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3章 穿针引线
作者:松花酿酒      更新:2022-06-04 21:54      字数:1070
  “那姑娘是谁?”

  李老夫人侧头问自己身边的陪嫁婆子,那婆子定眼看了看,回话说:“老夫人,那是庆南伯府的四姑娘,沈长宁。”

  “原来是她啊!”

  李老夫人早就听过“沈长宁”这个名字了。毕竟,在这京城里,能救下裕国公夫人性命,又能给北镇抚司的楚大都督医治的姑娘可没有几个。

  如今见着真人,李老夫人倒是觉得她瞧着就让人舒心,是个不错的丫头。

  只是,那婆子却有些不满地蹙了蹙眉,补上一句,“老夫人,今日的斗巧宴,就是她特地报了两次名。斗巧宴都办了多少年了,老奴就没见过像她这样的。”

  “哦?还有这样的事?”

  李老夫人常年陪伴李老太师,见过多少事情,见过多少人,她很相信自己的判断和眼光。她可一点也不觉得这个叫沈长宁的姑娘是那种想要故意冒头、博得风光的姑娘,只怕这事儿啊还有后招吧。

  李老夫人往身后的椅子上靠了靠,瞧着一屋子的娇俏姑娘,心里生出了一丝期待,她还真想看看这次的斗巧宴会有怎样的精彩了。

  ——

  随着一声清脆的锣鼓声,斗巧宴第一轮比试,穿针引线,正式开始。

  一个个丫头鱼贯而入,她们穿着清一色的浅黄衣裳,手上捧着托盘,托盘上是各个颜色、缠绕在一起的绣线,以及一盒孔眼极细的银针。

  丫头们将托盘一一放在参加斗巧宴的姑娘面前,便在姑娘们身边站定,微微低着在旁边陪着,一则若是发生了什么事,便有人立刻帮衬;二则也算是从旁瞧着,免得有人在斗巧宴上作弊。

  待到东西都发齐了,玉昙姑姑便站了起来,对诸位姑娘说:“你们面前的托盘正放下都有一个信封,里头按照不同的顺序写下了好些颜色的名称。一会儿,以锣鼓为号,两刻钟的时间,能穿针十五枚者方可进入下一轮比试。好了,你们先将各自的信封拿出来吧。”

  “细细簌簌……”

  随着玉昙姑姑的话音一落,参加比试的闺秀们纷纷动了起来。

  沈长宁微微低头,找出了自己的那个信封,将里头的信笺纸拿出来,白纸上从右到左、从上到下分别写着:妃色、茜草色、柳黄、沈绿、胭脂色、艾色、苍翠、霜白、黎色、黛蓝、丹色、玄色、彤色……

  全然打乱,根本没有半点规律。

  再加上丫头们送来的各色绣线全都是缠绕在一块儿的,要将相对应颜色的绣线找出来,本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再加上所用的针孔又格外的小,还要按照信笺纸上所写顺序穿针……

  如此细想,这第一轮比试“穿针引线”,听上去十分轻巧平常,可真的要做起来,难度还真不小呢。

  瞧着眼前那盘纠结缠绕在一块儿的绣线,好些闺秀的眉头都不由自主地蹙在了一起,不过,也有几个人始终神色自若,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咚……”

  锣鼓一响,织羽坊里参加斗巧宴的姑娘全都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