳稳端着一个装着水的铜盆,盆边挂着叠得整整齐齐的白色毛巾。

  天还没亮,昨夜批奏折到寅时,现在刚过卯时,又要起床了。

  罢了!叶玮利利索索坐了起来,用毛巾浸了浸水,在脸上抹过后站起身,等待宫女为他穿好龙袍。

  叶玮是东隅上下百年才出了这么一个的明君,三十岁即位,已经做了十年皇帝。他每日兢兢业业,即使病重也保持着早上朝晚批奏折,十年如一日地遵守着帝王的本分,东隅也被治理的井井有条。

  “卢尚书,记得前几日太傅向朕举荐,说淮烟郡境内有一县令姓柏,高风亮节两袖清风,是大家公认的好官。据说上次淮烟郡遭受洪灾,他凭一己之力让所在县的百姓渡过难关,无一人受灾而亡,之后便有百姓牵头为他制作了万民伞,这些事可查实?”

  大殿前,礼部尚书卢白立于众臣之中,双手作揖躬身道:“回皇上,确有此事。”

  “很好。”人逢喜事精神爽,叶玮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意:“那便请他入朝为官吧。”

  不久后,柏县令便启程赴京做官,最初是从四品左谏议大夫,后升为正四品中书舍人,接着又越级升正二品中书令,到如今短短几月,就成了皇帝亲封的正一品国师。

  作为国师,柏澍的工作是建言献策,为皇帝处理朝中大小事务。作为刚正不阿的文官,得罪人在所难免,渐渐地,身边风言风语也跟着多了起来,刚开始还是小打小闹,不久后便有人结了朋党,组团在背后议论柏国师是非。

  事情还得从冬日的一场雪灾说起,四季如春的淮烟郡连续下了数日大雪,地里的庄稼枯的枯、死得死,农田屋舍都被大雪掩埋。虽算不上年馑,却也有居无定所的百姓冻死、饿死在街头。

  按说东隅在叶玮的治理下国库充盈,支援受灾郡县不算难事。但好巧不巧,此时东隅和邻国大启已交战数日,粮草人马全都放在了战场上,一时间难以拨调赈灾。柏国师作为淮烟人,便提出先举全国之力与大启作战,淮烟郡那边自己想办法。

  于是他再一次拿出了俸禄,但上次是一个县,这个是一个郡。虽然俸禄从县令到国师,俸禄水涨船高,但耐不住地大人多,再多的俸禄也是杯水车薪,于是在捐出了自己的所有俸禄后,他想到了动员其他郡县捐粮。

  以柏澍的名望,这本该是一呼百应的事儿,谁知这次不知怎么搞的,所有人都像约好了一样,无人拿出一毫一厘的银粮。淮烟当地有个大户,拿出了不少钱想要去其他没有受灾的郡县买辆赈灾,却在路上被盗匪悉数劫走,返回府中时,发现府中又被洗劫一空。

  至此,无论淮烟内外,再无人敢帮扶捐助。柏国师一看这样不行,还是向皇上提出动用国库赈灾,而在他开口前,早有好事之人将此事捅了上去,引得皇上和普罗大众对柏国师都颇有微词。

  这是一桩小事,却也是骨牌倒塌前伸出的手指。真正让君臣离心的,是后来丐帮发生的事。

  次年二月,淮烟新上任的县令进献了一个陈姓美人,皇帝对美色并不痴迷,大手一挥便赐封号陈美人。由于夜夜批奏折,便将陈美人晾到了一边。一日,他觉得素日喝的冰糖雪梨汤没有往日甜腻,却别有一番清丽的味道,便问辛公公是何人做烹,苏公公说是陈美人,皇帝这才第一次传召她。

  谁知陈美人容颜无双,美得不像话,活脱脱画里出来的娇柔仙子。她瘦且弱,皮肤白皙,无论苦笑都浅蹙眉头,眼波粼粼,眉心有一点朱砂痣,行进如弱柳扶风。

  让这样的美人儿夜夜独守空房,自己纵是皇帝也大错特错。叶玮看到陈美人的一瞬间心疼坏了,结结巴巴竟连话都说不出,生怕声音大了吓到她,连干三碗雪梨汤后也不批阅奏折了,两人在床榻之上缠绵,叶玮竭力克制却情难自抑,只能不断安慰泪水涟涟、不胜强力的陈美人,让她再忍耐忍耐。

  耕耘了一夜,临近卯时才沉沉睡去,辛公公唤他早朝时头一遭被赶了出去,也是第一次,叶玮没有上早朝。在大殿前早早等待着的大臣们没有等来皇帝,只等来辛公公的一句皇上身体不适,诸爱卿散朝。

  驻京大臣每日深夜起床,早早赶来上朝。早些年还不习惯,现在却成了每日必修的功课,这本是苦差一桩,可皇帝也跟着日日前来,倒不至有人埋怨。

  十几年了,哪怕染上时疾,皇帝也一定会来。今日不上朝,说好听点是身体不适,可大家怕皇帝别是凶多吉少了。好在第二天的上朝正常,看到皇帝,所有人也就放心了。

  好景不长,接下来又是一次接一次的放鸽子。皇帝从不提前同时第二日是否上朝,只凭每天是否能按时起床来决定众臣去留。有时又因为一时兴起,延后上朝时间,大臣们好不容易散朝回府又被叫回来,像狗一样被人溜来溜去。

  后来陈美人被封妍妃,尽态极妍的妍,前朝后宫有了勾连,大家提前询问头一日是否是妍妃侍寝,然后再考虑第二日需不需要早起。

  再之后,大家适应了不上朝的早晨,众臣清闲起来,每日睡到晌午,等待辛公公传召。如果不传召,就吃吃茶点逗逗鸟,过得好不快活。

  同年秋天的某一天,临近妍妃生日,皇帝来到天香宫见她。一入宫门,之间妍妃背对着自己,立于瑟瑟秋风之中,看着淮烟方向茫茫无际的天空,不知在想些什么。

  “爱妃可是想家了?”

  听见皇帝的声音,妍妃转过身,用手背轻轻蹭了蹭脸上已经干了的泪渍,悠悠问道:“皇上可听说过,极乐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