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山神怒
作者:一雨      更新:2022-06-06 08:39      字数:2129
  天将蒙蒙亮,外头还下着绵绵的细雨,京中最贵重的一批人马,便浩浩荡荡的往皇室宗庙而去。

  朝中重臣宗室几乎尽数到场,三皇子落后秦铮一步,跟在皇帝身边。

  本朝皇族,想来人口不丰,任凭家中多少妻妾,儿女也不过三五人。

  秦铮这一辈有兄弟三个,按这年纪,他排行二。

  而秦立恒那一辈只两位皇子,且弟弟早亡,他父亲那一辈更惨,唯有一位可选的继承人。

  子嗣稀少也有稀少的好处,继承人可选性不大,往往就在那一两个之中产生,兄弟阋墙、杀父弑兄的可能大大降低。

  宗室寥寥几人,远远地瞧着秦铮挺拔的背影窃窃私语。

  在此之前,谁也没有见过秦铮,他们几乎都清一色的认为,在乡野之间长大的皇子,即便是认回来了,也难免小家子气畏畏缩缩,皇帝不糊涂,就算再喜欢这个心爱女子生的孩子,唯一的继承人依旧会是三殿下。

  可谁知道,秦铮竟是这般挺拔,满身的正气。

  光看他通身的气派及面对这么多人还毫不怯懦的模样便知,此人他们所想的那般并非目不识叮

  那情况就很微妙了。

  许多人悄悄地去看三殿下,只见他与秦立恒有三分相似的容貌上露出和善谦卑的笑容,轻声跟秦铮说话,好似一位恭敬兄长的好弟弟。

  宫中待得久了的人,总是长袖善舞些,他说话极讨巧。

  纵然素未谋面,可三五句话下来,秦铮还是对这位弟弟有了不弱的好感。

  秦立恒似有所感,回头看了这兄弟一眼,“马上便到了宗庙,切莫多舌。”

  他看向秦铮的眼神带着笑意,但瞥向三皇子的余光却带着冷。

  如此明显的区别对待,让三皇子浑身一僵,垂下了头告罪。

  在谁也没有察觉到的地方,他握紧了拳头。

  卯时中,一行人已行至宗庙外。

  细雨还在淅淅沥沥的落,一众人等的冠上已经湿润了一片,形容有些狼狈,但每一位,却还是端着礼仪,好似外物不存在一般。

  雨水飘进眼睛里,不好伸手揉,秦铮只能微微的眨巴一下眼睛。

  祭词文绉绉的,他听着只觉得昏昏欲睡,不自觉的目光落向旁处。

  待礼官念至:“……今认祖归宗……”

  忽而“轰卤震天一响,不远处的山显而易见的塌陷了一块。

  秦铮登时变了脸色,他怎么瞧着,这么像山神发怒呢?

  不仅是他,周遭的大臣宗室也瞧见了这景象,看向秦铮的眼神顿时古怪了起来。

  若秦铮认祖归宗的这一日,至山神发怒,那么……

  “陛下,今日山神怒,恐是有人不详。”

  “若任由不祥之人入皇室,臣忧心克着了陛下,请陛下三思1

  原本站着的宗室大臣,无论真心假意,都跪了下去,劝解之声震耳欲聋,好似让秦铮回归,立马便会亡国了似的。

  秦立恒的脸色难看极了,他不相信所谓的不祥之人,更不相信什么巧合,钦天监官员的话,落在他的耳中,就像是给他的怒火添柴一般。

  多年父子,三皇子如何看不出秦立恒的怒意翻腾?

  所谓天子一怒浮尸百万,他原本对于这个父亲是很敬畏的,可如今见着他发怒,三皇子只觉得欣喜。

  有许多事,即便是做了皇帝也是身不由己。

  又是几声震天响,西北处的临山已经倒塌近半,过了一会儿,响动便消失了。

  三皇子看过去,“父皇,那临山倒塌处似乎埋着东西。”

  到底是少年,他眼中的雀跃几近溢出。

  秦立恒神色晦暗的看了他一眼,对身旁的护卫道:“去取过来瞧瞧。”

  皇帝身边的贴身护卫,身手自然是顶尖的,他不一会儿便将裹满了泥土的木盒子拿在了手里。

  越靠越近,三皇子眼中的迫切便越来越深。

  只要让人看见了里头的东西,那么无论秦铮有多么受秦立恒喜爱,也无法跟他争抢了。

  即便没有办法阻止他认祖归宗也不要紧,将来……他一定会好好地对待这个兄长。

  待木盒子落入秦立恒手中的时候,上头的泥土已经被擦得干干净净。

  靠他最近的,是三皇子与秦铮,秦立恒便用三人才听得见的语气,低低的嗤笑道:“当真是精巧的心思。”

  三皇子一窒,低下了头,好似没有听懂这话。

  秦立恒眼中的嘲讽更甚,以为用这般怪力乱神的手段,便能改变他的主意么?

  可笑!

  若如此便能将他拿捏,那么他这个皇帝做的还有什么意义!

  他沉着脸色,打开了盒子,里头露出了泛黄的锦帛,一看便知是放了不少时日的老物件了。

  快了,就快要成了!

  秦立恒像是知道了他的心思一般,缓缓将锦帛拿出来展开。

  待看清楚了里头的字迹之后,他眼中带上了点点笑意。

  “好!果真是天佑我朝1

  他痛快的大笑出声,看向秦铮的眼神更是慈爱,拍了拍他的肩,赞道:“果真是朕的好儿子,你一归家便有这等吉兆,善!大善1

  众人不明所以,山神发怒难道不是灾星来到之兆么?

  怎么会是吉兆?

  就算秦立恒想要偏颇秦铮,也不好这样睁眼说瞎话吧。

  秦铮也是不明所以的看向他。

  只见秦立恒将手中泛黄的锦帛递给身旁的大太监,让他念出来。

  上头只短短的八个字,大太监眼前一亮,朗声念出,“帝星子归,福德双至。”

  大臣们还有不信,他便在秦立恒的授意之下,将手中的锦帛递出去,让他们自个儿传阅。

  上头的字迹极其规整,没有半分个人的痕迹,就像是天生地长出来的一般。

  众人早前的话,就像是一个狠狠地巴掌打在了他们的脸上,但谁也不敢说什么。

  三皇子像是不敢相信一般,上前抢过锦帛来瞧。

  “不可能,怎么会呢……”

  这锦帛不管是用料还是字迹,都同他想象的不一样。

  可……这怎么可能?

  难道秦铮当真是天选之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