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双面人
作者:三院老哥      更新:2022-04-29 11:40      字数:3222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寒冷的西风携带着海浪一次次冲击着小船。

  “老爷,要喝点热水吗?”

  “……”

  躺在船舱里的胡逸根本没力气回答。

  去蓬莱路上就吐的稀里哗啦,上岸后都没敢多吃东西,回程还是吐了三次。要了命了。

  做为陕北人,胡逸以前却不认为自己是旱鸭子,因为他没少在河里扑腾。今天见识了大海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

  其实超高价雇来的渔船一直沿着海岸线走,就这胡逸都不敢站在甲板上。

  一望无际的海洋给他带来深深的恐惧,再加上晕船,胡逸发誓再也不会上第二次船了。

  他情愿去单挑老虎豹子野猪都不想再坐船出海。

  “老爷,后面那艘兵船还在。”

  “……”

  在就在吧,人家叛军愿意护送一程挺好。胡逸痛苦的不愿意多想其他。

  “老爷,估摸再有十几里就是桑岛了,那里有官军驻防。”

  “……”

  是离的不远,要不要提醒下护送的兵船?胡逸转头心想,人家比自己清楚形势,别瞎操心了。

  “老爷,这回风向不对,天黑之前肯定回不去。您老看要不要靠岸歇一晚。”

  胡逸挣扎着一抬手,“靠靠靠,赶紧靠岸。”

  他爸的怎么早没想到。

  只要过了明军防线,走陆路既舒适又稳妥,买匹马骑上速度还快。

  王二小提醒了句,“就是怕岸上有官军。”

  胡逸有气无力道:“老爷我是正经良民,不怕的。赶紧靠岸。”

  王二小也不多言,出舱就去找爹和大哥传令。

  就在这时,“咚”的一声巨响。

  胡逸一个激灵爬了起来。这声音太熟了,有人打炮了。

  没等他站稳,王二小屁滚尿流钻进来大喊,“老爷,后面兵船放炮了。”

  “啊?他在打官军的船?”胡逸扶着船舱就要往外走。

  “不是不是,打的是我们。”王二小都要急哭了。

  “慌什么?怂货,五十两银子是好挣的?”

  胡逸说完刚挪动到舱门口,又是一声炮响传来。

  少顷一个大水花在十丈外溅起。

  这准头差远了。叛军的船离着一里地呢,还是在船上开炮,能打准才怪。

  胡逸想不通对方为什么会突然开炮。他明明跟孔有德谈笑风生。

  再说就算跟大顺谈不拢,在水城弄死胡逸毫无难度,没必要在海上偷袭。

  若说那艘船是临时起意也不大对。王参将根本没法跟水城那边联系,没有得到命令就敢擅自弄死大顺信使?

  这是玩儿的哪一出?

  这时船老大已经下了帆,带着两个儿子拼命划船往岸边靠拢。

  海岸近在眼前,这点距离要是在陆地,胡逸跑完都不带大喘气,可驾船就慢了,就像是陆上的望山跑死马一样。

  胡逸瞎琢磨的工夫,又传来炮声。第三发炮弹更离谱,光听到响声没看到落地,不知道打哪去了。

  王子登本来打算拉进距离后直接登船砍死胡逸,没想到小船跑得还挺快,一时间居然追不上。

  眼看天要黑了,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王子登只能下令开炮。

  他跟胡逸当然没私仇,也不是孔有德等人下的令。

  王子登早年是辽镇小军官,后投鞑。

  天启三年三月,炼铁之石城地方备御王子登,因追赶叛逃之人至二百里,擒献毛文龙遣来离间之人,故升为游击。

  六月,有人告发已升了参将的王子登,说他接受彼方汉人策反的札书。

  努尔哈赤审查过后说是假的。理由有好几条,比如王子登四月份才升参将,你一月份写的信上怎么就称呼参将了?

  “王子登与明帝结怨,效忠于诸申之汗,敌明朝必不悦而欲杀之,故受此诬陷之言。尔王景隆为何诬谤之?”

  但是,王子登和毛文龙有联络是真的。

  崇祯元年,王子登奉命前往皮岛诈降,之后一直留在东江镇当卧底。

  “……李永芳、杨于渭、王子登、刘爱塔四人,见辽民归者日众,遣使请降,乞免死金牌、袍段等项,毛将军一一给之。去后,登镇沈有容闻风差巨舰四十艘迎降。机泄,为奴所伺,随将李永芳等撤回老寨。四人中,惟刘爱塔实心归降,阴受节制。”

  其中李永芳原为明朝抚顺千户所备御官,当时努尔哈赤在他眼里只是个部落蛮子。

  可短短五年后,李永芳投鞑了,并娶了努尔哈赤孙女为妻。抚顺是努尔哈赤打下的第一座明朝边城,李永芳则是第一个投降的明朝边将。

  李永芳之后策反了不少明将,还曾经劝说过张道睿他爹投降,只是没成。

  那家伙还把待在大明皇帝眼皮底下的女婿策反了,潜伏了九年。被抓获后天启皇帝专门下旨:将奸细“凌迟处死,首级号令各边。”

  大明这边也在一直努力策反李永芳,比如王化贞、毛文龙等。一度还产生了些影响,李永芳有些动摇。

  如果李永芳只是个普通明将,估计早被努尔哈赤砍了,但无奈,那家伙是第一个投靠老奴的活招牌,还是女婿,实在不好下手。

  “倘予治罪,恐为他人耻笑于我,亦耻笑于尔。故不予治罪,默然处之,然我心怨恨,乃示此由衷之言也。”

  努尔哈赤真是有打落牙齿和泪吞的感觉!

  不过李永芳马上要病死了,李自成不用多关注。有意思的是他大儿子身在鞑营心在汉,并且做的事情更多。

  崇祯九年,当后金发兵进攻大凌河、宁远时,李延庚乃“遣心腹家丁往作奸细”,向明朝及时通报信息。后事泄被害,杀身成仁。

  李永芳其他儿子倒是一心给鞑子卖力干活,后来官做的都不小,有个儿子的闺女还是康熙妃子。

  除了李永芳,与毛文龙联系的还有杨于渭、王子登、刘爱塔三人。

  杨于渭在“萨尔浒之战”后投鞑,暂时不提了;王子登也不多说了。

  刘爱塔原名刘兴祚,早在万历三十三年就因故投鞑了,后来凭本事爬了起来,还成了努尔哈赤的女婿。他有五个亲兄弟。

  你那年袁可立创设了东江镇,一定意义上也提拔了毛文龙,接下来又准备策反给后金卖命十八年的刘兴祚。

  可惜毛文龙恩将仇报,再加上种种原因之下袁可立辞职不干了。

  但是,袁可立应该是对毛文龙忘恩负义的行为耿耿于怀的,以至于死后还在墓志铭上刻下了整个事件过程,至死不能释怀。

  当然,老袁现在还没死,王铎也没给他写碑呢。

  崇祯元年,毛文龙上疏报功,称自己与后金在镇江(今丹东)激战,与阵上招降刘家兄弟。

  其实是吹逼,是人家刘兴祚通过装死自己跑出来的。

  后来毛文龙被砍也有刘兴祚兄弟推波助澜的因素在内,接着“己巳之变”中袁崇焕被抓,随即刘兴祚做为明军在“遵永之战”阵亡。

  朝廷以为刘兴祚又玩假死套路重新投鞑,根本不承认他阵亡,留在皮岛的他弟刘兴治非常不满。

  再加上又听传言说朝廷要处理刘家兄弟,于是他们先在皮岛反了。

  这次事件稀里糊涂平定后马上又迎来了东江镇的第二次内讧。最后刘兴治及其两个兄弟死于乱军之中。

  然后就是黄龙接管皮岛,将刘兴治等人的首级献给明廷,传首九边。

  关于此事前因后果,大明、后金、高丽三方众说纷纭——

  明朝方面称这是刘兴治兄弟及诸将之间自相残杀的内乱;高丽方面称刘兴治勾结女真降兵(夷丁),欲裹挟岛众投奔后金,被张焘、沈世魁等人杀死;后金方面则称刘兴治接到明朝密令,要杀尽岛中女真降兵,反被女真降兵所杀。

  刘兴治死的稀里糊涂,里外不是人。由此也可见东江镇局面之混乱。

  同时还说明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不管是东江镇还是辽军里的一部分明军将领,以及鞑子内部的一些人,他们一直在左右摇摆不定。

  即便是刘兴祚在跟鞑子交战中阵亡,而且还被皇太极碎尸万段泄愤,但奇怪的是之前毛文龙刚死时他就给鞑子写了封情真意切的降书,还要当内应。

  总之,在明末,那些墙头草们两面下注很正常。当然也可以说是反间计和反反间计,很难说清楚了。

  如果说礼送大顺信使的王子登之前有可能是双面人,那么当他下令向胡逸开炮时,必然是铁了心要投鞑。

  所以他不能让叛军转而投顺,要搞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