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争执
作者:海压竹枝      更新:2022-06-05 22:52      字数:3538
  还未到流云殿,就看到萧衍迎面走来,冷面霜眉。

  瑶华微笑着迎过去,挽住他的胳膊道,“不碍事,她武功低微,我已经处置了。”

  刚听得内侍禀报时,萧衍的心都提了起来,幸而瑶华无事。

  瑶华一脸平静,必是未将刺杀放在心上,他无奈叹口气,“瑶华,她虽未伤了你,身为俘虏却胆敢行刺,背后必有人相助,会同馆那边有异心的人不少,就趁今日之事彻查到底。”

  瑶华摇了摇头,并不同意,“此事就到此为止。慕容恪总归是死在你我手下,他的女儿为他报仇也情有可原,况且她已伏诛,就算了吧。”

  萧衍蹙眉道,“你有仁慈之心,但他们只会变本加厉。”

  “我不会有事的,你放心。此事就当是怀柔手段,令慕容氏臣服。”

  萧衍停住脚步,垂眸凝视她。瑶华甚么都不说,但他已听闻她提议将慕容姜许配英王的事,她必是生出了怜悯之心,因着她们相同的公主身份。

  他不再坚持,微笑道,“好,就不查慕容氏,但涉及此事的人必须伏诛。”

  瑶华笑了笑,“好。”

  两人各退一步,遂不再提。

  流云殿的院里古树森森,瑶华坐到树下的石桌旁,莞尔而笑,“方才慕容嫣送剑过来,我未用力就轻松压制住她,最近我的功力精进了不少。”

  被人行刺她不介意,功力提升她却开怀,萧衍无奈地笑了,温柔地望着她,“我更不是你的对手了,瑶华,师尊不下山的话,只怕你已是天下第一了。”

  “高处不胜寒,你努力努力,很快就能追上我。”

  “我不用胜你,你是最厉害的,我很佩服。”

  瑶华微笑着,顿了顿低声道,“今日母后让我弹琴,我说不会弹,她不大乐意。萧衍,跟她们相处怎么这么困难?”

  萧衍颇感无奈, 瑶华和母后的性子完全不同,相处不洽,总是使瑶华受委屈。

  他略一沉吟,笑道,“我跟她们相处也困难。许是你和师兄一起长大,对女子间的心机琐事不留心。她们闹她们的,你不必放在心上。”

  瑶华又叹口气,幽幽地说,“唉!她们都怕我。我虽然武功高,又不会随便出手。”

  她今日当众处决刺客,她不以为然,那些命妇只怕吓坏了,将更加畏惧她。

  萧衍也不说破,低声笑道,“真是委屈你了,你原是山颠的......”话到嘴边,他又改口,“山里的风,自由自在,如今却被困在宫中。”

  瑶华环住他的腰间,满面娇嗔,“你是要说我原是山巅的凤凰,现在却变成你的笼中雀了么?”

  萧衍扑哧笑了,“我可没这么说,更不敢这般想。”

  “你已经给我最大的自由了,除非我不下山,不然哪里能一直像在天阙呢?”

  瑶华戴着一顶华丽精美的金冠饰,珍珠碧玺珠串垂到脸颊两侧,萧衍小心翼翼地取下,放在石桌上。

  瑶华顿觉轻松许多,吐舌笑了笑。

  萧衍理了理她耳旁的碎发,含笑道,“北征之事告一段落,我现下不忙,咱们去还愿吧?”

  瑶华露出喜色,应道,“好。”刚答应又犹豫了,“若去齐国,只怕会惊动父皇。”

  “怕甚么?你是长公主,你愿意的话,咱们还可去趟丰京。”

  瑶华攀住他轻笑,“不去丰京,还了愿咱们就回来。”

  翌日一早,刚用完早膳,圣端殿的玉兰姑姑来请瑶华。

  瑶华知晓必是为了昨日之事,便吩咐起銮驾,不疾不徐到了圣端殿。

  谢太后半倚在美人榻上,素日的精致妆容不见,只上了淡妆,瑶华对她行礼,她也未坐起来。

  她冷眼打量眼前的人,皇后的容貌摄人心魄,身姿婀娜窈窕,端的一副佳人模样。早听闻她出手残暴,杀人不眨眼,昨日亲眼所见,果然骇人。

  虽然她极美,可梁国并不缺美人,为何萧衍偏偏认定了她呢?

  谢太后深感困惑,半晌没开口。

  眼看太后修长入鬓的双眉渐渐蹙起,瑶华依然从容,坦然接受她的打量。

  谢太后想不明白,也就不想了,收回目光慢条斯理道,“皇后,昨日你的行为吓坏了众人,估计帝京城内都传遍了,咱们的中宫娘娘竟面不改色手刃刺客。”

  她长叹一声,神色渐厉,“那么多侍卫,何需你亲自动手?你行事乖张,哀家素日总替你解释,维护你的尊贵,现下可怎么好?昨日淳安都被吓哭了,那也是萧衍的小妹子,你连问都不问一句!还有慈玉都吓晕了过去。你自己想想,你的行为多骇人!”

  她停下来,瑶华却依然平静地站着,一脸的坦然自若,看来是不准备认错了。

  谢太后的怒气涌出来,继续道,“皇后,哀家知道你武功了得,可那些命妇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女子,她们和你不一样,经不得吓。唉!你如此年轻貌美,可整日拿剑练功的,还不吃不喝闭关!难道你要修仙不成?你是一国之母,又不是江湖女子......你与皇帝也成婚半年了,虽然皇帝口中不说,心里也希望你早日诞下皇子。但你动不动就杀人,不吉利不说,还会伤阴鸷……”

  “呵……”瑶华终于忍不住,轻笑出声。

  谢太后眉心紧皱,从榻上直起身,沉声喝道,“你笑什么?”

  “母后,儿臣自幼习武,亲手杀个人算得甚么?儿臣不必假手于人,甚么护花牵机之毒,儿臣不需要!”

  “你胡说些甚么?”谢太后瞪着她,厉声道。

  护花一事,两人从未在明面上提过,此时乍然一提,谢太后顿觉刺耳难堪,盯着瑶华,气得胸脯剧烈起伏。

  玉兰姑姑忙奉了温茶过来,被太后一手推开。

  瑶华漆黑的双眸中满是冰冷,嘴角噙着一抹讥笑,清脆语声如寒玉碎裂,“臣妾身中剧毒,大夫说了短时间内不宜有孕。母后若是着急,可即刻召陛下前来,请他广开后宫,臣妾绝不多言!臣妾看清平县主貌美娇柔,深得您的宠爱,何不就下懿旨封她为妃?臣妾绝不阻拦!只要您点头,明日起臣妾就筹备选秀,将这后宫充实得满满当当,您满意吗?”

  她自入宫,一直于太后面前自称儿臣以示亲近,此时改口称臣妾,也已动怒。

  谢太后怒不可遏,登时站起来,右手指着她怒喝,“放肆!你……你......”

  玉兰姑姑早已率宫人跪倒在地,膝行至太后脚边劝道,“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请切莫动气……”

  谢太后充耳不闻,气得脸色发白,呼吸急促,嘴唇翕动着却说不出话来。

  瑶华盯着她冷笑两声,眼中闪过冰冷的寒意,一拂广袖,头也不回地走了。

  多少年未曾有人这般顶撞过谢太后,她急怒攻心,扶额跌坐在榻上喘着粗气。待气顺了些,立刻吩咐摆驾承光殿。

  这头,瑶华径直回了流云殿。

  子嗣,子嗣!她与萧衍成婚半年仍未有孕,前朝后宫早就议论纷纷,皆被萧衍强势弹压,她在后宫也不时听闻。

  可是她的身体......母后冤死,她也不能有孕,这都是父皇的手笔!

  她素来不将闲言琐事放在眼里,可后宫有谢太后不时挑事添堵,知晓母后之死后,紫薇城也难回,这天下除了天阙竟无一处净土!

  萧衍回流云殿时,瑶华正坐于窗前看书,神色安然。

  他上前柔声问,“母后又烦你了?”

  “总归是我昨日出手吓到了她。”她放下书,似笑非笑地望着他,“奇怪,后宫的人动辄下毒,好像不经自己之手就清白无辜了,亲自动手反而大逆不道。都是杀人,又有何差别?”

  萧衍深感歉疚,俯身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冰凉。

  “我已严词告知母后,往后再也不得召你,你也毋需再去向她请安。”

  瑶华扭头望向窗外,默然片刻,露出一个讥讽的笑容,“母后总是提起子嗣之事,我知道她心中着急。萧衍,我和她说了,大梁贵女无数,她相中谁下懿旨就是了……”

  “瑶华!”萧衍截断她的话,语声微沉。

  瑶华遂闭口不言,仍望着窗外,神色冷寂,什么话也不想说。

  萧衍沉默了一瞬,举起右手捏住她的下巴,将她的脸转了回来,迫使她望着自己。

  “我知道你和她说了甚么,我已告诉她于子嗣上不必着急,她以后不会再提。”

  他的神情和声音都温柔下来,瑶华却不依不饶,嗤笑一声,“天下人皆以为有了子嗣就可高枕无忧,愚见!”

  萧衍想开口,又忍住了,抚了抚她的脸颊。

  案上摆着独幽,瑶华瞥见,快步走过去,随手弹起十面埋伏里埋伏一段。她不及萧衍琴艺精湛,但深谙琴曲之道,此时弹出曲中紧张肃杀的气氛,听起来阴森可怖。

  萧衍皱起眉,琴音中隐含杀气。

  一曲弹完,瑶华仰望萧衍,双眸深沉如海,冷冽如冰。

  萧衍也凝望着她,神色复杂。他感受到她的怒,她的恨,蛰隐在她幽深的眼底。今日她因为他隐忍不发,来日……以她的心性,必是以血偿血,以命抵命。

  两人肃然相望,良久无言。

  瑶华终是禁不住,于心底无声叹息。萧衍是她最依恋的人,可没有谢太后就没有他,又何必逼他呢?

  她起身缓缓走至殿中,端严身姿纹丝不动,深沉目光回望着萧衍,“萧衍,我的母后因寒毒而逝,而我的体内也留有寒毒难以有孕。你胸怀天下,志向必能实现。血脉传承可保萧家绵延不绝,志向传承却可使天下永固。若是有人能继承你的志向,那人是不是由我所出,抑或是不是姓萧,对我来说都无碍。”

  萧衍瞬间明了,容廷为瑶华留下药方,她不时服用汤药必是想要祛除寒毒。难以有孕是天家大忌,她却告知于他,坦然无惧。她表明她的态度,但是天下这么大却只有一个瑶华,他不会负她。

  他快步上前拥她入怀,“瑶华,不可再说。无论如何,我的子嗣只会由你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