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收服北军1
作者:追云的星星      更新:2022-05-29 05:38      字数:1914
  北军是大汉守卫宫廷的主力,其下辖的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等五军,战斗力比较强悍,这支军队我也想掌握在手中。既然有了先皇的密旨和调兵虎符,怎么也要去洛阳试试运气,看看能否把他们带回来

  灵帝既然封了我为青州牧,那我先去接任,把州里的事情安排稳妥,再去洛阳处理剩下的事物。青州下辖六郡国,六十五县,人口三百多万,各郡国军队七万多人(不含东莱郡军队),虽然人口比其它州小,人口和军队人数也少,但是青州军的战力,没有几个州与其相媲美。

  青州要想牢牢地掌控于手中,军政大权必须抓紧,和几个智囊商量后,暂时任命了一些郡国的官职,如有合适人选,再酌量选拔。平原郡与冀州、豫州、兖州等地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任命程昱为太守,张任为都尉;北海太守孔融不变,管亥为都尉,让这历史上的冤家聚聚首;城阳郡南接徐州,石广元为太守,臧霸为都尉;济南国接冀州和兖州,国相本为曹操,但为了自己,让孙乾出任国相,颜良为都尉;东莱郡太守孙观,都尉童威;齐郡为青州治所,韩暨为太守,吴敦为都尉。由于事态紧急屯田兵扩编为正规军,各郡都尉(除东莱郡外)带着圣旨,每人再统领5000屯田兵和一千步兵,立刻赴任,解除原都尉兵权,稳住局势,如有特殊情况,可使用武力解决。

  东莱郡的其它官员,也做了一些调整。黄忠、张辽、韩当、蒋钦位置不变,赵云统领重骑兵,太史慈统领陌刀卫、重甲步兵和新组建的背嵬军,尹礼任黄县水师的都尉,昌豨调任倭奴,协助蒋钦的工作;文官方面,戏志才任州长史,郭嘉为祭酒,。由于这次调动的幅度很大,官员缺口很多,不得不从东莱各县提拔一些出色的官吏,还从中高级学堂里挑选一些优秀的学子,委派他们到青州各郡县的基层,积累管理经验,有朝一日,他们也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青州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我也不得不抓紧赶到洛阳。189年的四月二十六日,留下了黄忠和戏志才坐镇大本营,万一出现意外,他们也好居中运作。我和典韦、太史慈、赵云、张辽,统领三千骑兵和五百护卫,全军身穿素衣,向着洛阳奔去。

  五日后,大军来到了洛阳北郊的邙山。邙山位于黄河的南岸,是洛阳北面的天然屏障,也是北军主力的驻扎地。北军分为两部分,一部是执金吾,主要的职责是守卫、巡逻皇宫,以及充当皇帝的仪仗队;另一部两万五千余人,由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组成,主要负责宿卫、守备京师,有时候也要出征打仗。

  北军不愧是朝廷的精锐部队,从外往里看,营帐布置的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屯骑、越骑、长水、射声分布大营的四方,步兵大营居中,一旦发生战事,步兵可随时支援各方面。北军没设主官,每天在本部校尉带领下,守卫京师;如出现战争,朝廷会临时任命主将,统领五部出征。

  我等三千多人直奔中军大营,北军守卫发现了有不明军队侵入,急忙放下栅栏,鸣号角示警,迅速进入了战时状态。骑兵在箭程以外的地方停住了马,随同我们前来的宦官手举圣旨,高喊道:“圣旨到,众校尉听旨。”

  没过多久,五个校尉从里面走了出来,跪在地上,听候旨意。当宦官把圣旨读完后,又把虎符和官印重新给了我一次。五位校尉接旨后,看到我年级轻轻,误以为我是纨绔子弟,没有什么真本事,他们从眼神里露出了藐视的表情,当值的步兵校尉应付差事地说道:“下官拜见车骑将军。”

  我没有对他们的无礼而责备他们,只是冷声地说道:“诸位大人,好像不欢迎我。”

  “下官不敢。”他们嘴里说不敢,但是看向我的眼神,露出了赤裸裸地挑衅。

  要是想让他们服从你,必须要比他们强,只有让他们打心底佩服你,才能收服他们的心。

  “诸位大人,本将军初来驾到,也不知道北军的实力如何?我看不如让北军和我手下的士兵比试一番,规则有你们来定,如何?”

  五人听了我的话,笑得非常猖狂,步兵校尉说道:“大人,规则还是由你来定,免得到时候大人脸面不好看。”他说完后,几人又是一阵大笑。他们大笑的原因,觉得北军是大汉的精锐,无人能比。

  “既然如此,那我就说出比赛规矩:第一局,军阵对垒,双方出一百名士兵,击败对方的一方获胜;第二局,比骑射,谁的箭服高明谁获胜;最后一局,由我和四位都尉对战你们五位,输的一方无条件服从对方。比赛三局两胜,你们看如何?”

  他们顺着我的话,看向了我身后的士兵,三千多骑兵排列整齐的阵势,纹丝不动地做在马上,眸子里那股熊熊地战意,怎么也掩藏不住。五位校尉收起了轻视之心,相互看了一眼,认真地说道:“就依大人所说。”

  第一阵,他们挑选出自认为精锐的一百名士兵,对阵我方骑兵的一支百人队,这支百人队是我随意挑选出来,目的就是检验他们的战斗力,要是连北军的精鋭也战胜不了,谈何争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