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船上
作者:双色鱼头王      更新:2022-05-29 05:28      字数:2143
  “小六子,跟郎君聊什么呢?”船尾的船老大注意到,崔峪和小六子在一起说话,开口喊道。

  “小六哥教我怎么钓鱼呢。”崔峪大声回道。

  小六子冲着他师父尴尬一笑,低着头专心钓鱼,不再说话了。

  崔峪无奈,只好把鱼竿放下:“你以后要是没地方可以去,就到伊阳城找卖盐的熊均,就说我崔峪让你去找他的,他就会收下你。”

  虽然说的都是随便打听都能打听出来的,可是嘴不严就是毛病,估计小六子都有可能挨顿揍,船老大要是脾气大,说不定就不要这个学徒了,想学本事的人哪哪都是。

  这事情是崔峪惹出来的,他也看不得别人无故受罚,干脆给人留下一个后路,算是弥补一下,反正熊均那边也得用船运盐,小六子多少能帮点忙。

  王兴凑过来:“郎君就要问这个啊,你直接问我不就行了?”

  崔峪一拍脑门,把这个家伙给忘了,白白害了小六子了。

  “我没见过的东西太多了,你要是知道就主动告诉我,一点也不知道主动!”崔峪横了他一眼。

  王兴摸着脑袋委屈:“我哪知道你见过什么,没见过什么。”

  “那就是你的事情了,不会察言观色吗!”

  崔峪转身去船头,看同窗们作诗做的怎么样了。

  他们几个聊得非常热烈,还有傍边几个护卫、书童不明觉厉的眼神,更是让他们兴致高昂。

  刘卓人最机灵,注意到崔峪走过来,连忙叫到:“壮实你快来,听听元期刚作出来的好诗。”

  “唉,就是拙作一首而已,光耀谬赞了。”胡亮作故作谦虚状,实际上嘴角咧的老开了。

  “确实是佳作,元期肯定背着我们偷偷努力了。”焦飞一脸你做了好事被我发现了,看你怎么解释的模样。

  “且文兄做的诗也很好啊,咱们都是同窗,可我今日才知道诸位都是如此才华横溢,真是惭愧惭愧,等下一定要自罚三杯。”王衍也跟着开始尬吹,这个人变黑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焦飞喜不自胜,王衍的才学在县学是屡受赞誉的,他点名夸焦飞,虽然有场面话的意思,可是谁在乎呢,开心就好。

  “青云兄才是才思敏捷,不同凡响,不愧是我县学中的翘楚人物。”

  元期是胡亮的字,且文是焦飞的字,刘卓字光耀,还有王衍字青云。

  瞅瞅人家!

  瞅瞅自己!壮实,都说不出口!

  同辈之人或者比较亲近的长辈一般都是称呼表字,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

  幸亏崔峪记性好,要不然还真容易弄混。

  “壮实你听听,来给评判一下。”

  “长河兴波涛,滚滚两岸潮,乘船自西去,要与日比高,归来传捷报,再与君声和。”

  “好!特别的好。”崔峪都没听清内容,赶紧夸起来,每到这个时候就恨自己没文化。

  “你看着大好河山,又正值春光明媚,壮实你也即兴赋诗一首。”

  “不了不了,我的诗都是有批...”崔峪连忙打住,他又不是一剪梅,说这个干吗。

  “我底子有点饿了,咱们整点吃的,吃鱼、喝酒、泛舟长河,这多美啊。”

  干劈情操是沟女大忌,诸位谨慎。

  一听说有鱼吃,几个货马上就不让崔峪作诗了。

  围上去看小六子的成果。

  别说,小六子还真是个会钓鱼的,因为坐船钓鱼和在池塘不一样,船是行动的,所以必须用腥饵,让腥味散播出去。

  小六子用的是之前吃鱼剩下的鱼内脏,又腥又臭,钓鱼正好。

  众人围着看,他也不紧张,看起来是习惯了,他捏起一小团用绳子拴在钩子上甩进河里,没用太久,就钓上来一尾青鱼。

  刘卓见这鱼也就两三斤重,觉得没意思:“你多上点饵料,钓大鱼啊。”

  小六子摇头:“行船的时候是不能钓大鱼的,河上规矩多,如果用重饵说不定就会引来河伯使者,那就糟了。”

  众人面面相觑,还是王衍解释道:“行船危险,稍有不慎,就是整船倾覆,所以就有很多规矩,祭祀河伯,不多杀伤水族等等,其实就是这河中鱼鳖生长多年,很是有些巨物,所以腥味太大,容易被吸引过来,撞击船只就不好了。”

  众人纷纷惊叹,大隋人对于这种怪力乱神还是有些相信的,君不见和尚道士地位尊崇?有信这个的书童当即就要跪下,祈求旅程平安。

  还被船上伙计拦住了,说是不能乱拜,祭拜自有法度。

  崔峪看着好笑,他作为一个接受过无神论教育的人,完全不信这个,他发现王衍也满脸不在意,崔峪碰碰他:“我怎么觉着你不信河伯这一套啊。”

  “我当然不信,我只相信我自己。”王衍轻笑:“我若是信它,那是我大还是它大,我若是做了官,下辖是听庙祝的还是听我的?”

  “现代西门豹,可以哦。”

  吵吵嚷嚷很快就被另一个小伙从船舱里拿出来的碳炉和渔网打断,船上不能生火,但是可以烧炭,毕竟人得吃饭,总不能啃生鱼。

  就算水手可以,乘客也不可以啊,所以大船都会准备好炉火,在河里钓起来鱼虾,就地吃掉。

  客人少就用鱼竿,客人多就用渔网,大隋朝的渔业资源很丰富,完全不需要进行额外的休渔期什么的进行保护。

  伙计一看就是专业的,渔网撒的又远又开,拉回来的时候就能看到,十几条各色鱼儿在渔网中翻滚不休,收获颇丰。

  小六子和另一个伙计搭手帮忙拉上船,把鱼摘出来以后,拿着小刀就收拾起鱼来,内脏留一些做下次的鱼饵,鱼身在河中漂洗两下就干净了。

  在点燃炭火,陶罐在河中舀水熬汤,大隋的河水可以直接喝,完全不用担心水质问题。

  不一会,水开了,白嫩的鱼肉在汤水中颤动,撒上一把小葱和小薤也就是小野蒜,还有紫苏。

  盛上一碗,鲜得很,非常的本味。

  因为没有油,没办法煎鱼,没有芝麻油不香,没有豆腐,没有小米辣,崔峪可怜巴巴的又吃了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