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不寻常的君臣关系
作者:丈量几寸心      更新:2022-05-10 23:33      字数:2327
  以实相告?该说到什么程度?

  是离家出走的公子?

  还是裴府的误会?

  全靠胡诌?可凭仇家人的势力,要想查出个真假来,还不是易如反掌?

  现在所有人都望着他,并没有给他多余的时间去思考,他只能强作微笑道:“其实说来也是一段趣事,当初岳某伤重难治,幸得清源茶楼收容,后来也是机缘天降,洛阳酷暑难当,恰巧岳某会制冰之法,就在茶楼做起了卖冰的买卖,凭着卖冰,结识了裴晋公,他得知我有心帮助天下读书人,便慷慨解囊,给了我许多助力。”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又正色道:“也正是因为裴晋公对我帮扶甚多,岳某才在洛阳立稳足。”

  裴度提携后进的名声享誉朝野,他这么说,想来应该能蒙混过去。

  仇从源吃惊道:“原来声名远传的洛阳清源茶楼背后的“藏冰大户”竟是子风!”

  仇从渭也笑道:“不想子风还有这等奇才,明年夏天咱们可就有福了!”

  倒是仇亢宗却一脸疑惑的道:“哦?不知子风为何生出帮助天下读书人的大志?”

  一般的人,都是独善其身,像岳风这样心怀他人的,他还少有见到。

  岳风正色道:“因岳某本是读书之人,曾经读到杜子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诗时,深有感触。后来有了钱,就想为天下读书人做些事,虽不能建千万间广厦,但是却也想“大建书店千万间,大飨天下寒士俱欢颜。”只是不知这个宏愿,今生有无机会实现。”

  仇子业又道:“你说得虽条条在情理之中。但我怎么听人传闻说你是裴晋公失散多年的五公子呢?”

  岳风早就料到他会这么问,当即笑道:“岳某一介草民百姓,怎敢高攀人家名门世族。倘若岳某有幸,来生投在晋公府中,才真是几世行善都求不来的!”

  在如今的这个世道,能与名门世家沾上点关系,那走在外面都可以说是脸上有光,更何况是四朝宰相的裴晋公的亲子。

  如果这个世上还有人放着裴府的公子不做,跑来自己闯荡的话。

  不是傻子,就是假的。

  而岳风正是想让别人都以为他是后者!

  仇子业闻言,不由得羞红了脸,低下了头,狠狠地在心里自骂:“我这嘴真蠢!这不是帮着他洗清嫌疑吗!”

  听到这里,仇士良忽然出声道:“你们一个个看看人家子风,老夫时常教导你们,要以家国天下为己任,读书要为己所用,为国所用!一天天的只知道声色犬马,不成气候!连个安身立命的根本都没有,从明天开始,家里没事做的子侄小辈,都到子风的育才书店去买书回来,多学多看!你们听到了吗!”

  众人闻言,顿时一脸诧异,都不禁将目光投向了没事找事的仇子业,狠狠地瞪着他!

  “这个仇子业,一天没事跟玉文争个什么劲,反而惹得我们跟着受罪!”

  “也不知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唉,早知道就听爹的话去神策军当个仓曹参军多好的!”

  ……

  他们虽然不是那么情愿,但却也无可奈何,只得点头行礼称“是!”

  然而岳风却猛然心惊,暗叹:“仇士良可真是个老狐狸,这么快就开始动手控制书店了!看来以后想要“将书店情报网”为我所用并不那么简单啊!”

  岳风的书店本来就是开门迎客,仇士良的说法让岳风完全没有理由拒绝,他也只好抱希望于这些人真是仇士良所说的“声色犬马之徒”了!

  仇士良又道:“时辰不早了,老夫也要去准备入宫了。玉文,你陪子风好好玩玩,到时记得送他回家。”

  仇贤正盼着和岳风独处,好好问问他到底和她祖父说了些什么,当即笑道:“祖父放心,孙女一定会照顾好子风兄的。”

  仇士良闻言,点头笑道:“从广、从源、从渭,咱们走吧。”

  仇从广、仇从源、仇从渭三人闻言,跟着仇士良匆匆离开。

  仇府就建在长乐坊,与大明宫只有一街之隔,主要是仇亢宗和其他一些仇府的人居住。

  仇士良平时都是居住在宫里的,只有闲暇和到了年节的时候,才到这里来住一住。

  不过这长乐坊虽然和大明宫只有一街之隔,但进入望仙门,过了下马桥,再一路穿过几道宫门,等来到当今皇帝时常居住的太和殿,却也要差不多半个多时辰才行。

  所以当仇士良赶到太和殿外的时候,宫里已经张灯结彩,以灯火来照亮黑夜了!

  一路急匆匆地赶来,仇士良却并没有急着进去,而是在大殿门口左侧停了下来,招呼门外的小太监过来问话。

  那小太监见状,迅速走过去,脸上堆满了微笑,小声行礼道:“小的拜见仇公公。”

  仇士良微笑的点了点头,问道:“‘大家’今日心情舒畅否?”

  小太监道:“‘大家’不知是遇到了什么事,从今日下朝回来到现在还没有笑过,此刻正在翻阅朝臣的奏疏,似乎并不高兴。”

  仇士良皱着眉头道:“竟会有这样的事情?你可知道是为了什么?”

  那小太监压低了声音道:“听说是因为任命郑注为太仆卿兼御史大夫一事,遭到了朝臣的反对,‘大家’因此颇为不喜。”

  仇士良一脸疑惑道:“这件事不是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吗?怎么现在还在提起?而且咱家记得当时郑注上表固辞之后,大家不是派遣中使赐郑注告身了吗?”

  那小太监道:“公公所言不差,只是听说这其中还有其他缘故,似乎是郑注没有接受大家赐予的告身,而且今日朝堂之上,御史言官对大家执意任命郑注为太仆卿依旧坚决不肯同意,争论得十分激烈!”

  仇士良沉思片刻,说道:“好,咱家知道了,你快站回去值守吧。”

  那小太监闻言,赶紧悄悄站了回去,神情严肃,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然而仇士良的内心却起了波澜,他忽然间注意到,当今皇帝对郑注的宠信,已经超越了普通君臣之间该有的关系。

  这让他猛然想起了当年顺宗皇帝对王叔文的那种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