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封官
作者:追云的星星      更新:2022-05-29 05:40      字数:1605
  邢道荣登基称帝后,他根据后世封建王朝和其他政权的先进经验,开创了三院九部制和科举制,这种新式制度组织严密、系统完善,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同时,还有利于地方的管理和建设,能更加合理地吸纳人才。

  三院分别是行政院、议会院和政务院。行政院是行使国家的权利机构,负责国家的正常管理运行,他的下属单位包括了九部中的七部:吏部、农业部、商务部、工部、外务部、文教部、和司法部,国防部直接掌握在皇帝手中,各部又分为了无数个职能不同的小部门,有效地管理着整个国家,行政院的最高长官是总理大臣。

  议会院成员主要是由政府官员和民间德高望重的人士组成,职能是审议、审核政令,并根据情况,包括圣旨在内的政令,退回给中书省;政务院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书,他和议会院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政令交由行政院执行。

  九部的职能都很大,比如吏部负责考核四品以下官员,有豁免权和任命权,部长是石广元;农业部负责国家的农业生产等情况,收取农业赋税,部长韩暨;商务部负责国家的商业经济繁荣和发展,加强对国内、外的贸易,收取商业税收,部长糜竺;工部主要负责国家的工程建设,部长张昭;文教部负责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文化传播、艺体娱乐和科举考试等,部长满宠;外务部主要是外交礼仪,负责殖民地的扩张等大小事物,部长孙乾;司法部负责审理各类案件和制定国家的法律法规,部长赵昱;国安部是负责国家的安全,收集情报,打击间谍,还要负责地方的治安工作,部长苏飞;国防部主要负责军事方面,掌控全国的兵马,部长太史慈。

  除了这几个部门外,我还设立了御史台和内卫两个机构,其中御史台是监察百官的行政机关,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的部门,他和刑部都有执法权,九部中的国安部由他们管辖;内卫侧是皇帝的耳目,他们主要是监督御史台执法是否公正,有无滥用职权。

  制定了完善的条条框框后,邢道擢升了所有从龙之臣的官职:

  程昱担任行政院的总理大臣,负责国家的日常政务;孔融为人正直,他担任议会院长;戏志才年富力强,政务院院长非他莫属,另外御史台的大夫是陈宫,他们几人均是从二品官职。

  郭嘉担任军师祭酒,陈登任侍郎,诸葛瑾任大理寺卿,贾诩为中书令,他们与各部部长均是正三品或从三品的大员。

  像孙观、陈珪、华佗、左伯、马钧、袁忠、童猛等官员,他们不是封疆大吏,也是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邢氏家族中,邢老六统领内卫,邢老二负责宗人府,邢老三打理皇帝的生意。至于那些新归属的人员,像徐干(北海郡人,由孔融推荐)、张鲁、杨柏、杨昂、杨定等人,也得到了册封。

  武将方面:赵云为征东将军,张辽为征南将军,黄忠为征西将军,典韦为征北将军,他们四人为四品的四征将军;韩当为镇东将军、蒋钦为镇北将军、张任为镇西将军,刘伟为镇南将军,从四品衔;臧霸、颜良、朱灵、夏侯惇他们四人为五品四安将军;管亥、夏侯渊、纪灵、尹礼四人为四平将军,他们与张成、高顺、张浦、秦振、乐进、李典、吴敦、童威、陈到、武安国、王双等人,均为从五品将军;糜芳等一批中下层将军,也得到了重用。新归顺的张卫、马岱、马超、庞德等武将,也相应地授予了官职。

  邢道荣还册封了柳氏为皇后,妍儿为贵妃,糜氏为淑妃,太子没有册封,那是因为邢道荣打算从自己的儿子中,挑选最优秀的孩子,来继承他的皇位。

  大齐朝没有一、二品的官职,因为正一品的官位都是虚荣,没有什么权利,像太尉等三空官职,只能授予那些为江山社稷立下赫赫功劳的老人。大齐朝还规定:文武分治,各司其职,文不掌兵、武不参政,从而保证国家的稳定性。

  分封完官位,邢道荣又给了程昱、戏志才、石广元、黄忠、太史慈、苏飞、赵云、刘伟、张任、孙乾、张辽、华佗等人,分封了开国县公或开国伯公不同的爵位;爵位是名誉的象征,在大齐朝很难得到爵位,那是因为非大功不能授爵,除非为国家和人民立下功劳的人,才有资格享有这种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