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作者:华卿晴      更新:2024-04-05 08:46      字数:3026
  辰时。

  燕王、燕王妃夫妻是到了正厅。

  福娘和朱高熙这一对新婚夫妻,自然是赶紧从花厅里出来,给长辈一一行了礼。

  燕王的表情中,有些欣慰的目光。燕王妃则是温柔的望着福娘和朱高熙二人,似乎在打量了什么?

  “时辰不早了。先敬茶吧。”燕王妃提醒了话,道:“稍后,他们这对小夫妻还得进宫里,给父皇磕头。”

  有燕王妃这话,燕王自然是挥了挥手。

  然后,仆人递上来了四盏茶。

  福娘和朱高熙先是每人端一盏,递给了燕王。

  “请父王喝茶。”

  二人同声说道。

  燕王望了面前的长子和长子媳妇一眼后,一一喝下了长子和长子媳妇的茶水。说是喝,自然不可能两盏全喝完了。不过是意思意思,礼节到了便足矣。

  在喝了茶后,燕王是拿出来早备好的红封,递给了长子和长子媳妇。

  燕王说道:“高熙,成家立业。你如今家已成,业就当立了。”

  “儿子谨记父王教诲。”

  朱高熙恭敬答道。

  当然,他的语气中,还是带着些激动的。

  “张氏,你是燕王府的长子媳妇。你往后定要与王妃好好学习,如何打理府务?”

  “需知男人的本事,是显露于朝堂。女子的本事,是料理好府务。”燕王从儿子的身上,转移了目光到儿媳妇身上,话中之意是有些叮嘱,又有些敲打的味道。

  “媳妇谨记父王的教诲。”福娘此时,自然是恭敬的回了话道。

  “嗯。”燕王点了一下头,说道:“起吧。”

  福娘和朱高熙这一对小夫妻,自然是双双谢过后,再度起身。然后,福娘和朱高熙自然是同样的给燕王妃敬了茶。

  同燕王的教诲不同,燕王妃是笑颜满面的喝茶后,直接给了红封。然后,让新婚夫妻起身后,就是吩咐了身边的丫鬟,让摆了朝食。

  王府的朝食,自然不可能简单了。

  福娘蛮自觉的,她站起身了,立在婆母燕王妃身后,做起了布菜这活儿。

  在朝食后,燕王妃夸赞了福娘一翻。

  燕王在朝食一结束,就是离开王府,去了衙门里。

  至于燕王妃嘛,在一翻的谈话后,打发了福娘和朱高熙回他们住的小院子,好好准备一下。两刻钟后,王府的马车会送他俩进宫请安。

  皇孙成婚的次日,进宫去磕头,给长辈见礼自然是免不了的。

  不过,福娘回了住的院子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用了她迟到的朝食。两刻钟,吃吃饭,再是补补妆容。

  这时间还是挺紧的。

  辰时末。

  福娘和朱高熙这一对小夫妻,就是万事妥当了。

  这不,准备进宫去。

  做为皇孙和皇孙妃,这第一站自然先给宏武帝这位皇祖父拜礼。好在宏武帝是开明的,小黄门进去通报后,也没担搁时间。在御书房内,宏武帝召见了朱高熙和福娘这一对孙儿、孙儿媳妇。

  福娘对于宏武帝的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威严”二字。

  因为,福娘夫妻二人拜了礼后,宏武帝平淡的两个字“起吧”。明明简单的两字,从帝王嘴里吐出来时,就是有一种堂皇的大势。

  “谢皇祖父。”

  作为晚辈的福娘和朱高熙自然是谢了礼,再起身。

  “你等小儿辈,给长辈们一一拜礼后,莫要担搁太久,早些出宫回燕王府。可听明白?”宏武帝开口问道。

  “孙儿明白。”

  “孙媳明白。”

  朱高熙和福娘是齐声回了话。

  宏武帝听后,挥挥手,有身边的贴身太监给送了两个小小锦盒,递到福娘和朱高熙这一对小夫妻的跟前。

  “赏你们的新婚礼物。”

  “且跪安吧。”

  得了礼,又得了帝王的话。福娘和朱高熙二人自然是依礼,再行一次后,离开了御书房。转道往东宫而去。

  东宫。

  此时,蛮热闹的。

  毕竟,朱高熙成婚了。

  这一回,在东宫里候着的,除了成婚的堂兄、堂嫂外,自然还有一杆子的堂弟们。福娘和朱高熙二人进了东宫时,直往正殿而去。

  在一个回廊后,转角的地方。一双眼睛正盯着福娘的脸庞。

  “真的是她?”

  胡雅莲不敢相信。

  是的,她不敢相信。

  在知道了张福娘被指婚给皇五孙,成为了燕王府的世子妃时,胡雅莲是说不出来什么滋味?总之,嫉妒绝对有的。

  “这……”

  胡雅莲眼中的嫉妒,是让她自己都觉得,她的面目一定可憎的。

  “呼……”深呼吸一下后。

  胡雅莲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

  她在心头安慰着自己。

  皇五孙的嫡妻又如何?如今的世子妃又如何?

  她胡雅莲的男人是大皇孙,是太子的继承人……总有一天,当大皇孙登上了那个至高之位时,她胡雅莲比起了一个皇孙妃而言,必然是更加尊贵的……

  “会有那么一天的……”

  胡雅莲如此给自己鼓劲道。

  对于旁人的心思,福娘不知道的。对于别人的目光,福娘微有感应。不过,这是宫中,这很正常的。

  毕竟,除了宫女太监外,还有侍卫在。

  这等守卫,岂会不被人打量?

  福娘能坦然自若的。

  东宫的正殿内,待福娘和朱高熙到了时,就看见了等候在主位上的太子和太子妃。

  “拜见太子大伯、拜见太子妃伯母。”

  福娘学着朱高熙的称呼,一对小夫妻是齐齐的行了礼。

  “你们一对璧人,真是般配。快起来,不需多礼。”太子笑得挺开心。

  福娘夫妻谢过后,起身了。

  “高熙啊,你的哥哥弟弟们,全在你大哥的院子里。你这孩子先领你媳妇去那里坐会儿。你们兄弟间素来亲络,得好好热闹一下。我和你伯母,就不打扰了你们孩子间的聚会。”

  朱高熙得了太子大伯这话,自然就是应承下来。

  随后,福娘夫妻二人是告退。然后,由得小太监领路,去往了大皇孙朱高锦居住的院子。果然,如太子所言,这里面的客人真多。

  在朱高熙的介绍下,福娘一一见礼。然后,她就认识了,朱高熙前面四位堂兄娶的妯娌们。以及朱高熙的堂兄堂弟们。

  福娘是新婚媳妇,比朱高熙年长的兄长和嫂嫂,自然是送了新婚夫妻礼物。至于比朱高熙年纪小的,呵呵,同样是赠送了礼物。

  当然,福娘同样是一一有回礼。

  毕竟,这是平辈间的交往嘛。

  东宫处,人多着,自然话题也多,福娘夫妻二人就是多坐了会儿。

  倒是东西六宫的主位娘娘那边,福娘和朱高熙担搁的时间并不多。只是拜了礼,得了长辈的赏,然后,福娘和朱高熙这一对小夫妻就是打道回燕王府了。

  巳时。

  东宫,大皇孙朱高锦住的小院内。

  大皇孙妃马氏正在跟陪嫁的马嬷嬷说话,她道:“嬷嬷,你怎么看胡氏?”

  “目前瞧着是个老实的。”

  马嬷嬷点评了话道。

  “大皇孙身边的老人,就胡氏一个。我对这个女人,总有些隔应的慌。”大皇孙妃马氏有些不悦的说道。

  “皇孙妃,您是刚嫁进来,有些事情还得忍忍先。”马嬷嬷劝话道:“就是不喜胡氏,暂时不动她的好,省得落人把柄。”

  “等过些时日,皇孙妃在东宫立稳了脚跟,胡氏一个侍妾您是想捏圆,是圆。想搓个方的,那就是个方的。”

  马嬷嬷一席话,马氏自然是听进去了。

  “嬷嬷,你的意思,我明白。”马氏想一想后,才道:“我就是一种直觉,那个胡氏不是一个善茬。”

  “算了,算了。我这最先要做的事情,还是就如嬷嬷说的,在东宫里立稳了脚跟。”大皇孙妃马氏嫁进东宫前,就已经知道了,东宫里的麻烦也挺多。对于一个新媳妇而言,最重要的麻烦,就是婆媳之间的。

  在大皇孙妃马氏的头顶,有两个婆母。

  一个是大皇孙的嫡母,一个是大皇孙的生母……

  如今东宫的婆媳之道,考验的就是马氏的能力了。

  在马氏想着如何处理好了,两个婆母之间的关系时。太子妃常氏正在与吕良娣谈话。

  “圣上的意思,让太子出行去雍州。代天子祭祀秦岭的历代帝王和神邸。”太子妃常氏说了这话时,又望了吕良娣一眼,她道:“太子的意思,此次出行,由你去侍候。”

  吕良娣听后,心头一喜。

  她面上却是不露声sè,道:“妾听从吩咐。”

  太子妃常氏点点头,道:“既然如此,便这样吧。”

  “你且好好准备一下出行的需要。”太子妃交待了这话后,似乎乏了,也不再多语,就是举了举茶盏。

  吕良娣见此,是认趣的告退了。

  在吕良娣离开后,太子妃常氏的眼神里,显现出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苦涩。她说道:“嬷嬷,你说,我是不是一点机会也没有了?”

  太子妃常氏伸手,抚了一下自己的小腹,继续道:“我真不甘心……”

  其实,太子妃常氏和常嬷嬷都清楚着,没什么多大的机会。因为,落了五个月的男胎,又是伤心,又是小产,太子妃常氏是伤了胎宫,再难有子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