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作者:Humpy      更新:2022-05-27 14:18      字数:1082
  一千零六十九两白银,只余五人的知府府衙,挤满灾民的扬州城,这是沈长陵目前拥有的全部。

  扬州半境遭涝,十几个城镇受灾,千亩良田被淹,数十人遇难,几百人失踪,近五万百姓流离失所。

  被称为“扬州血脉”的漕运因为水灾而中断。短时间里,未受灾地区的粮食和物资都无法往北运输到灾区。

  不过就算漕运没断,对于现在的扬州南部地区来说,为北方供应那么多粮食和物资也着实够呛。其缘由在于扬州的地势。

  与离国整体北高南低的地势不同,扬州北部为淮河中下游沿岸的冲积平原,而南部则是绵延起伏的丘陵地区。因而扬州境内的粮食主要产自北部,南部用粮有一部分来自种植,而更多的则是依靠南来北往的商旅。

  如今北来的粮路被断,南部一方面只能倚靠江南来的运粮,一方面还要接受北方流亡而来的灾民,粮草供不应求,现在城内的粮价已经出现上涨,这还是在沈长陵下令控制的情况下。听说周围的几个城镇里早就一两米换十两银了。

  米粮天价,百姓饥荒,屋舍破落,民怨沸腾。与此同时,北方的灾区爆发瘟疫,疫病正在随逃荒的灾民向南边蔓延。

  而现在,沈长陵只有一千零六十九两白银来处理这个烂摊子。

  朝廷的赈灾粮款同样因为洪涝不能走水道,只能绕道秦岭,等粮队抵达扬州城至少是十五日之后,押运官银的队伍则需更久。同样被拖延的还有朝廷指示江南知府调粮银援助扬州的文书,在没有收到文书的情况下,江南知府是断断不敢把米粮和银两运过两州地界的。

  为了节省时间,江南知府已经准备好了米粮和银两,运输的队伍整齐地驻扎在了三江的岸边,只等文书一到,物资就能马上过河。

  对于扬州的百姓来说,这讽刺的景象却让他们更加绝望,明明救命的米粮和银两只有一江之隔,却只能看着自己的亲友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但这并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四月十九日,洪水爆发后的第九天,灾民进扬州城后的第五天,沈长陵向百姓请罪的第四天,江南知府来信。

  三天前,扬州灾民深夜渡江偷取岸边放置的物资,被巡夜的守卫发现,以为是前来劫掠的盗匪。双方起了冲突,冲突中,前祁王爷顾安辙发现来偷盗的是灾民,在拉架中被人误伤,重伤的他在混乱中落入了三江,下落不明。其妻叶芸也在次日不知所踪。

  像是上天故意在讽刺他一样,得知悲讯的第二日,他终于收到了皇兄和顾晓的来信,他们听闻洪灾的消息,在信中向他打听顾家二老的情况。

  “顾叔,待我接管这里以后,一定不会让它蒙尘。不对,我会让它更加繁华。”

  沈长陵忽然想起当年在山顶他对顾叔说的话。

  可斯人已逝,眼前的扬州满目疮痍。

  沈长陵忽然想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