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脸面不要
作者:一雨      更新:2022-06-06 08:39      字数:2114
  只是,苏婉纯心里还是奇怪,“永昌侯府如今已经困难至斯了?一而再的想要纳商女妾,仅为了钱财,便能如此不顾及脸面了么?”

  从崔嬷嬷跟陈氏的口中,苏婉纯知晓,初代永昌公可以说是一代枭雄,比如今的镇国公还要强三分。

  便是虎父犬子,也不至于两三代的功夫,竟落魄如此了。

  崔嬷嬷冷笑,显然也是极看不上那户人家的,“子孙不肖的破落户罢了,可怜永昌公军功起家,一辈子下来不知积攒了多少金银,后辈不说将祖宗威名发扬光大吧,竟还可劲儿的挥霍。”

  宫中的静贵妃,便是永昌公唯一的女儿,当年若不是永昌公实在骁勇势大,也不至于让女儿年纪轻轻便成了贵妃。

  没了皇贵妃之后,她便是宫中最受宠的女子。

  可谓是皇后之下第一人了。

  奈何家中男丁,文不成武不就不说,还可劲儿的挥霍祖产,从家底厚实变得拮据,以至于要用媳妇儿嫁妆不说,还专挑家底丰厚却无背景的商女要纳为妾。

  为的是什么,谁也不是傻子。

  见苏婉纯不说话,崔嬷嬷以为是让她想起了当初被程小侯爷逼迫的事情来。

  此等事儿不算是秘密,皇帝心里早早就有数,都没有因此对苏婉纯有什么意见,更别提她一个下人了。

  “娘娘莫要将那等破落户放在心上,您放心,不会有人借着这等事儿嚼舌根子的,不然便是打皇上的脸1

  天下有几个人有这么大的胆子?

  或许镇国公是一个,但永昌侯府的人,是万万不敢的。

  甚至于,如今见着秦铮都要小心讨好,哪里还会触他的霉头?

  苏婉纯颔首,“我知道了。”

  她还需要盘算盘算,将蒋小姐捞出来,该如何行事才好。

  蒋老板的急切,她并不是没有注意到,只是如今名不正言不顺,纵使苏婉纯有心,可也还是秦铮的利益在更前头。

  “……娘娘吩咐的事情,老奴自作主张已经办妥当了。”

  知道她说的是什么,苏婉纯舒了口气,“多谢。”

  若没有崔嬷嬷伸手,她还在想这件事该如何办呢。

  她可用之人甚少,若不去找蒋老板的话,少不得要请暗夜出手,到时候一定是瞒不过秦铮的。

  就算瞒过了秦铮,也一定瞒不过皇帝的耳目。

  如今皇帝未必就不知道,但她好歹也表了个态度来。

  时光转眼匆匆半月,苏婉纯之父已经能在府里走动走动了,秦铮祭祖的日子,也就在眼前。

  因皇帝早早放了话,会立秦铮为亲王,苏婉纯的亲王妃礼服也早早送了来。

  到了正日子,她想去看热闹,虽说今儿也是她要上玉碟的日子,但皇家宗庙,却不是女子可进入的。

  她过了今日便是正经的亲王妃,可如今却也只能去凑个热闹而已。

  崔嬷嬷拦住她,“娘娘明儿还是不要出门的好,祭祖完了,便会有传旨太监来,您得张罗着接引天使,再者,王府已经修整妥帖,您跟殿下的行李可收拾妥帖了?”

  家里一大摊子事儿,苏婉纯又怎么能出门松快去?

  纵使是有崔嬷嬷跟玉英在,这事儿也是一时半会忙不完的。

  就算住在镇国公府没有人赶他们,给他们脸子瞧,但到底是寄人篱下。

  苏婉纯想要辩驳,但却也不得不承认崔嬷嬷说的有道理。

  她没了法子,只能蔫巴巴的在院子里收拾起来。

  “夫人,夫人1

  玉英欢呼着从外头跑进来,迎面便见着了崔嬷嬷没有表情的脸,欢欣鼓舞的神色顿时蔫儿了下来。

  她收敛了表情动作,缓缓靠到苏婉纯的面前来,对她行了一礼。

  这副做派让苏婉纯心里直发笑,可碍于崔嬷嬷的存在,她也只得做出严肃端庄的模样来,“怎的了?”

  玉英又要笑,小心的看了崔嬷嬷一眼,“夫人,咱们作坊的收益到了。”

  “这样快?1苏婉纯起了身,接过玉英手里的账册和银票细瞧,近万两的收益让她跌破了眼镜,“这……怎么回事儿?随行那边可传了话来?”

  他们离开福安府已经三四个月了,细算下来,几个铺面的收益跟作坊里头的手艺跟这个数字倒是相差无几,但若除去掉成本跟工钱的话,再留下周转用的银两,落到苏婉纯手里的,根本就没有这个数。

  “有的,随行说咱们家山庄里的家禽已经长成了些,作坊的运作成本少了大半呢!王老汉做主在山上种了一批果树,成活了九成,再过一两年,咱们铺子里除了工钱外,当真能做到夫人之前常说的自产自销了1

  那才是正经将所有的货源拢在了自己的手里,他们在福安府的人手也多,不愁吃不开,等完全都正经发展起来,赚的银钱才多呢!

  苏婉纯一惊,“这么快?”她原本打算着,山上的那些家禽长成还得要两三个月,猪羊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

  如今看来,还是低估了家里的那些人。

  “那可不。”玉英笑眯眯的,将手里的信笺交到苏婉纯手上,“这是随行让交到夫人手里的,夫人瞧瞧。”

  出来时,苏婉纯几乎将家里所有的事情都交到了随行随安还有王老汉夫妇的手上,是对他们的信任,也是对他们能力的看重。

  如今看来,她当真没有看错人。

  逐字逐句的看过信,她面上的笑容越来越大。

  “我还愁着要搬家银子不凑手,要去找我爹借点儿呢,如今看来,倒是足足的。”

  “是夫人眼光好。”玉英笑着奉承道。

  嗔怪的点了点玉英的鼻尖,苏婉纯盘算着,“随行两兄弟办事妥帖,能耐也好,算起来,年岁不小了,等过上两年,给他们指个好媳妇儿,让他们来京里办事,才是正经的前程。”

  在作坊里经营坛子肉是好,但福安府毕竟偏远,到底及不上京城繁华。

  苏婉纯跟秦铮究竟是要在京城安家落户的,该将产业搬到这里来了。

  不说所有,大部分是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