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少年马谡
作者:温瞎猫      更新:2022-06-06 02:04      字数:3213
  在刘备受伤垂危期间,诸葛亮与赵云一路收散溃卒,一再的打退了曹军的进攻,而后,关羽率援军赶到,却接到大哥伤重不醒的消息,而此时曹军团团逼来,形势严峻却容不得关羽像张飞那样什么都不管不顾的守大哥身边痛哭。关羽甚至不敢到大哥帐内探望一眼,急急率着五千水军上前接阵,挡住追击的曹军,随后就在诸葛亮赵云辅助下与曹军对峙。

  然而关羽毕竟还不是神,亦没法冷静的考虑仅凭他手下不足五千的水军步卒,如何能与数十万曹军相抗?其实这本就是一个没有答案的答案,如果大哥刘备死了,对关羽来说,一切就都结束了。

  就算是诸葛亮天纵奇才,他也同样无法想象,如果主公刘备挺不过这一关了,怎么办?

  处于绝对劣势的刘备军,就这么与曹军胶着在了一起。败军离乱,刘备守卫新野多年以来苦心经营打造出来的万余精卒失亡几尽,不算关羽从江夏带来接应的五千水军,此时刘备身边的将士只余不足千人,还兼疲惫不堪甲胄散失士气低落,至于刘备离开襄阳后一路上不断追来加入的十余万相随百姓,到现在更只剩下了不到三千人。

  曹操无疑是一个英雄,一生征战,将无数乱世中的称王称霸者踩在脚下,自古以中原四战之地起家而能成就霸业的,独此一家,无数敌人的鲜血尸骨伴随了曹操英雄的一生!

  杀一是为贼,屠万方为雄!

  论起杀人的功绩,两雄并称的刘备自然没有资格指责曹操,何况乱世我不杀人,人必杀我。然则曹操有一个无法抹去的污点,始终不如刘备的一点,这也是为何任着曹操文韬武略并世无双,良臣如云猛将似雨,却始终无法真正击垮消灭刘备的一个重要原因——噬杀!

  曹操噬杀,而且是噬杀无度!

  庙堂之上的反对者如边让,孔融之流,固然要杀,冤杀也在所不惜,执事者,最怕的莫过于天下未平内部不稳,边让孔融固然死非其罪,却着实也怨不得曹操心狠。

  不过曹操刀下的冤魂,相当的一部分,却都是那些面对暴力屠刀毫无反抗之力的无名百姓,那些像野草一样顽强而低贱的芸芸众生。

  曹操为父曹嵩报仇,讨伐徐州陶谦,一路屠城鸡犬不留,取虑、雎陵、夏丘诸县数十万男女老幼几无余类,曹操与吕布争夺兖州,一时军粮不继,程昱献策整村整镇的屠杀百姓以取“人脯”,维持军食,曹操与袁绍争霸,一把火烧了乌巢,袁绍匹马逃命,河北四大将其二的张郃高览弃戈投降,然而彼时军粮不继的曹操养不活这些人,便找了个借口,将归降的七万袁军士卒尽行屠杀……

  如此种种,数不胜数,随着曹操地盘的一步步扩大,前方胜利一个接着一个,便是曹军一次次的挥起屠刀,杀向敌人的同时,也杀向了那些不知所措寻常百姓!

  毫不夸张的说,在这个时代大多数普通士人百姓的心目中,曹操绝不是什么诗人、伟大的政治家、杰出的军事家,却是实实在在的是一个凶人,一个可以止小儿夜啼的凶人!

  而荆州的士人百姓,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就是为躲避中原战乱逃难过来的,他们对曹操,对曹军的行事手段,荆州士人百姓绝不陌生。

  然而曹操前进的步伐无人可挡,荆州偏安才不过短短数年,建安八年,击灭袁氏统一中原的曹操终于挥刀杀向了另一个存世的劲敌,拥甲十余万,粮帛无数的荆州刘表,还有他的老对手,为刘表把守荆州门户的刘备。

  不幸的是,深得荆州百姓爱戴的州牧大人刘表却在这个时候重病不起,不过数日功夫便在忧虑中郁郁而终,原来极受刘表喜爱的大公子刘琦受蔡氏所阻不得回转襄阳奔丧,二公子刘琮在蔡、蒯等荆襄大族的拥戴下越过兄长刘琦,续领荆州牧,紧接着,刘琮便在蔡瑁的怂恿下,决意降曹!

  消息传开,荆州百姓吏民无不惶怖愤怒,很多人下意识的再一次选择了避逃,逃到曹军一个到不了的地方,一个凶人曹操鞭长莫及的所在。而得知刘琮一意降曹而不得己退兵南下的刘备就成了所有逃难百姓的最后倚仗,何况刘备在荆州,在中原的名声一向都很不错的。

  于是一路上逃难的百姓不断的涌入刘备南撤的队伍,抱着侥幸的心理,以为曹军不会那么快赶上来,刘备来者不拒,一一收纳前来投奔的百姓士人,数百数千数万,拖家带口,很快的十数万难民百姓汇聚成一条望不到尽头的人流,刘备扶老携幼,一日行走不过十几里路!

  也有人疾谏刘备应该轻身速行,兵事凶险不容有失,一旦曹军追上来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刘备却无法抛下这些相信自己的人,断然拒绝了这个建议,这也是为何齐国民要自责自己“当断不断”的原因,确实当初就是刘备抱着些许侥幸的心理,拒绝了那个正确的建议,这才导致了长阪坡的这一场大败,军民伤亡如此惨重,刘备实是难辞其咎。

  “大人,在下以为,曹军虽胜,却着实不足为虑!”马良身边的一个年甫弱冠的俊逸少年适机出言道。

  这句话,若是由张飞这样的大将说出来,不过是壮自己的胆的一句空话,该担忧的人谁也轻松不下来,不过由这位少年脱口而出,却有着一种极强的说服力,让人忍不住的想要追问他的下文。

  齐国民却并不认识这个少年,不过见此人立于一脸愁苦的伊籍和同样愁容惨淡的白眉马良身后,却没有丝毫的畏缩烦忧之色,衣冠齐整,面如冠玉,尤显得格外的潇洒非凡,不由的一下子注意上了。

  马良连忙躬身施礼:“左将军,这是舍弟马谡,一向仰慕将军威名,愿为将军效死!”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原来他就是马谡!齐国民微微一笑,“刘备兵败失地,尚有马氏贤昆仲不离不弃,可见天不弃我!”转而又鼓励的看着马谡,请道,“幼常既然胸有成竹,请以教我!”

  严格来说,马良马谡兄弟和伊籍现在都还不是刘备的部属,他们是刘备离开襄阳城时自愿追随过来的荆州士人。不过,这里面也没有人把他们当成外人,刘备有过多次部属溃散的历史,而后还能跟上队伍没有掉队的,也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刘备军的一份子。

  马谡毕竟年少,想不到齐国民居然会知道自己,不由的有些激动,俊美脸庞有些泛红,很快的便又恢复了平静,深深一揖,道:“大人,中原初定,人心未安,曹操却急不可待的便率军南下,若非州牧大人一病起,我料曹操必然要铩羽而归的!

  只是州牧大人一病不起,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曹操虽已兵不血刃的便收取了荆襄,取得如此辉煌胜利,我料曹操事先也不曾想得到,更不曾做得详细准备。为追击大人,曹军一日一夜急行军三百里,人不下马马不解鞍,早已人困马乏,而今大人虽然受困于长阪坡,曹军却也是寸步难进,欲罢不能。

  而曹操急功近利,欲一举消灭大人,竟而亲至前线,亲众齐出,以致襄阳既无重将坐镇,又无重兵护卫。而刘琮蔡瑁毕竟新降,曹氏恩信未著,荆州诸将本就与曹氏多有嫌隙,对降曹一事多有不服者,只是摄于蔡、蒯二族的压力,不得己这才忍气受命,此际各自心怀狐疑,一旦形势有变,立可从襄阳断了曹军归路,将曹操一举成擒……”

  “你是说,可以给曹矮子来个瓮中捉鳖?”马谡越说越顺溜,手舞足蹈,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直视百万曹军如无物,一边的刘封听着听着越听越是兴奋,忍不住一把跳了起来,双目放光,满是热切的看着马谡,很快的却又自己摇了摇头,喃喃道:“兵法有云,可胜在敌,不可胜在己!我们怎能把希望寄托在襄阳那些个软蛋身上?若是襄阳那些软蛋不起事,老老实产的听命于曹矮子为他卖命,我们还是走不了的……”

  马谡正在说得兴起,突然给人打断,脸上便有些挂不住了,回头一看打断自己的竟是那个乳臭未干的刘封,竟还在引经据典振振有辞的批驳自己想法不成熟,再看刘封那一身泥衫破甲的,像乞丐子一样家伙,还这么咋咋唬唬的没个礼貌,马谡恼火更有些鄙夷,斜扫了刘封一眼,冷哼一声反问:“在下几曾说过襄阳诸将必然会起兵反曹?要请他们来解长阪坡之围了?”

  马良微微皱眉,刘封怎么说也是刘备的义子,马谡有些太不将人放在眼里了。

  刘封亦是大怒,本欲张口回敬马谡,下意识的看了齐国民一眼,终于还是没有出声。

  ~~~~~~~~~~~~~~~~~~~~

  求收藏,推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