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章 天津风云(感谢家里窝囊家外雄、大明总督打赏!)
作者:梦吴越      更新:2022-04-25 04:57      字数:3749
  有了康应乾送的银子,六部的办事人员都很积极,只用两天便将皇帝赏赐的物资全部凑齐。

  当然,稍稍打了折扣。

  最后发到开原军手中的有:火药五千斤,步弓五百把,长枪镋钯三千把,粮食三千石。

  换句话说,送礼花费的将近两万银子,最后就换到这些东西。

  兵部尚书黄克缵收了刘招孙两千两银子,见六部同僚如此坑害这位年轻总兵,便觉良心有亏。于是,他让人带刘总兵去神机营淘些宝贝,算是对开原的补偿。

  兵部主事收了两百两银子,建议刘招孙带些火铳回去,他去神机营查看了下,火铳都长满霉点,铳管锈迹斑斑,于是谢绝了这位京官的好意。

  这种火铳用起来极易炸膛,有了上次浑江之战的教训,刘招孙暗暗决定,以后还是自己打造这些火器。

  康应乾被六部官员们摆了一道,心里很不爽。

  他撺掇刘招孙去六部要物资,从户部要到刑部,一个衙门都不能放过。

  “这群畜牲,收了银子不办事,坏了官场规矩,大明还有天理吗?”

  然而除了户部,兵部,其他衙门没啥东西给自己送。

  礼部就不说了,至于工部,难不成让人家送个限量版故宫模型?

  不过银子既已送出去,就当混个脸熟,以后大家也好见面,凡事还要从长计议。

  康应乾切实不依不饶,骂刘招孙太傻,白白花了这么多两银子。

  刘招孙建议老康去刑部衙门要几副镣铐,或者搬几本《大明律》回来。

  刑部现在能给他们的,只有这些了。

  “康大人,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开原军还不够强,才会被人玩弄于掌骨之中,等本官平定辽东,拥兵十万,再回到京师时……”

  康应乾惊讶望向刘招孙,被这王霸之气折服。

  ~~~~

  万历四十七年五月初一,京师广渠门。

  三十六辆马车从左安门缓缓驶过。

  刘招孙策马走在最前面,狂热的京师百姓将粮食菜蔬布匹扔到车上,表达对宣武将军的不舍,。

  几个蒙古女人甚至朝马车上扔银子和首饰。

  “人心可用啊!”

  康应乾眯缝着眼睛偷瞄楼上几个性情豪放的蒙古少女。

  黝黑瘦削的袁崇焕也是格外兴奋,他从马车窗户探出脑袋,向热情洋溢的蒙古少女表达谢意。

  刚伸出脑袋,就遭几片烂菜叶子攻击。

  半个时辰后,众人终于出城。

  刘招孙回望繁花似锦的京师,心中无限感慨,最终毅然策马往东行去。

  身后是长长的马车队伍,中军卫队紧随其后,后面还有两百四十名战兵。

  这趟来京师宣捷献俘,收益远超预期,可说是满载而归。不仅得了几十万两银子,还和内阁六部三法司的官员们搭上了关系,情报局在京师安插了几个眼线·····

  未来可期。

  出了京师,刘招孙让康应乾和袁崇焕骑马先行,赶往天津采买粮食。

  十名战兵护送辽东巡按和兵备道消失在官道上。

  距离京师渐远,道路泥泞不堪,两边的行人变得稀疏。

  偶尔能碰到几个挑担菜农,见到明军,都像见了鬼似得远远躲开。

  只有那些衣衫褴褛的流民,也不怕战兵,翻着白眼,像恶鬼似得望向车上的粮食布匹。

  刘招孙知道这些人都杀过人,这种恶毒眼神,只有堕入地狱的人才有。

  他在左安门见过一个阉人,那人被兵马司打断了双腿,瘫坐在护城河边,也是这样望着过往路人。

  这些流民大都是附近破产农民,被豪强劣绅逼下了地狱,从人变成了鬼。

  大明,就是地狱吗?

  金虞姬张弓搭箭,瞄准一个跃跃欲试的流民,刘招孙伸手拦住:

  “此地距京师不远,天子脚下,不要杀人,”

  可是天子脚下流民却在杀人。

  过了顺天府,路旁流民越来越多,更加危险,很多强壮者,三五个人凑成一伙,光天化日下打劫那些落单的行人。

  刘招孙在马上冷冷望向那些流民,他手执骑枪,目光锐利,流民都被他震慑住,自觉的离这个杀神远一些。

  刘招孙令战兵加强戒备,五十名战兵手持长枪,驱散流民。

  特勤队放出了五名夜不收,在周围五里进行哨探。

  宋应星踩着泥泞的土路,在官道上艰难前行。

  他不会骑马,也不愿坐马车,所以落在了队伍后面。

  刘招孙怕这书生被流民掠去,派了两名战兵贴身保护他。

  宋应星现在的身份,是开原安乐州知州。

  永乐六年(1408年),明廷在开原设立安乐、自在州。

  大明在开原地区,控制力极为有限,这两个州其实都只是设置在开原城内。

  说白了,两个州都没有实际的控制区域,出了开原城,都是女真和蒙古地盘,想要管人家,也要问问人家同不同意。

  蒙古和女真显然不同意。

  成化年间,自在州迁到辽阳,安乐州也成了虚壳。

  刘招孙一路观察,发现宋应星宅心仁厚,注重实践,固执不知变通,颇有些王阳明的影子。

  此人和康应乾那样的政治老油条完全是两个极端。

  让宋应星来担任这个安乐州知州,也是经过一番思虑的。

  明代知州品级为从五品,对宋应星来说,这样的任命算是破格提拔。

  须知,像袁崇焕、马士英、邵捷春、孙传庭这样的三甲进士,仕途起点只是偏远地区县令。

  明代科举昌盛,有些进士候补多年,最后连个县令都当不了。

  安乐州知州连办公衙门都没有,挂在参将府名下,完全是个闲差。

  宋应星便可抽出时间来从事他的科学研究。

  宋应星临行前告别兄长,叮嘱兄长好好照顾母亲。

  队伍继续往东,一路无话,第二日下午便到了天津卫张家湾。

  康应乾马士英他们早早等在张家湾码头。

  见到刘招孙率兵赶来,康应乾长长出了口气。

  刘招孙翻身下马,码头上堆积着密密麻麻的麻袋,麻袋里装着粮食。

  周围聚集着黑压压的纤夫难民,十几个青皮在人群外起哄。

  康应乾带来的十个战兵,用长枪组成个圆阵,坚定的守在粮食四周。

  “宣武将军可算来了,再不来,老夫也要拎刀子上去砍人了!”

  康应乾接过刘招孙递过来的椰瓢,咕嘟嘟喝了口。

  “狗日的天津卫指挥同知,说派水营兵来帮咱买粮食,买好了粮食,兵毛都没一个,倒来了这群青皮。”

  他们昨日抵达天津卫,找到了指挥同知吕大人。

  送了五百两见面礼后,买卖很快做成。

  花了一万五千两买粮食,又雇了十五条大福船,钱货两清。

  粮食要上船时,吕同知叫住辽东巡按,让他花些银子雇佣水营兵,说是帮助看守粮食。

  吕同知解释说,天津卫来了好多流民,粮食放在码头不安全。

  给水营兵每人赏二两银子,让他们帮着护粮。

  康应乾知道自己被人算计,咬牙问要多少银子。

  吕同知笑着说,一千两。

  康应乾勃然大怒。

  两万两银子的买卖他都没砍价,不知这姓吕的赚了多少钱。

  现在还想敲竹杠,真把自己当成土包子捏!

  平日都是康应乾阴别人,这次先被六部坑一道,现在还要被这小小同知欺负。

  他越想越是恼怒。

  以为自己带了兵,无须担心几个毛贼,便拒绝这个贪得无厌的吕同知。

  今日,张家港码头便涌来上千纤夫,几十个青皮。

  康应乾购买的一万石粮食,还没装运上船的,都被他们堵在了港口。

  天津卫东邻大海,西邻海河,南通漕运,北近都城,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可谓辽东与京畿的交通咽喉。萨尔浒之前,便有大量客兵聚集天津,由此进入辽东。

  天津的青皮打行,在北方各地可说是数一数二,这些地头蛇心狠手黑,上到威胁过路官吏,下到欺压小民百姓,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敢做。

  青皮猖獗的背后,是天津标营、水营各位老爷撑腰。

  打行青皮最爱欺压外地过路客商,通常来说,客商吃了亏,只会自认倒霉,也没法报复。

  除了客商,他们对客兵也不手软,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客兵是什么货色,青皮门儿清。

  陕西河南来的毛兵连胖袄都没得穿,瘦骨嶙峋,比街上的叫花子还惨。

  这些叫花子兵发了饷,便被青皮设局坑害,有些客兵还会丢了性命。

  青皮一口咬定说康应乾昨日搬粮食上船,挡了纤夫拉纤的生意,必须赔钱。

  “每人陪一两银子,三千人就是三千两,要么,就把岸上的三千石粮食留下。”

  马士英勃然大怒,提刀就和青皮干起来。

  幸好刘招孙等人及时赶到,了解事情缘由后,刘招孙笑道:

  “康监军,你们在吕同知地盘上买粮食,当然得按人家的规矩来。”

  康应乾正要骂刘招孙,见他缓缓拔出苗刀: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么简单的道理,啰嗦什么!”

  青皮歪着脑袋朝这边走来,瞟了瞟刘招孙身上便服,以为他是个援辽把总。

  各人脸上都露出不屑之色。

  “嘛呢!咱老爷是天津卫同知,半个张家湾的生意都是他老人家的,大雁飞过,都得给拔根毛下来,你们几个,是哪亩地长出来的葱?!”

  “哎,那个妞不错,给老爷用了!”

  长相猥琐的打行,指着刘招孙身后站立的金虞姬淫笑。

  刘招孙像看死人一般打量着对面青皮。

  “你们一起上!本官公务繁忙!赶时间。”

  刘招孙望着冲来的两个打行,扬起手中苗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