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贾诩
作者:追云的星星      更新:2022-05-29 05:39      字数:2166
  冀州战役的捷报传来,太史慈他们占领了冀州的四分之一的土地,连袁绍起家的渤海郡,都成为了我治下的土地,可以说欣喜若狂,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调动兵马,巩固胜利的果实。

  我接连下达了几项命令,从青州的大本营掉动了一些军队,补充太史慈、张任等将领的兵力不足,每人下辖兵力达到十二万;并着令魏郡归属太史慈管辖,渤海郡、乐陵国归属张任管辖,还把王双调拨给张任听用。说起来对冀州的一战,最令我高兴的事情,莫过于发现张任的才能,他得胆识过人,战略眼光独到,不拘一格地用兵,实乃一帅才。

  正在河内整休的袁绍,听说魏郡、乐陵国、渤海接连失守后,气的口吐鲜血,偷鸡不成蚀把米,他忙调兵遣将,想要把失去的东西夺回来。

  李催、郭汜领兵撤退,袁绍与刘表的兵马先后败北,就只剩下张济的一路孤军,也是时候找他报仇雪恨了。

  我带领五万军队折返函谷关,与典韦、陈宫等人会师,臧霸则带着两万多伤兵,班师返回。到达函谷关的第二天,大军饱餐一顿后,我令赵云领兵一万为先锋,夏侯惇为三关总兵,领兵两万,驻守函谷关、新关、潼关;其他的文臣、武将跟随我征讨张济。

  张济的日子也不好过,一开始的时候还命令兵马攻击函谷关,到后来听说李、郭二人退兵,刘表部战败后撤,袁绍也狼狈逃走,他吓得叫停了攻城的士兵,也不顾上弘农郡的得失了,忙领兵退守冯翎郡。

  郡守府里,张济借酒消愁,一杯一杯的饮喝不停,他的身旁,座着一位貌美如花的女人,她生的娇小玲珑、楚楚动人,白嫩的脸蛋,根本看不出岁月留下的痕迹,她正是张济的妾室――邹氏。

  张济喝的有点天昏地暗,邹氏不停地劝慰道:“将军,少喝点酒吧,对您的身体不好。”说完话后,她用丝巾认真地擦拭着张济嘴角的污迹,不过她的眼神里流露出不甘的气息。

  冯翎郡的军营主帅大帐内,十余名将领忐忑不安地坐在那里,时而窃窃私语,时而眼巴巴的望向帐后,期望张济到来,商讨军情。坐在最末尾的是一位文人,年近五旬的模样,长得有些清瘦,面色黝黑,不知道底细的人以为他不过是一位老农,但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不时的闪烁出精光,说明此人并不是无能之辈。

  果然,身边的一位将领皮笑肉不笑地问道:“文和先生,你贵为朝廷的光禄大夫,为何要辞去官职,前来投靠我义父?”说的人乃张济的从子――张彪,也是张济最信任的人之一,他问话的内容也是张济想要的答案,他也不明白贾诩放任朝廷正五品的官不做,跑到他从四品的镇东将军门下来求官,道理说不过去。

  “老农”模样的文人,竟是凉州姑臧人贾诩,因李催和郭汜俩起兵征讨邢道荣的事情而闹掰;贾诩不同意他们出兵,因为朝堂内有太多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郭、李二人在长安时,那些涌流不会轻易呈现,一旦他们离开,恐怕多年的心血,两放逐东流。奈何他们二人不听,受到杨彪的蛊惑后,他们两个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非的出兵不可,才给了皇帝、大臣的可乘之机;贾诩也曾力劝李催和郭汜和睦相处,不要搞摩擦、纷争,但在权利的诱惑下,两人还是大打出手,分道扬镳。

  贾诩看到郭、李难成大事,想要找一个寄身之处,就来到了张济处。但来到之后,他就后悔了,张济之流,还不如郭、李,他们二人尚且懂得人才的重要,张济竟然在敌军兵临城下之际,派出他的义子试探自己,这样的人,不值得效忠。

  贾文远不亏是老狐狸,面对着张彪的问话,他坦然自若地说道:“少将军此言差矣,老夫辞官并不是前来投靠你的义父,乃是为了一个老友的重托,特前来给你义父送一场富贵。”

  张彪一听有好事送上门来,迫不及待的问道:“是何等富贵?”

  “位极一品。”

  张彪听说能做到一品的大官,乃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又寻思一想,这么好的事情贾文和怎么自己不去做,大老远的跑来告诉义父,难道有诈?他不动声色地说道:“文和先生,有此等好事,你为何自己不去争取?”

  “我一无兵马,二无粮草,争取谈何容易!再说了,老夫已经辞去官职,就想做闲云野鹤之人;要不是受老友托付,我也不想来到这里,既然少将军不相信,那老夫就此别过。”

  贾诩说完话后,头也不回地往外走,还没走出几步,张彪急忙喊道:“文和先生,请恕小子的大不敬之罪,具体事项,还请告知。”

  贾诩头也不回地说道:“陛下将东还洛阳,不日即路过冯翎郡,届时人困马乏,镇东将军可为陛下献钱、献粮,并派遣士兵护送,护驾之功可遇而不可求,望镇东将军自行决断。”

  贾诩说完话后,不管张彪是否能听明白,直接走出了大账,带着家人和随从,离开了冯翎城,往东而去。

  离开冯翎城的贾诩,心里很明白,刘氏的大汉朝即将崩塌,已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刻,根本不值得自己为他誓死不渝,该到改换门庭的时候了。放眼天下,最有把握成功的诸侯,不外乎有袁氏兄弟、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备、车骑将军邢道荣几人;像士壹、张鲁、公孙瓒等朝不保夕的诸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即便如此,能涿鹿中原的几位诸侯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如袁公路志大才疏,不值得前去投奔;刘表病入膏肓,还还不知道能活到;刘备打着宗室的旗号,不干人事,况且他占领的益州偏居一偶,凉州也是荒凉的地方,成不了王侯霸业;袁绍空有四世三公的头衔,性子优柔寡断,不会知人善用,难成大事;邢道荣出身不高,又与世家大族不睦,难得的是他重视人才,势力也最强,自己不然前去探探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