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莱阳名士皆忠义
作者:明末逐鹿      更新:2023-08-18 08:26      字数:2799
  “杀,杀入城中,抢光明蛮子……”

  平度州是一个散州,隶属莱州府管辖。

  加上昌邑退下来的一批百姓,城中足有七万余口人。

  因为李化鲸的战败,建奴大军在博和托,阿山的统率下,就像一群饿狼一般,冲杀进了城中。

  这一天对于平度城中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个灾难。

  灭绝人性的建奴鞑子,对城中的百姓,执行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

  整整一天一夜,城中百姓被杀超过两万余口,一万多青壮被建奴俘虏,其余数万人被迫逃离城池。

  一座繁华的城池,经过建奴鞑子的烧杀抢掠,成为一片废墟。

  博和托这个建奴辅国公,看着哀鸿遍野的百姓,脸上充满征服的快感。

  “苏拜,安排人给爷找几个美人来伺候,今晚爷要乐呵乐呵。”

  “还有,明日一早,让甲喇额真瑚里布,率领一千人马和伤兵,押解俘虏的青壮奴隶,已经缴获的军需物资,押往莱州城。”

  “交给屯齐喀,让他驱逐百姓攻城,先削弱莱州守军实力。”

  “等爷拿下登州,再与他汇合,血洗莱州城。”

  一脸兴奋的博和托,此时还未接到屯齐喀,已经被朱云飞看了脑袋的消息。

  要是知道的话,他定然不会像现在这般得意。

  “喳!”巴牙喇甲喇额真,苏拜躬身拜道。【巴牙喇是亲卫的意思,甲喇额真是亲卫将领,汉语称为护军统领】

  攻下平度城,博和托帐下这支人马,一扫莱州城下失败的阴影。

  在城中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奸、淫、掳掠之后,得到宣泄的博和托,与十月二十一日。

  也就攻陷平度城的第三日一早,率领一万余人人马,丢弃变成废墟的平度城,向莱阳城开始推进。

  莱阳城是登州府治下的大县,仅次于附郭蓬莱县。

  前日李化鲸兵败平度,仅带着十余骑亲卫,投奔到莱阳城。

  莱阳县令陈显际,县丞张宏,主薄董嗣朴,早在一个月前,便接到登莱巡抚曾樱,知府辜孕奇,与朱云飞这个登莱副总兵防守的命令。

  城中六万与口百姓,听说建奴即将杀来的消息,在县令陈显际的号召下,积极响应守城号召。

  不但修缮了城池,还把城池加固了三尺,更准备了大量的灌木擂石,火油、金汁等守城器械。

  县令陈显际在莱阳为官三年,素有名望。

  与莱阳名士,贬官在家的工部右侍郎宋玫,丁忧在家的吏部郎中宋应亨,病退在家的中书舍人赵士骥。

  还有左懋第、左懋泰的族人,左懋甲等人,皆有来往。

  不得不说,这一时期的莱阳士子,绝对冠绝山东各州府。

  无论是宋玫,还是宋应亨,亦或者赵士骥,左懋第,左懋泰都是莱阳望族。

  宋家、赵家、左家在明末清初时期,也是人才辈出,进士及第的族人,多达数十人。

  【历史上这个时候,宋玫、宋应亨、赵士骥、包括县令陈显际皆在莱阳城破之后,宁死不降,守节而死。】

  为了守卫莱阳城,宋玫、宋应亨,赵士骥,左懋甲等莱阳望族,纷纷慷慨解囊。

  每家都捐出大批钱财,粮食用作守城之用。

  陈显际并不认识李化鲸,但李化鲸有身份令牌。

  在核实了李化鲸身份,得知平度城破,建奴随时会杀到莱阳的消息,陈显际也是大吃一惊。

  “李守备,城中有一千团练兵,加上青壮不过五千人。”

  “若建奴大军压境,只怕难以坚守,还请劳烦你速速前往登州求援。”

  虽然核实了李化鲸的身份,但陈显际却没有打算交出兵权。

  因为在他看来,李化鲸一个败军之将,不足以担负守城重任。

  李化鲸出身草莽,虽然本领一般,但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是有的。

  见陈显际不信任自己,李化鲸脸色一红,只得拱手道:“还请陈县令,给我们准备粮食,换乘马匹,我立即就走。”

  “李守备,还请告诉曾军门,朱副总兵,我陈显际誓死坚守十日,十日援军不至,本县当以全城军民共存亡。”

  陈显际吩咐手下,给李化鲸换了马匹和粮食,正色的承诺道。

  “陈县令不必激将,我李化鲸定会带来援军,一雪平度之耻。”李化鲸跨上马背,一脸愤慨的率领帐下十余人,飞马往莱州方向而去。

  “陈县令,李守备怎么往莱州方向去了”一旁的主薄董嗣朴,看着李化鲸一行人离去的方向,惊疑的问道。

  “不管他,平度沦陷,我们莱阳已经暴露在敌人铁蹄之下,我们只有誓死坚守,尽人事听天命吧。”

  陈显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与宋玫、宋应亨,赵士骥、左懋甲等人,进行过多次推演。

  他们一致认为,坚壁清野的守城,显然是下策。

  俗话说得好,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其实陈显际他们都认为,登州军应该主动出击,以进贡代替防守,方能够确保登州府无恙。

  很显然,陈显际和宋玫他们,都是热血书生。

  这帮人都是进士出身,学问自是不用说,但用兵之道,则只能说是一知半解。

  还有一点,他们根本不知道建奴的野战水平。

  以朱云飞手中的五千登州军,要是正面与博和托,率领的八旗精兵正面交锋。

  不说博和托一开始手握两万精兵,即便是五千精兵。

  两军正面交锋,朱云飞也几乎可以肯定,他们必败无疑。

  建奴鞑子的凶残,绝对不是吹嘘的。

  攻城之战,因为缺乏攻城器械,加上无法发挥骑兵优势,他们肯定不如据城而守的明军。

  可要是两军野战,这个时期的明军,绝对要稍逊建奴一筹。

  这一点,朱云飞是有充分认识的。

  所以,自开战以来,他采取的战略部署,一直是集中兵力,打击建奴薄弱之处。

  也正是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朱云飞才能火烧昌邑,歼灭叶克书所部。

  在莱州城下,斩杀屯齐喀部。

  取得寿光大捷,救下杨衍、李耿和寿光十万,歼灭谭泰所部。

  十月二十二日傍晚时分,博和托率领一万八旗兵马,抵达莱阳城下。

  由于连日的降雨,博和托不得不下令军队,在城外扎营,暂缓攻城。

  当天夜里,搂着抢来的汉人女子,昏天黑地了大半夜的博和托,刚迷迷糊糊的睡着,却被帐外的苏拜叫醒了过来。

  “怎么回事敌人袭营了吗”一脸不高兴的博和托,推开身边浑身是伤的女子,不满的看着跪在面前的苏拜喝问道。

  “主子,刚刚有人朝营中射来十几支箭矢,上面都绑着信笺……”

  苏拜双手把信笺送到博和托手中,虽然因为下雨,但信笺有皮袋包裹,所以并未淋湿。

  “哈哈哈……这分明是城中敌人之计,不必管他。”看到信笺上写着,莱州城外屯齐喀被杀,全军覆没的消息。

  博和托忍不住放声大笑而起。

  “可这信笺上说的有鼻子有眼,不可不察啊。”苏拜有些担心的说道。

  “你忘了两天前,瑚里布还带着一千五百士卒,押解俘虏和物资去了莱州”博和托眉眼一挑,傲然的笑道。

  “我大清勇士,足以以一当十,莱州城头不过数千人马,不可能一口气吞掉屯齐喀。”

  “屯齐喀要是真的败了,也必然会派人,向我们传递情报的。”

  “主子,难道您忘了,叶克书全军覆灭在昌邑之事了吗”苏拜虽然承认,博和托说的不无道理。

  但是,当日叶克书全军覆没在昌邑,给他的触动还是很大的。

  加上强攻莱州一天,损兵上千人,可见明军不弱。

  要是莱州城中有一支明军精锐,偷袭了屯齐喀,眼前之事,就值得深思。

  苏拜年近五十岁,但他十五岁开始,就跟从清太祖讨伐蒙古各部,可以说是久经沙场的悍将。

  战场的敏锐性,他可是要比年轻的博和托,要敏感的多。

  “难道你要我连夜撤退”博和托不满的瞪了苏拜一眼,沉声道:“既然你怀疑事情是真的,立即派飞骑去莱州核实,大军继续攻打莱阳。”

  “喳!”苏拜想想博和托所言也有道理,总不能因为这莫名其妙的消息,就下令三军撤退。

  此刻,大雨的夜幕下,曹贵帐下的一队斥候。

  在朝建奴营地射出箭矢之后,迅速来到莱阳城下,朝城头射出带有信笺的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