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冰释
作者:寒青梧      更新:2022-05-24 08:34      字数:4572
  说到这里,郑贤妃略顿了顿,轻笑说道:“倘若惠淑妃真想陪先帝而去,何用等到一年后?当初先帝病重之时,便该请旨殉葬了。”

  武照轻轻点头,若有所思道:“不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郑贤妃睨向武照,神色有些复杂。

  她扭头看向后身,确定宫人们并未靠近,才低低向武照道:“武昭仪与萧淑妃姐妹情深……看武昭仪此时的神色,莫非想要替惠淑妃报仇?”

  武照目光坚定,落在郑贤妃的脸上,道:“武照不敢欺瞒太妃娘娘。”

  郑贤妃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但她眸中的惊讶很快便被一抹释然取代,点头说道:“看你的神色,莫非心中已知道是何人所为?”

  “我听说,当初诊断惠妹妹阴郁成疾的御医,是韦太妃的人?”武照问道。

  郑太妃点头道:“不错。其实当初韦珪主动向皇上提出,让自己的御用御医去照看惠淑妃,哀家便觉得有些蹊跷。只是这些事情,若无真凭实据,哀家也不敢到处与人说来听。”

  武照颔首点头道:“太妃娘娘的意思,武照明白。”

  如此看来,那害死徐惠之人,果然是韦珪!

  韦珪……

  她一定会让她尝尝,什么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不知不觉,武照和郑太妃已经逛了大半个御花园。只见一个身材高瘦的中年宫婢,提着一个食盒,匆忙而行。

  武照眸光微闪,不禁向郑太妃道:“这个宫婢看着颇有几分眼熟。”

  郑太妃轻笑一声,道:“武昭仪真是贵人多忘事,那就是昔日燕德妃的贴身宫婢,单芳。”

  武照美眸微微一闪,喃喃说道:“原来是她。”

  说话间,只见单芳已踱步到不远处,行步上前向武照和郑太妃行了一礼。

  武照扬声问道:“单姑姑行色如此匆忙?”

  “奴婢奉太妃命,去御药房拿药,不敢有丝毫耽搁。”单芳柔声说道。

  武照柔声问道:“燕太妃身子好些了吗?”

  不待单芳开口,郑太妃便先抢先叹气道:“她那个身子骨,好一日歹一日的。当初先帝在世时,她因协理后宫,偶尔还出来走动。如今越发不出寝宫了。我之前偶尔还去找探望她,但见她总是有气无力,便也不想再多打扰了。”

  武照听了郑贤妃的话,沉思了片刻,道:“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去看看她吧。”

  郑太妃正合心意,忙点头微笑答应。

  于是两人随单芳一起,前往燕太妃的寝宫。

  自从李治登基,便将先帝的各妃嫔都集中在了兴庆宫。

  除了郑太妃依然住在新射殿之外,其他妃嫔皆分居兴庆宫各处。

  燕太妃因喜欢清静,便选住在兴庆宫最西边的一处庭院。

  绕着寝殿外的宫墙走着,只觉周围甚是冷清。武照心中不禁有些怅然……

  不知不觉已来到寝殿外,只见殿门紧闭。萧条冷清的四周,配着这阳光晒不到的一片天地,给人一种仿佛到了冷宫的错觉。

  回想曾经先皇在世时,燕太妃彼时身为德妃,虽然也是常年疾病缠身,但是何等的风光威风?

  如今竟然落得如此田地,武照不禁心中酸楚。

  郑太妃将武照眸中的那一抹伤心看在眼里,于是出声说道:“之前后宫一直是由皇后和萧淑妃掌管。也不知你究竟与萧淑妃有何恩怨,她竟因为燕太妃是你的表姐,便时常刁难,燕太妃宫里的用度自然也不比其他宫里……”

  武照眸中利光一闪,恨恨说道:“又是萧淑妃!”

  深吸了一口气,略调整了情绪,武照才又接着道:“只是燕太妃的心气如此高,现在叫她情何以堪?”

  “所以她索性如今就更加称病,躲在这里不见人了。”郑太妃轻叹着道。

  武照心里一阵难过。

  略调整了情绪,只见单芳这才上前轻轻推开房门,请武照和郑太妃进殿。

  武照迈步进去,由单芳领着穿过一座庭院,来到燕德妃的殿门外。

  隔着门窗,便听到里边传来燕德妃的轻咳声。

  单芳眸中掠过几分难过和焦虑,连忙扬声通传道:“太妃娘娘,武昭仪和郑太妃来了!”

  说罢,便摆手请武照和郑太妃进殿。

  武照踱进殿门,只见燕德妃兀自半躺在病榻上,似乎听到单芳的话,才勉强从后背靠着的枕头上坐立起身。

  只是她身子依然有些虚弱,一只手扶着床沿,便又咳嗽不止。

  旁边一个小宫婢看见,连忙上前替燕太妃捶着背心。

  武照和郑太妃这才上前,向燕太妃行一礼,便柔声劝道:“太妃娘娘还是快躺着吧。”

  燕太妃咳嗽了好半天,一张惨白的脸因咳嗽太过用力,而变得有些微红。

  她抬眸望着武照和郑太妃,虚弱的声音听起来有气无力,“恕哀家不能起身相陪了。你二人也不要拘礼,坐着说话吧。”

  武照和郑太妃皆异口同声地点头答应。

  此时,已有小宫婢们捧来圆木凳子,摆放在床边,武照和郑太妃一一告坐。

  单芳道:“昭仪娘娘、太妃娘娘,您二位陪我家娘娘说着话,奴婢去煎药了。”

  武照忙道:“快去吧,别耽搁。”

  单芳答应着,便告退了。

  燕太妃想不到如今还能再见到武照,更想不到再见面时,彼此会是这样的光景,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轻叹了一口气,道:“自从哀家搬到这里,倒是郑太妃常来看哀家。回想往昔,更觉如今的世态炎凉。”

  郑太妃闻言,不由得眸光微闪,转身向随行的宫婢们吩咐:“你们且都下去吧。”

  众人应声,便纷纷退下。

  武照会意,便向陶清吩咐:“你们也下去吧。”

  “是,娘娘。”陶清福身答应。

  随着房门阖上的声音,整个房间顿时一暗。

  郑太妃眉头轻蹙,道:“怎么房里也不多点一盏灯?”

  燕太妃轻轻摇头,不禁轻咳不已。

  武照和郑太妃相互对视一眼,旋即明白。

  武照不禁皱眉道:“好歹表姐你的位分摆在这儿,萧淑妃岂能如此苛刻了你?我回头就去告诉皇后,让皇后替你做主!”

  燕太妃连忙摆手,轻咳着道:“何必为了我,又去招惹一些不必要的人?”

  “不必要的人?除了萧淑妃之外,还有谁?”武照眸光微闪,问道。

  见燕太妃轻咳不语,武照不禁惆怅。

  只听郑太妃说道:“如今韦太妃和萧淑妃私交甚密,想来燕太妃说的应该就是她吧?”

  武照眸中划过一抹恍然,道:“以前韦贵妃时常给表姐你送些贵重的药材,如今表姐竟然连平日的用度都要减,也难怪表姐方才说出世态炎凉的话来。”

  郑太妃附和道:“可不是!想当初,哀家与燕太妃、韦太妃三足鼎立于后宫之时,哀家时常想要接近燕太妃,但总被燕太妃拒之千里。哀家想来,定是因为韦太妃的缘故。如今燕太妃可算知道,这世间人心的冷暖了吧?”

  燕太妃迟疑片刻,终究是目光直直地落在郑太妃的身上,神色有几分愧疚地道:“原是哀家疑心了你,如今想来惠淑妃的死,哀家才知道当初竟是哀家多心了。”

  郑太妃眸中闪过几分诧异,问道:“燕太妃这话何意?”

  燕太妃眸光微转,看向武照,又看了郑太妃一眼,喃喃说道:“当年哀家的孩儿不幸夭折,哀家早知乃是人为,只是一直未能查出凶手……”

  郑太妃恍然,接着燕太妃的话,激动地问道:“原来你一直认为我是当年害死你孩儿的凶手,所以,你一直对我敬而远之,就连当初韦太妃栽赃陷害武昭仪和皇上的奸计识破,你为了能够让韦太妃钳制我,也默许了先帝将我禁足,而未开口替我说一句好话?”

  郑太妃越说越气愤,越说越激动,最近竟然直接站了起来。

  武照忙起身安慰郑太妃道:“我想燕太妃并非断定是太妃所为,否则,这么久了,她从未向你下过手啊。你想听燕太妃解释嘛!”

  郑太妃听了武照的话,眸光微闪,于是看向郑太妃,道:“那好,我也很想听听,燕太妃究竟有何解释!”

  燕太妃轻咳了几声,轻轻点头,带着几分愧疚地道:“不错!哀家不得不承认,当初的确因为怀疑过你,而在先帝下令禁你足之时,没有替你说一句好话。”

  郑太妃闻言,更加怒不可遏,只听燕太妃继续说道:“不过正如武昭仪所言,哀家并非怀疑你一人,还有韦太妃。”

  燕太妃听到这里,眸光总算变得柔和了一些,只听燕德妃继续道:“当初给我安排的御医,是韦贵妃的亲信。如今惠淑妃的死,以及韦太妃现今对我的态度,倒让我清醒了几分。”

  燕太妃说罢,心中又是气恼又是愧疚,不由得越发咳嗽起来。

  武照连忙上前轻拍燕太妃的后背,柔声向郑太妃说道:“想来如今,燕太妃也为当初没有替郑太妃求情,和冷落了郑太妃的好意而后悔呢。更何况,燕太妃就是因为痛失儿子,才落下这个病根。那孩子就是燕太妃的命,她自然是要替儿子报仇雪恨才是。当初怀疑郑太妃虽然有错,但也情有可原不是吗?”

  郑太妃见燕太妃咳得浑身都在发抖,心中的气便消了一大半,隐隐有些怜悯之情,便不再作声指责燕太妃。

  只见燕太妃兀自咳个不停,武照心中好不焦虑。

  半晌咳止,武照摘下燕太妃捂在嘴边的手帕,竟是一滩鲜血!

  武照唬得连声大叫:“哎呀,不得了了!”

  郑太妃见到那一抹殷红,也顿时变了颜色。

  不待燕太妃抬起头来,武照连忙将手帕藏在背后。

  燕太妃有气无力地靠在枕头上,斜睨向武照,羸弱地说道:“不必藏着了,哀家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

  “胡说!”武照皱眉将她打断,连忙转身扬声向屋外喊道:“快去请御医来!”

  燕太妃摇头道:“不必了。那些御医都听了萧淑妃的吩咐,就算来了也只是走走过场,能开一些滋补的药就很多错了!”

  武照拧眉不语。

  此时陶清已闻声推门进来,鞠身恭敬向武照问道:“娘娘有什么吩咐?”

  武照看向陶清,冷声吩咐道:“你去请一直给我请脉的王太医来,一定要是王太医!”

  陶清明白武照强调的意思,于是点头,答应着去了。

  郑太妃这才悻悻地向燕太妃道:“想当初我刚进宫,只因心高气傲,宫里其他的妃嫔都不待见我。倒是你真心待我几分。我跟你在一起觉得自在,心里踏实,便时常来你寝宫与你为伴。反倒成了你怀疑我的理由了。”

  燕太妃愧疚不已,柔声说道:“原是我对不住你。”

  郑太妃摇头,道:“你倒也没有对不住我什么,只是对我略冷淡了一些罢了。但总好过某些人背地里整我。”

  燕太妃听了郑太妃这话,心里总算宽慰了一些。

  只听郑太妃继续道:“我那里倒是有多的蜡烛,还有一些人参,我命人一并给你送过来。”

  燕太妃听了郑太妃这话,不由得笑了。

  武照心中甚是欢喜,笑道:“正是这样才对呢!”

  话音刚落,忽听殿门外响起陶清的声音:“武昭仪,王太医到了。”

  “请进来。”武照扬声吩咐着,便见陶清领着王太医进殿。

  “下官参见燕太妃、郑太妃、武昭仪!”王太医请安道。

  “王太医不必多礼。”武照道,“方才燕太妃咳血,所以本宫请你给她瞧瞧。”

  “是!”王太医明白武照这话的意思,于是答应着,上前替燕太妃把脉。

  隔着一层薄如蝉翼的白色丝帕,王太医替燕德妃诊了诊脉,不禁浑身一颤,不由得惊叫一声:“哎呀。”

  在场其他三人闻言,无不跟着一起紧张起来,都诧异而恐惧地看着王太医。

  武照忍不住问道:“燕太妃的病情如何?”

  王太医被武照如此一问,这才回过神来,不由得眸光一转,连忙双膝跪地,磕头道:“下官……不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