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倾我一生一世念
作者:海压竹枝      更新:2022-06-05 22:51      字数:3683
  暮色降临,伴着青竹酿的氤氲醇香,四人围着矮案席地而坐,随意闲话。灯火跃动的光影映在他们的面庞上,窗外的夜空繁星闪烁。

  师尊看着瑶华和叶临风亲近,露出欣慰的笑容,“瑶华,你下山后有了亲人,多了照应,很好。”

  “是。”

  他抚着长胡须,留意着叶临风的举止言谈,良久,笑道,“临风,你要不要拜入天阙门下,做我的关门弟子?”

  瑶华和容廷面面相觑,萧衍之后,师尊曾说不再收徒,今天这是怎么回事?

  容廷笑问,“师尊,你看上临风啦?”

  师尊点头道,“你们都出师了,我也闲得慌。要是临风愿意,就陪我几年,我好好教他。”

  容廷惊讶挑眉,“还要陪你呆几年?”

  “当然,天阙弟子不在天阙,如何学到本领?”

  天阙的武功、医术、八卦机关等都是世间绝技,但数百年来,下山入世者不到十人,都是惊才绝艳之辈,很快名动天下。他们多行侠仗义或济世救民,功成身退,并不入仕。只有齐国明武帝拜天阙弟子周冉为大将军,征伐各国,后来周冉死于沙场。各代帝王一直想将天阙之力收为己用,但天阙神秘莫测,世人只知天阙在无极山,却无论如何也寻不到其所在。

  师尊笑眯眯劝道,“我的机关之变和占卜之术,他们几个都嫌麻烦不学,萧衍学了个皮毛就跑了。临风,你要愿意,我就全部教给你,还有许多武功秘籍,你想学哪个学哪个。在天阙呆个三五载,就能出师了。”

  瑶华觉得可行,转头问,“临风,你愿意吗?”

  师尊看着叶临风,正色道,“还有一句话需要说在前头,成为我的弟子,两年内不得下山。”

  叶临风认真想了想,拱手拒绝,“多谢师尊厚爱,但我自幼拜了师父,和天阙无缘了。”

  他的回答似是在师尊意料之中,师尊叹道,“罢了,不能勉强,我还是天天对着容廷好了。”

  容廷撇了撇嘴,喝了一杯才幽怨地说,“瑶华,师尊偏心,自从你下山后,他老人家处处看我不顺眼,总嫌弃我......”

  师尊哼哼两声,吹起胡子,“谁让你偷懒?瑶华成天看书练功,你呢?”

  瑶华为众人斟满酒,笑道,“师尊,五师兄的武功这么高了你还不满意呀?你不是总劝我说,练功辛苦,别总练功吗?师兄研习医术,练功反而耽误他的时间。”

  师尊又叹气,“唉!罢了罢了......”

  容廷小声嘀咕,“你老人家喜欢武功,瑶华也喜欢武功,你俩是绝世高手,我又不想当高手……”

  瑶华推一推他的胳膊,笑吟吟道,“师兄,你不必练了,赶快给我找个师嫂倒是真的。”

  师尊哼一声,摆手道,“别提这个,一提我更生气!”

  酒酣尽兴,瑶华方慢慢回灵犀殿。殿内仍是她离开时的模样,老仆折了红梅枝插在矮案上的大白瓷瓶中,她凑过去嗅了嗅,顺势倚在贵妃榻上,闭上双目。

  夜已深,万籁俱寂,她却无法入眠,遂起身从百宝箱里取出一柄洁白无瑕的玉如意。离开睿王府时,她神思恍惚,萧衍却将玉如意带上了天阙,放到灵犀殿中。瑶华将其掷于百宝箱中,几年来未曾打开。

  手轻轻摩挲着玉如意,抬眼望去,书册,字画,古琴,茶具......萧衍下山后,她将他的物品收起来送回神仙殿,可灵犀殿内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气息,目之所及,皆是他们的过往。读书写字,弹琴弄箫,烹茶观雪,静坐冥想……闭上双眼,似乎又听到轻轻的敲门声,门开了,萧衍含笑缓缓走近,在她的身旁坐下,温柔地唤“瑶华”……

  除却萧衍回梁国的日子,每一日,瑶华都和他在一起。十三岁时,她生了一场重病,昏昏沉沉间,每次睁眼,都能看到他在床边。师尊替她诊治后,是萧衍喂她服药,替她拭汗,日夜不离的照顾她,她痊愈后,他也瘦了一圈。

  他每次从梁国回来,都给她带回许多山下的小玩意。瑶华不理会,说不喜欢小孩子玩的东西。萧衍温和地说,瑶华,你其实也是个孩子呢,你不喜欢没关系,只是别的孩子玩的,我也想让你见一见。

  师兄丧生后,她患了失眠之症,好不容易入睡,又梦魇惊醒。她不曾说起,但容廷瞧出来,给她熬了安神助眠的汤药,她并不服用,熬了一夜又一夜。她故意让自己受苦,以弥补内心的悔恨和痛苦。

  某个初冬的深夜,她躺在榻上似睡非睡,门口传来萧衍低沉的声音。他说,瑶华,我知道你心里难过,你恨自己,也怨我。但这不是你的错,你不要再恨自己了,就恨我吧,是我引了他们来,他们因我的缘故杀了师兄,他们是我身后的人。

  她飞身推开门,睁大双眼问,你是说真的?

  萧衍点头道,是,我还不晓得他们是谁,但我一定会查出来的,查出来之前,你就恨我好了。你也应该恨我,如果我没有叫你下山,师兄不会死。

  瑶华怔怔地望着他,萧衍仍是温柔地笑,低声说,瑶华,我要回梁国了,你不要忘了我。

  当时她回答了吗?怎么完全记不得了?推开门,走到当年她站立的位置上,猛地想起来,她回答了!

  当时她冷冷地说,你快走吧,我看不到你,心里还好过些。

  原来她是这样说的,怪不得萧衍的眼里闪烁着晶亮。相伴四年,他第一次流露出脆弱,她却未曾在意。他匆匆将她推进殿内说,夜里凉,你快进去。

  现在回想起来,他应是不想让她看到他的眼泪。

  萧衍最晚拜入门下,要学的东西很多,可一半的时间是在陪她。他对她充满耐心,其实他也只是十几岁的少年而已。记得的全是和他在一起的画面,却从未真正探询过他的内心深处,去了解他的所想所求。他边修习边陪她,还要谋求帝位,任重道远,却从未向她表露半分。

  他总是来灵犀殿陪她,而她极少去神仙殿。多少个深夜,她睡不着,推开窗后,看到神仙殿依然亮着灯火。他们安睡的时候,他在做些甚么?是否会觉得孤单?

  泪水慢慢流下,如果没有萧衍,天阙的岁月会是甚么样子?她依然会长大,可长大后的她,还会是今日的她吗?

  长夜将尽,瑶华离开灵犀殿,站在神仙殿的门口百感交集。推开门,殿内整洁有序,一样样看过去,坐在萧衍常坐的椅上,握起他执过的笔,翻开他看过的书,默默感受他的过往。这一夜,她才懂得了他。

  从神仙殿出来,叶临风正在院中观赏梅花,看到她便迎上前。

  她带着他穿过坎坷崎岖的山路,来到仙人台。仙人台上接青空、下是悬崖。往下看,云雾缭绕如梦似幻,看久了顿觉缥缈虚无,有“欲乘风归去”之感。

  叶临风伫立台上,思虑万千,“你便在此练功么?”

  瑶华倚在山石旁,肤光胜雪,衣袂飞扬。这磅礴山景、浩渺云雾,只是她的陪衬罢了,原来世上真的有世外仙姝。

  叶临风已痴了,感叹世间竟有如此仙姿,他虽为天潢贵胄,也只觉自己渺小平庸,只盼能永远伴她左右。

  瑶华眺望远方群山,悠悠开口,“我十岁那年,萧衍投入天阙门下,成为我的六师兄,从那时开始,我每日都和他一起。我们在此练功,数年如一日。从十岁到十四岁,是他陪着我长大,而我也陪着他长大……临风,你明白吗?在天阙,萧衍不仅是我的师兄,也是我的玩伴,是我的亲人,也是我的朋友……”

  “瑶华,你想要说甚么?”叶临风轻声问,他已猜到瑶华将要说什么,他害怕她说出来。她的神情如此专注,是提到萧衍时才会流露的表情,他早该看明白了。

  “萧衍代替了所有人。他来之前,我是苍白的,他来之后,我方觉得自己有了色彩。我那时还不明白,只是觉得和他在一起很快乐,后来,他说要请梁帝赐婚……我才知道,我和他之间已经不只是师兄妹之情......”

  瑶华回眸看向叶临风,他的脸色惨白,但看她的眼神依然充满了柔情。

  “若不是出现了黑衣人,我应该会一直陪着他。萧衍离开的时候,我才知道什么是孤寂……这苍茫大山,他来,我便安心喜乐,他走,便是荒凉无边。和他分开后,我原以为我会在此孤寂一生,没料到,你来了......”

  叶临风的心沉重又窒闷,他想要让她不要再说,她的话浇熄了他的希望,使他伤心又绝望。但瑶华认真的神情令他开不了口,这是她内心最隐秘的情感,也许连萧衍都不知道。十七年了,她终于有了倾诉的机会,他不忍心打断她。

  “你接我下山,我又遇见了萧衍。临风,你可知我每天都在煎熬?一面是大齐,一面是萧衍,我……我都要坚持不住了。他受了我一剑,我知道他是顾念我们之间的情义,才同意我的请求。那时,如果他不在了,我......我已决定追随他……”她的声音颤抖,眼中蓄满了泪,唇边却浮现一丝轻浅的笑容,“还好都过去了。在镇沅,他说他会向父皇求娶,立我为后......”

  “你说甚么?”叶临风惊呼,上前两步又堪堪停住。

  瑶华仰起头深深吸口气,忍住了泪水,“我已答应。我知道,此事必然会掀起轩然大波,父皇.......我会说服父皇。临风,我希望你能明白我。有时候,你看我的眼神让我想到萧衍,我是你的堂姐,你对我不应该有这样的眼神。我带你来天阙,你便会明白,我为何会答应他,那个人为何是萧衍。”

  原来她什么都明白,叶临风无声苦笑,坦然接受她的目光,“我明白。在镇沅,你俩在一起时的神情,我看得出来,你们......你们很是相配。他认识你在先,但我心里也有一个期盼……如果是我很早便来到天阙,而他从未来过,瑶华,你......你会不会......会不会对我......”

  瑶华温柔地看着他,声音轻柔却斩钉截铁,“会,可是没有如果,来的是萧衍。”

  叶临风笑了,笑容转瞬即逝,他握住瑶华的手,慢慢回到天阙。分开时,他的神色已恢复如常,“瑶华,我会帮你说服陛下,你和梁帝一定会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