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行刺
作者:海压竹枝      更新:2022-06-05 22:52      字数:2991
  谢太后被德太妃的话惊了一惊,一时未答,众人都在等她的回答,意味深长的目光却落在皇后的脸上。

  绝色美人入宫,独霸圣宠的皇后能容得下吗?

  瑶华也瞧见了众人玩味的目光,微叹口气,温言道,“母后,慕容如此姿容,儿臣以为,为她寻个好人家更好。”

  谢太后秀眉一挑,疑惑道,“皇后的意思是?”

  瑶华微微一笑,“母后,儿臣倒有一个人选。英王妃病逝,偌大的王府没个女主人操持家事,更何况小世子不能没有人照顾。何不令慕容为英王侧妃呢?您觉得怎么样?”

  “英王侧妃?”谢太后眼眸微紧,沉吟着。

  亡国公主贱如蝼蚁,逃不过被侵占蹂躏的命运,绝大多数的结局是沦为奴婢或官妓,能为亲王侧妃已是天大的恩典了。

  慕容姜听得清楚,她不敢抬头,紧张得不敢呼吸。不知为何,素未谋面的皇后竟对她动了恻隐之心。这是她能得到的最好归宿,简直想都不敢想,但今日太后不允的话,只怕以后再无官宦世家敢让她进门。

  炎炎夏日,她却惧怕得全身发凉,心却炙热无比,冷热交战,恐惧与渴望几乎要将她湮没。此时,命运的大刀正悬在头顶,落不落下,只在太后的一念之间。

  不只是她,在座的命妇也各怀心思。虽是侧妃之位,慕容姜这般容貌才情,先入了英王府,谁还敢再入王府与她相抗?当朝亲王就这么几位,她一个亡国女子竟占了一位去,皇后也忒大方了!

  谢太后望着微笑的皇后,她今日怎这般好心了?难道是怕美人入宫,威胁到她的地位?

  瑶华见太后不答,还一脸的狐疑,也知晓她的疑虑,又道,“母后,陛下心怀天下,也要让天下人看看大梁的胸襟气度。再说了,慕容柔顺秀美,也当得起侧妃之位。”

  谢太后的目光移到慕容姜的身上,确实风姿婉约,容貌与皇后不相上下。况且,这我见犹怜的楚楚模样,只怕男人更加抵挡不住。宫中已有了一个别国来的祸水,绝不能再来一个!

  她的心一凛,对德太妃暗生怒意,当即答道,“皇后的提议甚好,哀家也赞同。”

  头顶明晃晃的大刀瞬间消失无踪,慕容姜浑身一震,马上拜下去,因激动,语声也颤了,“谢太后娘娘恩典,谢皇后娘娘恩典!”

  一锤定音,由两位娘娘首肯,她的归宿再无人能改。

  众人的心里五位杂陈,只有韩夫人拍手笑道,“咱们要给英王道喜了,将天下第一美人娶进府中,得有多少男人艳羡哪!”

  谢太后颔首微笑,“就由内侍省筹备婚事,尽快完婚。”

  德太妃和敬太妃互看一眼,英王府先办喜事,康王的婚事又得延后,敬太妃也不高兴了。

  瑶华却顾不到这些,她命安福荣送慕容姜回会同馆,又赐下大量赏赐。

  慕容姜再次拜倒谢恩,随着安福荣走了。

  未料到韩夫人的心血来潮,竟促成了一桩姻缘。谢太后深感满意,佳人难得,但只要不来媚惑萧衍,嫁谁她都不在意。她又瞥一眼瑶华,这回,皇后处事倒是颇合心意。

  很快,歌舞又上场。舞伎跳的正是北方的胡旋舞,伴奏欢快刚劲,数名舞伎似飞花飘摇,又像蓬草迎风飞舞,分辨不出她们的脸庞和身影。

  谢太后看得入神。她看到慕容姜的绝色,又回想到自己年轻时的风采。当年她为贵妃时,作的胡旋舞也是宫内一绝,深得先皇喜爱。她的嘴角情不自禁地上扬,沉醉在绵远的美好回忆中。

  瑶华望她一眼,谢太后依然美貌动人,在座的命妇无人可及。想来她年轻时的美貌应与母后不相上下。可是她中年丧夫,虽握有权势,确实也是个深宫寂寞人。

  念及此,便对谢太后心生怜悯,原谅了她对自己下毒的事。

  舞伎仍在旋转,旋转,越来越急,越来越近。

  众人都在看舞蹈,只有瑶华垂下了眼眸,她不喜欢这样的热闹场面。

  蓦地,两名舞伎转到了凤藻玉案前,衣上彩带猎猎飞扬,令人眼花缭乱。

  其中一名舞伎脸带笑容,却冷眼觑视瑶华。她的舞姿快似疾风,抬腿时,右手迅速从裙底抽出一柄软剑,全力刺出。

  她去势极快,彩带卷翻了案上的琉璃玉盏,滚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声响。

  “啊!”谢太后最先惊呼。

  瑶华却岿然不动,双眸盯着刺来的软剑,伴随着太后的尖叫,剑尖直指咽喉。

  瑶华的眼睛都未眨,舞伎忽地一口气上不来,手足僵住,软剑只离瑶华三分远,却再不能前进。她错愕慌乱,试图再刺,手臂却沉重不堪,动弹不得。

  瑶华伸出食指和中指,夹住剑尖轻轻一抽,软剑到了她的手中。

  “谁派你来的?慕容恪还是慕容珏?”

  舞伎杏眼圆睁,胸口闷窒欲呕,神色变得狰狞。

  身旁的谢太后、德太妃等人同被瑶华的内力压制,也憋闷至极。

  倏地,这股大力消失殆尽,谢太后方能喘气,她大口呼吸,厉声叫到,“皇后你在做甚么?有人行刺!侍卫何在?”

  惊叫声连连,歌舞伎已全部跪在原地,深深伏下身去。

  侍卫已在身前,但瑶华不发令,无人敢动手。

  这舞伎喘过气来,毫无惧色,瞪着瑶华厉声呼喝,“叶瑶华!蛇蝎妇人!你杀了燕国大都督,灭我大燕,我们燕国人人都想取你性命!可惜我武艺不精,今日杀不了你,我......我......”她奋力前扑,却被侍卫拦腰截住。

  瑶华神色平静,缓声问,“你是慕容恪的人?本宫也钦佩大都督,他死的壮烈,不过他是死在陛下的剑下,你找错人了罢?今日本宫有心饶你,先告诉本宫你是何人?”

  那舞伎冷笑道,“我敢杀你就不怕事败!我乃大都督次女慕容嫣!要不是你无故砍下我父王的手臂,他何至于日夜忧愤,走之前都不能安心,这比杀了他更让他痛苦!你好狠,好毒的心肠!”

  她冷眼睥睨瑶华,激动得涌出泪水,身体克制不住地颤抖,舞衣上的彩带也跟着飘荡。她也怕,但更多的是恨,来之前就已决心赴死,但行刺失败,空余遗恨,好不甘心!

  瑶华起身到她跟前,凝视她姣好的面容,依稀可见她脸上的细微绒毛,她顶多十五、六岁。她孤勇行刺,原来是慕容恪之女,果然是虎父无犬女。

  今日帮了慕容姜,也不差一个慕容嫣。可是她即便想要保她,也过不了萧衍那关,还不如给她一个痛快。

  她轻叹口气,“罢了,本宫送你一程。”

  手一抖,软剑直没慕容嫣的心口。

  慕容嫣大大的眼睛还瞪着瑶华,张了张嘴却已无法说话,晃了几晃,用最后的力气和神志举起手,想要去抓瑶华。

  瑶华的眼中闪过一抹不忍,微一侧身,砰地一声,慕容嫣栽倒在地。她侧着头,鲜红的血从嘴里涌出来,眼睛瞪得圆滚滚的,眼中的恨意不减,死不瞑目。

  贵妇吓得掩面尖叫,淳安公主年龄小,当即大声哭了出来。

  韩慈玉不小心瞟见慕容嫣圆睁的眼,身子一软,竟晕了过去。

  “皇后!”谢太后怒喝。

  瑶华恍若未觉,吩咐侍卫,“送她回会同馆,以县主规格安葬。”

  她未理会谢太后,抛下喧哗的众人,离开了南风殿。

  慕容姜和慕容嫣使她想到了自己。若当日玄甲军攻入丰京,叶氏皇族殉国,她也难以独活。慕容嫣年少孤勇,她于心不忍,可落在萧衍手中,必死无疑。

  茗香聪慧,晓得瑶华心情不虞,轻声道,“公主,慕容嫣胆敢行刺,陛下顶会严查此事。”

  瑶华叹口气,“茗香,若是大齐被梁国攻下,我只怕也是一般下场。”

  茗香忙道,“公主,千万别这么说!您已是梁国皇后,陛下爱重您,绝不会使您陷入困境。”

  瑶华摇头轻语,“天下有几个叶瑶华?公主郡主数以百计,逃过的只有我一个。以后这样的事还会有,咱们且看罢。”

  茗香的神色黯下去,公主说的是实情。她仍是心悸,若不是公主会武,刚刚那把软剑只怕就刺进她的喉咙了。

  她颤声道,“公主,您嫁来梁国才半年,刚中了剧毒又被行刺,幸好都未伤到您。您武功虽高,咱们也要处处留心,想害您的人躲在暗处,手段防不胜防。”

  瑶华不答,前路艰险,她早有准备,这点事于她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