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典州之围(3)
作者:般黑      更新:2022-05-18 15:40      字数:2781
  乱民从各地汹涌而来,而典州的父母官,一府知府都“逃难”去了,指望谁来守城?

  “公子,奴家看要么现在就逃,要么你给出个主意,若乱民进了城,恐怕是见东西就抢,少不得要伤害人命!”庆怡忧心看着许迎,指望他给拿个主意。

  许迎眨眨眼,这意思屁股还没坐热又要逃命?

  “典州乃州府之地,不是没城墙或矮城墙的县城,城门一关乱民不至于冲进来吧?”许迎想了想问道。

  和九忧心如焚道:“这可难讲,听闻典州南边的岚定府被乱民花费不到一天便破城而入,大小粮仓被洗劫一空,城里没来得及走的大户人家也被洗掠,伤了不少人命!其他县城情况大致相同。”

  其实这次自然灾害,受损失最大的是地主,而影响最小的恰恰夜也是他们,本身粮食贮藏多,不存粮的也有大把的银子,到哪也不担心安身立命,而那些贫苦百姓却要忍受颠沛流离之苦。

  许迎实在是不想疲于奔命了,随口道:“我看这样吧,我们搬出商馆,把衣服磨破然后涂点泥在脸上,全当自己是难民了,乱民见到自己人总不至于下毒手吧?”

  庆怡看他说的认真,说出的话却如此儿戏,“噗哧!”一声掩嘴轻笑。只顾得笑,半天不置可否。

  这时候正巧宁书走进厅堂,闻言不屑道:“呦,你许大先生这是要去当乱民造反?”

  许迎越来越发现宁书不顶着他说话她心里难受。看宁书一副心安理得的神情,自顾自的在椅子上坐下,就好像回到自家了一样。

  “宁姑娘,你进来所为何事?”庆怡面带笑意问道。

  “你们说你们的,我只是听说城外有乱民,来听听你们的主意。”宁书神色淡然。

  许迎心里透亮,宁书这是怕自己要带着人逃命而把她一个人扔在典州。她也算聪明,自己先过来听着,要跑一起跑,相比之下闲儿便没这么有心眼,那小丫头老早就蒙头去睡了,这几日也算把她累坏了。不过许迎要逃命肯定不会把她扔下。

  “如今天已黑,也说了四面都是乱民,一动不如一静,我们先留在典州,看看情况再说吧!”许迎实在是想去休息了。

  “也好,和九,你也去休息吧。这些天累着你了!”庆怡对和九倒也挺客气,和九嘿嘿傻笑两声,自己先去睡了。而许迎也告辞出来,刚到院里,就听见外面乱哄哄的声音。庆怡、宁书和刚要回房的和九听到声音也赶忙到了院子里看情况。

  “这么快乱民就进来了?”许迎有些木讷的盯着大门的方向,虽然大门紧闭外面什么都看不到。

  “和九,你出去看看!”庆怡拿出了女强人的本色,丝毫没心乱。指挥若定。

  和九领命赶紧往大门那边跑过去,没走几步,肖大叔,便是商馆留下的唯一的老管家急匆匆过来,喘口气道:“莫慌,不是乱民,而是周围城里的大户,被乱民给赶到典州来了。”

  “赶?”许迎有些琢磨不透这字眼。

  肖大叔解释道:“典州方圆几百里都是乱民,现在乱民口口相传,要活命进典州,说是典州的粮仓堆满粮食,而那些大户逃不出去,索性也往典州来了。”

  “也就是说乱民还没到?”宁书在一旁问。

  肖大叔点点头,急匆匆往里屋去了,说是把粮食藏起来。

  “一群怪人!”宁书抱怨一句,转身往客房那边去了。走到院门口的时候还不忘回过头看看,怕许迎耍诈先稳住自己然后马上商量着带人跑了。

  许迎现在只想着睡觉,没心思去算计她,虽然外面很乱,但好在乱民还没来,说什么也先睡一觉再说。

  第二日日上三竿许迎才睡醒,到了正厅,一行二十几个人都在,正商量着如何脱身。原来难民已经分批往典州这面过来。而当下典州最高长官,典州从九品守门校尉下令,关闭城门,不许难民进城。如此一来那些晚到的大户人家也进不了城,改而投入难民一方,正在城门外声讨,要求开城门开仓放粮。

  说道这里,坐在一旁的宁书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许迎,就好像那些大户人家的举动是许迎教出来的一样。

  结果是,那城门校尉在城墙上吼破了喉咙说城里没粮,下面的难民死活不相信,说什么也要进城看看。那城门校尉原本芝麻绿豆大的官,如今典州他说了算,早就没了主意,正在跟典州那这些守城门的老爷们商量到底开不开城门。

  “如此说来,有武器的乱民还没杀过来,刚过来的是小股的流民?”许迎问道。

  “如今难民人人手里有武器,便是削尖了的竹子,要是再不开城门,估计这些乱民会硬来了!”镖局的镖头杨城说道。

  许迎以前听说过“揭竿而起”,农民活不下去,可不真就有什么抄什么,只要能活命,人肉都能食。这哪里还是人人称颂的“尚明盛世”?何先生让他到这里来汇合,看来如今出了变故,除非东王的大军能杀过来,不然怕是真的要摸泥在脸上装难民了。

  “我们在这里商量也不是办法,还是去城门那边跟守城门的官差商量商量,他们毕竟说了算!”许迎道。

  诸人也觉得这等于没说的主意好,一行人赶紧出了商馆的门往城西门那边而去。整个典州还是一片死寂,路上一打听才知道,原本上万户的典州,如今城里连二百城民都未剩下,加上昨日进城的许迎一行还有典州周边进城的大户人家,总人数差不多是三百。

  到了城门,发现一个长官模样的,大约三十岁,很干练,却也有几分傻乎乎的憨厚,一脸横肉,正义正言辞道:“不成,这城门谈何也不能开!”

  而那些普通的城门卫兵跟他的立场正好相反,他们都认为应该让难民进城看看,毕竟都是百姓出身,他们不相信那些难民会伤害人命。

  许迎走在最前,上前直接站到那城门校尉的身旁,拍拍他肩膀道:“没错,我觉得这位仁兄说的没错,这城门说啥也不能开!”

  一旁的人,包括与许迎一同过来的闲儿、庆怡等人也不明白许迎为何会如此说,都好奇打量许迎。

  城门卫们纷纷道:“你小子何人,胡言乱语?”

  “我胡说?”许迎挺直腰板,这里面他个子最高,看上去很魁梧的样子,“我想诸位不走,是因为或多或少有点存粮,能在城里混些日子。难民进了城,还管你粮食够不够养活妻儿,进了你家门,第一件事便是把你的粮食抢走塞进自己的嘴里,外面难民多少张嘴可以上城楼上数数,你们那点粮食够塞他们牙缝的?我听说过灾荒的年景有易子而食的,你说他们会不会把你们的肉割去吃了?听说人肉是酸的,哪个想尝尝?”

  一席话,说的那些原本力挺难民进城的城门卫面面相觑。

  “可是……即便不开城门,他们或许也会冲进来!”有个城门卫还是一脸担忧,许迎的话点名了要害。

  “你也说是或许,要攻城,要么云梯架起,要么撞破城门。外面的乱民一无攀城墙所用的云梯,二来饿了多日,没多少力气撞城门,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总能等到他们撞累了自己走的那一天。”

  “对,对!小兄弟说的有道理,你说了算,我胡老六听你的。”城门校尉看到许迎的话已经让那些城门卫低头思索,说明很奏效,先表态道。

  一旁的宁书一脸不屑道:“不是等到难民退,而是挨到难民全都饿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