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琐事
作者:追云的星星      更新:2022-05-29 05:37      字数:2197
  郡里的一切事物都步了入正轨,政务上有程昱、戏志才他们打理,军事上的事有黄忠、张任等统领,商业和其它的事情有石广元等掌舵。除了郡中有重要的事情我才来衙门处理,其余的时间,我不是陪着夫人们嬉戏就是逗逗山口千惠发泄一下情绪,或者领着护卫们走访暗查。

  自入冬以来,东莱郡的各个方面都传来了喜讯。农业方面,百姓的收成都不错,赋税都收了上来,今年能有这么好的收获,两年来修建的水利工程起了大的作用;商业方面也非常的不错,预计到年底能盈利十二三亿铢钱,黄金地储备达到了两吨多;远征军运来的粮食接近百万石,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其它物资数不胜数,就连银矿的开采也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发展农工商业的同时,军队的建设也没有落下,武器装备进一步的加强,训练也没有落下一日,还私自扩充兵力5000余人(大部分都是水师),总兵力接近两万。现在的东莱郡,粮食堆满仓,金钱如山高,兵强马壮,为即将来临的乱世打下了坚实地基础。

  这一日,北风呼啸,天气阴沉的厉害,好像要下大雪的样子。我窝在家里没事干,闲而无事的到处遛达,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中高级学堂。

  东莱郡的学堂都是官府免费开办,分为启蒙学堂和中高级学堂两种。官府办的学堂,也有很多人家的孩子不来上学或者不让家里的女娃读书,为此郡府还制定了硬性规定,凡是年满六周岁的男女学童,必须要到启蒙学堂学习三年,否则家长会被重罚;三年启蒙教育后,学童就可以转为中高级学堂学习,家长也可以选择是否让孩子继续读书或者从事其它工作。

  启蒙学堂学的是我仿写的《三字经》、《千字文》和《基本算术》,其中《三字经》只写到了东汉时期,我又结合现状编写了一些经文。三本书一面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很多知识渊博的文坛巨匠也赞口不绝,就连灵帝也给了我很多的奖赏。

  走进学堂,孩子们正在午间休息,我不忍打扰他们,便想绕过他们,去找教授功课的戏志才聊会天,可我刚走了几步,就被两个孩子们的争论地内容吸引住了。

  “郭嘉,你凭什么说我大汉将战乱四起,你的依据是什么?要是你不能说服我,我就到官府告你个大不敬之罪。”说话的这个学子我也认识,他是诸葛珪的长子。

  郭嘉侃侃而谈地说:“诸葛瑾,你可知大汉这几年连续干旱,很多地方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而官府他们依旧吃喝玩乐,赋税照常收取,根本不管百姓死活,官逼民反,这是其一。第二,我从老家一路走来,发现太平道四处传道授徒,做等实机成熟,就会发动暴乱。第三,本朝天子昏庸,奸臣当道,卖官鬻爵,这也是取乱之因。”

  “你说的那么多我都不知道,至少这些事情在我东莱郡境内没有发生,再说了你这是妄议朝政,有失臣民之风。”诸葛瑾针锋相对地说道。

  “暂且不说我是否有失风度,咱们就事论事,你说你没听说过这些事情,那是你从没有走出过东莱郡,见识有些短浅。大汉十三个州,上百个郡国,每天饿死的人不计其数,要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百姓信奉太平道,幸好我东莱郡有邢太守这样的好官治理,才没有发生这种惨状。”

  诸葛瑾停顿了片刻,悻悻地说道:“你说的这些我会求证,假如你说地是真的,我大汉将陷入王莽乱政时期的动乱,国将不国。”

  “诸葛兄弟,不要太悲观。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倘若真有那一天,我辈岂是蓬蒿人,正是大展拳脚之时,我等的所学知识,也有了用武之地。”

  我被郭嘉的豪气所感染,不由得鼓掌叫好。两人看倒了我,连忙行礼道:“参见太守大人。”

  扶起了两位未来的栋梁,我一手拉住一个,寻个地方做了下来,先温和地对郭嘉说道:“小兄弟近来可好?我怎么听几个先生说,你成了学堂里的刺头?”

  郭嘉对我非常的尊敬,忙应声说道:“大人称呼嘉为小兄弟,实在是愧不敢当,大人还是叫我名字吧。至于大人所说的刺头,那是他们解答不了我的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久而久之他们就觉得我难管理,成了他们口中的刺头,可戏先生都能从容应对,他可是我最佩服的先生。”

  我心中乐开了花,郭嘉问的五花八门,也幸好戏志才在我身边耳熏目染,听说了很多的奇闻趣事,才能回答了郭嘉的问题。比如他问的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一年为什么有四季之分,等等后世一些常见的问题。

  “郭嘉,你的学识渊博,智谋超人,以后你也别在学堂读书了,就跟在我身边多学学怎么做人做事,要有不会的问题,我和志才等几位大人都会教导你。”

  郭嘉很聪明,知道我这是变相的帮助他,连忙跪倒在地,说道:“大人,您对嘉的恩德,荣我日后誓死相报。”

  我扶起他,宠溺地摸着他的头,说:“臭小子,到给我客气起来了。”

  郭嘉挠着头,憨厚地笑了起来。

  “小瑾,你表现的也很不错,自从你父亲东渡之后,你就承担起了照顾家的责任,学业还没有落下,这也是我最欣慰的地方。听说你的二弟亮儿自幼聪慧,出口不凡,可有此事?”

  诸葛瑾听我夸完了他,又问起了二弟,兴高采烈地说道:“大人,我二弟今年才三岁,就能读书识字,很得父亲喜欢。”

  “好,好,好,诸葛一门父贤子惠,个个都是国之栋梁。以后,你和你二弟我会让戏先生和程大人专门教授你们,可好?”诸葛亮乃一代名相,文韬武略,治世之栋梁。他的全家都在东莱郡,说什么也不能让这块瑰宝流失他方,我要找人好好教导他,不使他蒙尘人间。

  诸葛瑾听到东莱郡学识最丰富两位教授他们学业,非常的高兴,顾不得多说什么,飞快地往家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