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作者:以南以雅      更新:2022-05-07 13:14      字数:4622
  姜苓松了口气,后背湿透了,还好说的不是她不是她。

  姜苓蹲在地上用手不停抚胸口,这种感觉一点儿也不好,就像做贼一样。

  姜苓深吸一口气平复自己的心跳,轻轻挪动身子,挪了才两步,面前出现一墨黑长靴。

  姜苓面纱下的脸比哭还难看,这下要怎么解释,若是让人知道她堂堂公主翻墙溜出来,那她明年的明年都出不来了。

  秉持着敌不动我不动的原则,姜苓缩在灌木丛里一动不动,跟个石头一样假装自己不存在。

  青衣男子嘴角微抽,转身背对宫女道:“这位姑娘,外臣不可擅入宫苑,娘娘若是有什么事,大可找陛下商议。”

  青衣男子抬腿绕过灌木丛走向石滩另一边,宫女着急跟上,路过姜苓身边时都没注意到姜苓掉出来的衣角。

  两人走远后,姜苓当机立断起身从侧边悄悄摸摸的走过,青衣男子的声音再次传过来。

  好巧不巧,青衣男子也在长廊里。

  姜苓靠在柱子后面叹了口气,这条小路是通往昭阳殿的唯一一条路,青衣男子一刻不走她就一刻不能过去,时间长了,灵清宫那边很有可能会露馅。

  可现在若要她打道回府,那也太不值得了。

  姜苓一个大胆的想法从脑子里冒出来,为了能见太子一面,姜苓学着飞绕平时走路的模样从柱子后面出来。

  “大人。”

  青衣男子和粉衣宫女两相错愕,谁也没想到会突然冒出个宫女来。

  粉衣宫女顿了一秒朝姜苓厉声道:“哪来的宫女到处乱跑?”

  姜苓身上的公主气势当即就要出来,但在紧急时刻姜苓掩下怒气,拿出大宫女的气势来。

  “这里还在灵清宫的范围内吧?不知这位是哪个宫的姑姑,竟敢大胆带着外男来这月湖附近。”

  且不说青衣男子非宫中之人,就是这月湖附近的地方,姜苓都是不准人来的,所以今日她才挑了这条路出来。

  粉色宫女脸一僵,细细打量起姜苓,她很确认姜苓她并没有见过,可这一身装扮,显然是哪个贵人身边的大丫鬟。

  饶是粉衣宫女身后有靠山,此时也不敢太过放肆,毕竟宫里暗藏的贵人多了去了。

  “这位姐姐是?”粉衣宫女试探着开口。

  姜苓白了粉衣宫女一眼道:“谁是你姐姐?要想活命就赶紧离开,否则公主追究起来,你的主子可担不起。”

  苓曳公主脾气古怪,对人的态度全屏自己心情,读书不上心,常常被皇帝责罚禁足,可她还是宫里最得宠的公主,只要是她的,皇帝大都会给。

  没人敢惹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公主。

  粉衣宫女大惊,连连道:“姑姑莫怪,是奴婢带着刘大人走错了。”

  姜苓抬眸看向青衣男子,唇红齿白,像个白面小生,姜苓有些嫌弃,也不知她父皇怎么想的,会提拔一个像极了小白脸的男人。

  姜苓不耐的挥挥手,忽的发现两人狐疑的盯着她时,又清清嗓子道:“还不赶紧走。”

  粉衣女子看向青衣男子,碍于姜苓的存在,嗫嚅了半天不知怎么开口。

  看在方才青衣男子没有将她揪出来的份上,姜苓很好心的指路,“昭阳殿走那边。”

  青衣男子点头,走了两步折回来为难的看了姜苓和粉衣宫女一眼,“在下不认路。”

  粉衣宫女就要上前,青衣男子当即开口,“若是这位姑娘有空,不如替在下带带路吧。”

  姜苓顿住,要是同路她暴露了怎么办,可要是不同路,这位娘娘肯定不会死心的。

  姜苓点头,“我家公主要我前去祝贺,大人跟着我便可。”

  姜苓从粉衣宫女面前过去,青衣男子快两步跟上,仿佛后面有洪水猛兽一样。

  姜苓偏头看了一眼觉着有些好笑,这人看起来也没那么淡定嘛。

  绕过长廊,外面人多起来,姜苓站在僻路处朝青衣男子道:“外人看到我和大人在一起多有不便,大人自行找路吧。”

  不等青衣男子开口,姜苓提着裙子走了,青衣男子站在原地若有所思。

  噔噔噔——

  一阵木鱼声有节奏的响起,姜苓再次看向刘天文,几月不见,刘天文黑了些,倒不像白面小生了。

  刘天文侧身让开一条路,“微臣今日也要为平安福祈祷,公主可和臣一起。”

  飞绕拉住姜苓的袖子摇摇头,姜苓看了一眼飞绕,朝云生道:“本公主今晚住在这里了,云生大师要是闭关结束,还请遣人知会我一声。”

  云生颔首,身后小僧弥上前领着姜苓进去,刘天文被晾在一旁,连方才给他引路的小僧弥都跑到姜苓身边献殷勤去了。

  刘天文笑着摇摇头,朝云生大师道:“大师有事就不必派人送我了,路我知道。”

  云生笑笑,盯着刘天文和姜苓的背影摇摇头。

  有些事一见便是命中注定。

  当夜,相国寺传出一声尖叫,僧人个个扛着大棍冲出来,结果只是因为姜苓屋子角落的墙缝中藏了一窝毒蛇。

  监寺带着人站在门口看着窝在刘天文怀里的姜苓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监寺忍了半响开口道:“公主不如今晚去佛堂吧,刚入春禅房尚未挨个清理,万一其他禅房也有蛇,公主还是呆在佛堂安全些。”

  这种蛇早在入冬前就藏好了,不等春暖谁也找不到窝在哪里,只能说姜苓的运气不太好,但姜苓是公主,他们只能哄着求着。

  姜苓紧紧揪着刘天文的袖子,小时候她被蛇咬到一次,看到神色的绳子都会害怕,更别说整整一窝蛇了。

  姜苓现在吓得是腿也软了,脑子也僵了。

  刘天文脱着姜苓走了两步觉着不妥,干脆弯腰将姜苓打横抱起,众目睽睽之下,刘天文带着姜苓走向佛堂。

  不过为了尊重圣佛,刘天文在门口就将姜苓放下了。

  刘天文扶着姜苓胳膊,等着她缓好才讲话:“公主晚膳可吃了?”

  姜苓僵硬着摇头。

  刘天文朝身后看去,侍卫小跑着去厨房找饭,刘天文道:“相国寺不管是谁,来了这里都是自己打饭。”

  刘天文想着姜苓不知这个规矩,便下意识带着斋饭过去,刚一进门也着实被吓了一跳,手里的饭被姜苓打翻,也不知厨房还有吃食没。

  侍卫跑去看了一眼,又小跑着回来,“大人,只剩两个馒头了。”

  刘天文眉头微蹙,思索片刻拉着姜苓的胳膊,“跟我走。”

  姜苓晕晕乎乎的跟着刘天文,飞绕有些不愿,可没得办法只能提裙子跟着。

  原以为刘天文有别的企图,但当看到厨房门时,飞绕松了一口气,对刘天文的态度也好起来。

  “刘大人,奴婢来做吧。”

  刘天文再怎么样也是四品大官,让他做饭于理不合,传出去于姜苓的名声也不好。

  刘天文自是明白飞绕的意思,找了个地方安顿姜苓坐下,自己退开几步坐到对面。

  距离不远不近刚刚好。

  锅铲碰撞声在厨房里响起,阵阵饭香安抚姜苓不安的心,足足过了一柱香时间姜苓才缓过来。

  “刘大人。”

  姜苓的声音还有些无力,刘天文适时递上一杯水。

  “公主受惊了。”

  姜苓摇摇头,仰头喝下一大口,于外人面前她已经失礼了,想起刚才和刘天文肢体接触,姜苓脸有些发烫。

  姜苓小心翼翼的抬眸打量刘天文,眉毛茂密有型,眼睛是长长带点圆的,鼻子高挺嘴巴也好看。

  姜苓觉得如果父皇和她和这位年轻有为的侍郎赐婚也不是不行的。

  刘天文不知姜苓内心的想法,只以为姜苓是怕今日的事传出去,当即起身一礼道:“公主放心,此事不会外传。”

  姜苓一愣,她方才那小心翼翼偷看刘天文的样子在他眼里成担心了?

  姜苓不知该笑还是该哭,这话她想不出该怎么接。

  灶台后,飞绕将菜盛到碗里,端到桌子旁和姜苓交换了个眼神,飞绕从小侍奉姜苓,姜苓的眼神她再清楚不过了。

  飞绕朝刘天文盈盈一礼客气道:“刘大人的品行我们公主是再信任不过的,公主只是听闻大人门上有媒人往来,怕今日之事误了大人的姻缘。”

  刘天文摇头,一脸认真道:“公主放心,媒人臣早就赶走了的,只要不会污了公主清誉,臣都可以。”

  姜苓再次无话可接,明示暗示刘天文好像都听不懂。

  飞绕看着姜苓眼角弯了一下,难怪公主会对刘天文感兴趣,这样的性子确实能激起姜苓的兴致。

  飞绕换了个表达方式,隐晦的说法刘天文听不懂,便稍微直接了些,“那刘大人可有心仪的女子?”

  刘天文略微错愕,这种事拿到明面上来说,让他一个男子都有些害羞。

  刘天文不知怎的,目光忽的落到姜苓面上,姜苓正紧紧盯着他,四目相对,刘天文看到姜苓眼睛有清光,碧波荡漾,勾人心扉。

  很像之前面纱上的那双眸子。

  刘天文蓦然懂了飞绕的意思,自己也红了脸。

  “公,公主……”

  刘天文很是尴尬,想让姜苓不要看着她了,但飞绕以为刘天文讲的心上人是姜苓。

  飞绕捂嘴笑到:“原来刘大人心仪我们公主,难怪今日出现的那么及时。”

  刘天文嘴张了几下不知道该说什么。

  好像是有点……

  后来姜苓陪着刘天文在佛堂里跪了一夜,公主娇嫩之躯,第二日姜苓腿就肿了个大包。

  “阿嚏——”

  伴随着的是姜苓风寒了。

  飞绕拿来面纱戴在姜苓面上,刘天文来送药时,看到姜苓的样子愣了一下。

  是她……

  刘天文隐隐有些激动,他之前托人在灵清宫打听好久都没有找到那日替他解围的小宫女,竟没想到会是姜苓本人。

  但姜苓望着刘天文的表情,刘天文觉得姜苓八成已经忘了那日的事了。

  他有些失望,但也很是激动。

  春末夏初时皇帝提拔刘天文为兵部尚书,同时嘉贵妃请求皇帝将二公主许配给刘天文。

  灵清宫姜苓知道这个消息时摔烂了一个花瓶,价值四百两的珍品。

  当夜姜苓闯灵清宫的宫门,接到皇帝死命的侍卫们寸步不让,推搡之间姜苓撞上侍卫手上的剑,血流了一地。

  皇帝踏着月色匆匆赶来,姜苓手腕划了个大口子,太医说大约以后是要留疤的。

  皇帝大怒,将守门的侍卫杖责五十后扔到皇陵去。

  姜苓拉住皇帝的袖子祈求道:“父皇,不要将二姐姐许给刘大人。”

  皇帝盯着姜苓,骄傲如姜苓,后觉如姜苓,明明很多人和事她都会忘记,可唯独记住刘天文这个不曾见过几面的人。

  皇帝知道姜苓陷进去了,每日侍卫送过来的宣纸上写着的都是刘天文的名字。

  为了记住一个人,姜苓真的很努力。

  可皇帝说:“我不会让你嫁给他的。”

  姜苓哭了,捏着皇帝的袖子道:“为什么?”

  皇帝伸手擦掉姜苓脸上的泪珠,眼里的心疼是遮掩不住的,“我最宝贝的女儿怎么能嫁给他。”

  姜苓摇头,她听不懂皇帝的话,她记得她要嫁给刘天文的。

  第二日皇帝让夫子住到灵清宫里,只要姜苓闲着,他就会让姜苓看书,天南海北就是没有刘天文这个人。

  最终,皇帝赐婚二公主和刘天文。

  夏至时江南连绵大雨,各地水患不消,朝中无一人愿自请下江南赈灾。

  皇帝指了刘天文,当时他的婚期还没到。

  刘天文领旨,带着粮食和兵将朝向江南,原以为半月就可以解决的,忽的运河决堤,江南百里尽成了汪洋大海。

  刘天文深一脚浅一脚扒着门框从屋子里爬出来,差一点他也就在睡梦里被淹死了。

  刘天文吐出一口水,难怪没人愿意来江南赈灾,这堤坝修的时候估计就有问题吧。

  刘天文来不及写信给皇帝,当即调动江南所有壮丁,连夜修补堤坝。

  正当刘天文埋头指挥修缮时,皇帝赐婚姜苓的消息带着军粮从天而降,刘天文当时只觉得水很冷很冷,以至于他满腔热情都被浇灭了。

  怎么可以言而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