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
作者:Humpy      更新:2022-05-27 14:19      字数:2080
  一天零一夜,这是沈长陵弄清楚全部事情真相所用的时间。

  宋琬的故事没那么长,她告诉沈长陵她所知道的关于那三个神秘人的一切仅仅用了一个时辰,而接下来的所有时间里沈长陵在思考的问题,是楚家到底和这事有什么关系?

  楚家牵涉进这件命案的事,沈长陵也是听了宋琬的话才知道。之前听闻侯斌的死讯后,他就派人暗中调查扬州知府的银两流向,从府衙到府衙里的各个人,他们甚至连几个重要衙吏的家人也没放过。但结果不尽人意,虽然查出了一些疑点,但都难以指证有谁买凶杀人,而且单从牵涉的银两数目来看,也应该只是衙吏的小偷小摸,远远达不到买凶需要的价额。

  难道是府衙里的人亲自出手?沈长陵不信,因为他之前考虑到侯斌会被人暗杀封口的可能,于是留了几个人在四周暗中保护。可最后的结果是,不仅侯斌死了,连他派去保护侯斌的手下也失去了联系,下落不明。这就是为什么他最后是从宋琬口中惊讶的得知了侯斌的死讯。可是有谁能让他的四个手下连发信号的机会都没有,从沈长陵手里得到的调查结果来看,至少在扬州知府里并没有这等程度的高手。

  但听了宋琬的故事后,这一切的谜底就解开了。

  能干净利落杀掉侯斌,并且不声不响解决掉沈长陵安下的四个手下的,的确不是扬州知府里面藏匿着的某个身怀绝技的高手,而是与知府有合作的,掌控江湖门派隐贤山庄的楚家人。离国江湖三大门派里面,桃花谷以医术服人,月闲楼以情报独步,而隐贤山庄则以剑法精妙卓绝而著称。以他们的能力,从门下弟子中找出几个身法不错的杀手,甚至只需一个高手,就足以处理掉在油坊街那里的五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沈长陵查不到知府里面奇怪的银两流动——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买凶杀人。

  楚家如果和扬州知府有合作关系,他们两家便是被捆在了同一条船上的两只蚂蚱。侯斌一事要是真把扬州知府拖下了水,那身为同谋的楚家自然也逃不了干系。而且在离国,官场中人与江湖门派有关系一向是朝中大忌。虽有顾安辙与叶芸的例子在前,但和人家有联系的毕竟是行医济世的桃花谷,而不是以武功高强而著称的隐贤山庄,更何况楚家的祖上还与皇族有着这样尴尬的历史。饶是怎么想,只要楚家和知府勾结的事情败露,不仅难逃一死,还很有可能牵连他们的亲友也被重判,以儆效尤。

  所以甚至无需李远请求,楚家的人都会自己急着去封掉侯斌的口。

  而沈长陵之所以敢肯定这一大胆的猜测,则全是因为宋琬的证言。宋琬那天晚上不仅偷听了谈话,还从门缝中窥见了那三人,那三人的锦袍前襟上均绣着精致的流云飞鸟纹,宋琬一直生活在扬州,被保护得很好,从未接触过江湖,所以她不觉有异。但沈长陵却不是,身为皇子,国史是他们的必修课,他不仅听太傅讲过楚家的历史,还在古籍上见过楚家的家纹,那是隐贤山庄的标志。这样一来,就算沈长陵不敢相信扬州知府如此大胆,也不得不承认扬州知府的确和楚家扯上了关系。

  怎么办?他在心里问自己,他该怎么处理当前的境况?沈长陵从未想到事情会闹大到如此地步。

  他最初不过是觉得知府在架空他的权力,气不过才会故意去调查他们隐瞒的事情,想着能抓着些把柄逼他们把应属于他的权力交出来。他原本想着扬州每年上报的政绩如此优秀,就算有问题,也不过是某些手脚不干净的官员干点揩油的事情。哪能想,一查查到了知府头上,不仅如此,还牵连着在朝中几乎成为言语禁区的隐贤山庄。

  沈默皇叔的事情虽然发生在他出生前,但是在封王出京的头一天晚上,母后特地找他去夜谈过此事。母后的叮嘱言犹在耳:

  “我知道这话你不爱听,你哥跟你一样,也不喜欢听。但是我还是要和你们说,说一次,说两次,说到你们闭着眼睛都能背出来为止。我是你们的母后,我别的不求,就求你们能平安顺遂的过完这一生。你皇兄身为太子,肩负着天下,肩负着离国黎民百姓的期盼,他没有办法,他得征战沙场,他得出生入死,他得让天下贤士愿为他效命。

  但你不一样,你比你皇兄要幸运得多,只要不是国难临头,你只需好好守着你的封地,扬州的一半赋税就能保证不短你吃喝。到时候好好找个看得顺眼的姑娘,娶妻生子,成家立业,逢年过节的时候回来看看,母后也就能放心了。”

  他当时十分不以为然,甚至对于母后让他“凡事首先独善其身”的叮嘱很不满,因为他觉得母后这是瞧不起他的志向,更瞧不起他的能力。

  然而此时,当他真正面对着这样的危局时,沈长陵无措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安王府的故事又突然浮现在了脑海中,谋杀、灭门……这样的词忽然又出现在他的生活里,可往常时候这些词对于他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就像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而现在它们带来的压迫却是真真切切的摆在了他面前。

  当年安王爷手下有三千精兵,还有身为好友的知府杨乾元作为后盾。而如今的他,兵力不足一千,还已全数派出去调查此事,一时半会儿难以召集起来。不仅如此,他的对手除了江湖,还有成功在暗地里与楚家勾结十多年而不露馅的老狐狸李远,还有那个曹满,他们在扬州颇有威望和人脉,即使这次的曝光稍稍动摇了他们的根基,但沈长陵相信,要是现在他与知府发生冲突,民意还是会毫不犹豫的站在李远那边。

  这样的境况,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