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对方啥阵型啊
作者:三院老哥      更新:2022-04-29 11:36      字数:3534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一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啊!秋天来了!

  九月二十日,李自成率领大军到达润城。

  他还没来得及下马,一群士绅跑来哭诉。

  “求大顺军为小的做主啊,呜呜呜……”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大统领,大顺军没在阳城设税务局啊,小老儿报效无门呐!”

  “……”李自成无语。

  居然有这么无耻的人,润城离你才几步路?

  “大统领,现下阳城外面还有一股匪徒,望早发天兵,澄清宇内。”

  正是秋收时刻,继续被祸害下去今年就彻底玩完了。

  “……”一分钱不掏,光让人干活?

  哪有那么容易。

  李自成找来李过一打听,阳城外的“匪徒”是高汝利、刘忠。二人都曾是李自成的老长官、不沾泥张存猛部下,跟李自成也算熟。

  他们刚从河南跑回来,那边也不好混。

  之前大顺军在黄河北岸大肆敲诈一通,吸引了不少河南兵过去。比如毛葫芦兵。

  高汝利、刘忠见形势不好,又翻山跑回阳城。

  这两人的军纪马马虎虎也还行,李自成派人传信,让他们给个面子再稍微约束下。

  没空管太多,大统领要对战官军了。

  “对方啥阵型啊?”

  “山西阳和兵备道马士英已至端氏镇,贾团长没让他们进城,只送了些钱粮。白旺也守在镇里。”

  “明军还在端氏镇?这帮家伙太磨蹭了,咱去登门拜访!”

  张宗衡不能再磨蹭了。泽州陷落,消息传到京城,崇祯皇帝震怒,严旨让他速剿。

  崇祯大概还没收到李自成建立大顺国的消息,到时不知会做何感想。枪,马上就要打出头鸟了。

  对了,山西巡抚宋统殷彻底玩完,上命许鼎臣接任。

  老许原为光禄寺少卿,这职位约莫相当于钓鱼抬果宾馆管理处服务科副科长(负责国宴的采买、烹饪、服务)、外啥部礼宾司接待处副处长(负责联系举办宴会)、人抿不小会堂管理局餐饮中心副主任……

  许鼎臣从没当过地方官,崇祯为啥觉得他能胜任山西巡抚一职?还是在流寇猖獗的形势下?

  反观人家宋统殷可是一步一个脚印升上来的,当年做知府时还打过白莲教。而且老宋在山西干的还行——

  “……驻汾州督战,杀贼甚众。复有短毛贼攻交城急,统殷救之,贼解围走。劾罪帅尤某,以金赂当路,欲饰败以为功……疏上,请赈不得,请蠲征又不得,又请察被兵州县量蠲,又请留赎谷赈饥,皆不报……”

  可怜的老宋,有心无力啊。

  不管了,反正他被踢下去对大顺军有利。

  李自成拔营启程,在屯城附近遇到了官军前锋马士英。

  马士英是爽爽的贵阳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天启时迁郎中,历知严州、河南、大同三府。(河南府可以近似理解成河南省的洛阳市)

  原历史线他将来会成为南明弘光朝首辅,然后被清军俘杀。《明史》将其与温体仁、周延儒、阮大铖等一起列入奸臣传。

  马、阮两人多少有点被冤枉。明末之正史、野史,十九出自东林之手,多以一己之恩怨而肆意增损。甚至无中生有,于对立方及中间人士乃至一些党内异己者的记叙,殊难取信。

  他们当然说不得是好官,贪污受贿、任人唯亲等等行为绝不少,但,比某些东林人的节操还是高上那么一些。贪的也没那帮人多。

  人家“……家内金山银穴……将三大宅围住,打开内室,搜抢金银财宝,扛负绫罗缎疋,鸣金吶喊,分旗捱队而肆掠焉。沉香犀玉,狼藉满途;牙珀珍珠,多余散路:数千人搬运三昼夜不停……”

  “惟见满地皆沉香速香、玉簪玉杯、牙著京墨等物。大堆皆员领农服之类,系所弃之物而不取者也。后楼之下,石青、石録、朱砂、雄黄、珈南、色玉之类,又彼不识而顷之满地者也。

  总之,一家内遭数千人乱抢,百号船装载,三昼夜不停,余剩者还有论换之货,其富可知矣。”

  一场辛苦为谁忙,他给乱兵当银行。

  且说,马士英带着一千多阳和(阳高)边军前来剿贼,他第一次见识到大顺军。

  “这股流贼不一般呐!”小马有些不淡定。

  “一万对一千,优势在我!”李自成胸有成竹。

  不过,屯城一带是自家地盘,工商业繁华之处,可不能打烂了。又要防止溃兵祸害地方,所以,能不打尽量不打。

  写一封书信讲和吧!

  “马道爷,这地方穷不拉几,你军粮不好筹措,还请移驾潞安。大顺军奉送五百两银子、一百石粮。慢走不送。”

  “短毛还挺大方!若我剿灭你,岂不是能得到五千两银,一千石粮?首级也能砍三千颗!”

  “给脸不要脸!知道老子是短毛还敢嚣张?你这战前情报做的不行啊!”李自成把来信扔在一边。

  十八位91大佬缓缓行至阵前。

  马士英大惊:“日妈你不要黑我勒,肋吧骨要遭打断噢。打求不过,撤退!”

  东面有河,西面有山,站在中间想躲开炮弹挺难。认输还能留条活路。

  小马正要跑,又回过神了,“等一哈!既然你识相,五百两银子、一百石粮拿来,我不为难你。”

  “你他娘的真是个人才!”李自成佩服。

  钱粮送过去,马士英一步三回头,小心翼翼的慢慢退走。

  一退就到了端氏镇坪上村。

  ……

  之前贾富贵可以拒绝马士英入城,可是遇到张宗衡就挡不住了。

  张总督在半路得信,报说“流贼”实力雄厚,他立马加速赶到端氏镇。

  你若不让入城我就开打,剿灭“土匪”。

  不让官军进城算是普遍操作,大明各县都差不多。因为那帮人的军纪实在靠不住,县官们信不过。

  一般情况都是从城墙上往下放些钱粮,官军拿了补给也就不计较了。

  可这回张宗衡强行要进城。

  因为有大顺军护持,以及有挂名团练的赤卫队防守,端氏镇仍然是低矮的土墙,并没有翻修。土炮也只十来门。

  贾富贵感觉顶不住,跟白旺一商量,开了城门。为防不测,小白率哨部躲进地道。

  张宗衡坐镇城里,外面六七千兵在沁河两岸严阵以待。

  坪上村前正要开挖壕沟,民夫们一看大顺军到了,咋呼一声顿做鸟兽散。

  沟后面是车营,车上装着火炮,炮后面是火铳队。

  “准备的倒是挺充分啊!”

  李自成听完汇报,先让大军扎营,吃了晚饭再说。

  天色渐晚,双方都没大动作。

  大统领正好抽空跟部下谈谈心。每逢大事有静气,这才是合格领秀。

  “吹拉弹唱都会?”

  “会一些。大统领,奴家给您唱个《月满西楼》吧?”

  “好好好!”

  柳如是抱着琵琶弹唱——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

  一曲歌罢。

  “啪啪啪啪啪啪……”

  李自成鼓掌,“好!在哪学的?”

  柳如是飞个媚眼,“回老爷,奴在南京紫明楼学了半年。”

  李自成嘿嘿一笑,“曲艺一道我也颇有研究。这样,叔叔教你吹……”

  “大统领,都收拾妥当了。”高桂英操着大嗓门进来了。

  “……”煞风景,李自成不满。

  柳如是跟高总管请个安,退到一边候着。

  李自成开口道:“冯起龙那边也利索了?李满天呢?再去核对一下,仔细点,别落下什么?”

  高桂英回:“已经整好队了,随时可以出发。”

  “……”这婆娘不识眼色啊。

  李自成无奈,点点头,“行,那就出发,路上当心点。去屯城扎营,别多走夜路。”

  高桂英招呼柳如是一声,两人一起离开。

  李自成抓紧时间多瞅了两眼背影。

  娃儿,叔叔等你长大!

  对明末历史稍微熟悉些,大概都会知道有个柳如是。

  她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钱谦益。全靠老汉衬托的好。

  关于他俩后来的故事,鲁树人先生有一段话挺合适——

  “练了多年的军人,一声鼓响,突然都变了无抵抗主义者。于是远路的文人学士,便大谈什么‘乞丐杀敌’、‘屠夫成仁’、‘奇女子救国’一流的传奇式古典。想一声锣响,出于意料之外的人物来‘为国增光’。

  而同时,画报上也就出现了这些传奇的插画。但还没有提起剑仙的一道白光,总算还是切实的。

  但愿不要误解。我并不是说‘女士’们都得在绣房里关起来。我不过说,雄兵解甲而密斯托枪,是富于戏剧性的而已。”

  更往前还有——“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可见这是某类人的传统艺能了。

  其实也挺好,不然李自成要杀多少人才能定鼎天下?要浪费多少年的宝贵时间?

  因此,钱谦益之辈是有功劳的,他能投鞑子应该也能投短毛?

  感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