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旅途4
作者:双色鱼头王      更新:2022-05-29 05:28      字数:2130
  崔峪站在船头,看着船老大派伙计和岸边上一个穿着灰色衣服的男子打个招呼,回来就开始做开船前的准备工作。

  他注意到穿着同样衣服的男子还有不少,指挥着来往的船只。

  不一会,船老大做完准备工作,朝岸边示意之后,灰衣男子做了一个手势,大概是等待的意思。

  因为陆续有船开走,等那个灰衣男子转向这边,又做了个手势之后,不一会过来十几个赤裸着上身,皮肤黝黑的的精壮汉子,每人身上都带着粗麻绳,系在船头,喊着号子,开始拉纤。

  因为船太大,加上装载了货物,不靠人力拉纤是很难自主离开岸边的,要是让船老大和伙计用竹篙撑船,累死他们几个也别想移动分毫。

  等到船只到了比较深的地方,已经逐渐吃到水流的推力之后,船上的伙计快速解开系着的麻绳。

  船老大站在船侧一拱手:“诸位辛苦,某感激不尽。”

  纤夫的头同样拱手回礼,带着人往回走了。

  “这边港口管得不错啊,举止有度,人员也很有规矩。”目睹着这一切的崔峪感慨道。

  “确实如此。”

  “能把这么多船只管理的井井有条,属实是有能人啊。”

  刘卓他们也纷纷赞叹,他们也没见过港口具体是怎么运转的。

  “那是当然,这伊河可是洛阳的命脉之一,上下游的渡口和周边畿县负责给洛阳几十万百姓供给各类物资,没有一个完善的体制怎么行。”

  焦飞他们纷纷赞叹不已,对洛阳竟然有这么多的人口惊叹,他们之前其实知道洛阳有这么多人,可是这次要去洛阳了,就会从心里感觉到激动。

  崔峪没觉得怎么样,几十万人口而已,在后世随便一个地级市,甚至县级市都能有这么多人,没必要大惊小怪。

  他更佩服的是这个物流保障体系,没有铁路,高速路,就靠着这简单的陆路和水路,来保障几十万人吃喝穿,着实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他,很想和人探讨一下这个事情,可惜同窗们知道的都很少,崔峪有些失望,转念一想,也正常。

  他们都只是普通的书生而已,就算知道的多些的王衍,也只是一个盐商家的孩子,家人说些东西,他记住了很正常,可是更深入的,别说他了,他家老王估计都不太了解。

  按说知道的更多的应该是崔峪,谁让他是二代,可惜他是个穿越者,对于大隋的事情知之甚少。

  聊不下去也就不聊,船上挺多事情都让崔峪很有兴趣,比如升帆。

  几个小伙计围着那个大桅杆,解开系在上面船帆的绳子,三个人一起用力喊着号子把船帆升了上去。

  顿时,崔峪就感觉到,船速快了很多,站在船头有一种披荆斩浪的感觉。

  几个伙计把船帆升起来之后,不是去休息,而是接着干活,一个钓鱼,一个进船舱查看货物有没有受损,一个打了河水开始擦洗甲板。

  船速起来以后,两边的风景一下变的好看起来,倒不是说慢的时候不好,而是绿水青山看多了也就那样,但是速度起来就有一种遨游的感觉。

  刘卓他们几个的兴致又起来了,要干吗?

  当然是作诗了!

  “壮实,你看着沿途风景如画,咱们何不以此为题,赋诗一首,以壮行色啊。”

  “对啊,上次踏青,你就做出一首好诗,这次行船大河,岂不是更有好诗问世!”

  要不是崔峪知道,他们没有恶意,都以为这几个人要捧杀他了。

  “你们先想着,我四处看看找找灵感。”崔峪随便糊弄一句,就转身走开。

  他想找伙计问点事情,看着忙碌的两人,想了想去找正在钓鱼的伙计。

  王兴这个货找小伙计要了一个鱼竿,正跟着学怎么钓鱼。

  “你倒是挺会玩,把鱼竿给我。”崔峪毫不客气地把鱼竿要了过来。

  “我想钓鱼,你非跟我抢,怎么这样。”王兴嘟嘟囔囔上边上看刘卓几个作诗的热闹去了。

  小伙计知道崔峪是赶考的公子,所以态度挺好,冲崔峪朴实一笑,开始教他怎么钓鱼。

  崔峪照这样子把鱼竿甩进水里,就不管了,张口问道:“小哥,你跟着跑这一趟能挣多少钱?”

  小伙计小心地看看船尾掌舵的船老大,见他没注意这边,才说道:“我是学徒,不给工钱的,师父管我吃住,让我学本事。”

  “学成了你也当船老大吗?”

  小伙计摇摇头:“我可买不起船,等我出徒了,俺师父就会给俺发工钱了,还会帮俺找媳妇。。”

  “那也不错啊。”传统的师徒关系还是有好又有坏,好处是通过考验的徒弟就真的像是儿子一样,师父会帮着处理一切,坏处就是前几年的时候真的死命压榨,而且绝对不能表达一丝不满。

  后世当然不用这一套,因为速度太慢,考验徒弟得好几年,才开始教本事,哪有这个时间。

  “刚才码头上那些纤夫帮忙拉纤怎么没要钱?是约定哪天一起结算吗?”

  小伙计摇头:“他们是槽帮的人,师父会定期和槽帮结算银钱,他们直接找他们槽帮的人领就行了。”

  “槽帮?”

  “嗯,这陆浑境内河段的拉纤、力工都是本地槽帮的,外人不得插手,船上想要上货、卸货也得用他们的人。”

  “这么霸道吗?”崔峪惊讶,这种强买强卖的生意,当地官府不管?

  “我听人说槽帮和本地大商人和官府都商量好了,所以才能揽下力工的活计,而且槽帮收银钱很规矩,干活也快,所以也就这么过来了。”

  崔峪想了想:“你说本地槽帮,还有外地的吗?”

  “当然了,这百里伊河可不是一个槽帮能吃下的,每到一个县境就有一个槽帮,他们经常打来打去,死过不少人,就是从来不骚扰往来商船,只打他们自己的。”

  靠河吃河,他们挣得就是商船往来运输的钱,自然不会动这些财源,要是打的没人跑船,他们手下的纤夫,力工吃什么,吃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