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事急
作者:浮沉的命运      更新:2023-07-16 13:11      字数:3473
  初冬的季节,北方已经是雪花飘飘,凄风冷雨。临安城却依然有绿树红叶,萧瑟与炽热并存,拽住自然馈赠的尾巴。

  福宁殿门口,黎明前的一刻,晦暗不明,赵竑抓住李顾的手,一叠会子强行塞在了手中。

  “李公公,官家怎么样”

  回来的这一个多月,他见到赵扩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殿下,官家的病情不妙,时好时坏。太医说,官家恐怕撑不过这个冬天了。”

  李顾哆哆嗦嗦收好钱钞,他紧张地看着周围,小心翼翼说道,欲言又止。

  赵竑心头一惊,轻声说道:

  “李公公,不用担心。我的侍卫,就在周围看着,不会有人过来。”

  赵扩撑不过冬天,可就在这一个半月了。

  人心叵测,自己恐怕是要早做准备了。

  “殿下,前两天史相来过,又送了一盒金丹,说是什么仙人炼的。官家很是高兴,常常是晚上修炼,白天歇息,结果这身子越来越”

  李顾的话,让赵竑心头巨震。

  “官家食用金丹,有多久了能不能劝他不要用了”

  历史上,赵扩就痴迷于修道,食用金丹。现在从李顾口里听到,才知道果不其然。

  “算起来,已经有一年多了。”

  李顾嘴里说着,拉着赵竑,到了殿角隐蔽的地方。

  “殿下,千万不要劝官家不服金丹!要不然,官家一不高兴,你的太子之位都有可能不保。昨天的宫女只是把金丹不小心弄在地上,就被官家发怒,拖出去活活打死。殿下还是过些日子,等官家身子骨好些,再见机行事。”

  李顾的苦劝,让赵竑愣了半天。

  听起来,赵扩食用金丹,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狂躁易怒,也许已经是病入膏肓。

  最多活不过冬天

  年初看到赵扩的时候,根本没有觉得他是病入膏肓。这到底是真话,还是史弥远故意为之散布的谣言

  “李公公,你觉得,官家的病情,太医说的是真话吗”

  赵竑下意识问了出来。

  “殿下,太医局的太医都这样说,应该不是骗人。这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他们没有这样大的胆子。”

  李顾不由得一愣,脱口而出。

  赵竑心情沉重,眉头紧皱。

  太医们都这样说,看来赵扩病情的确不妙。

  “李公公,我能进去看一下官家吗”

  赵竑试探着问道,心头急迫。

  他是真想看看,赵扩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殿下,官家已经睡了,进去也没用。万一刚好给官家发觉,龙颜震怒,殿下恐怕要受到牵连,得不偿失。殿下就住在宫里,不用急于一时。”

  李顾老成持重,苦口婆心,赵竑无奈点了点头。

  “那就多麻烦李公公了。”

  万一赵扩精神恍惚,大发雷霆,把自己这个太子给废了,那玩笑真就开大了。

  反正在宫里,有的是时间,的确不急于这一时半刻。

  赵竑向李顾告辞,退了出来。

  “官人,见到官家了吗”

  看到赵竑阴着脸出来,周秀娘抱着沉睡的儿子,轻声问道。

  “官家已经睡了,恐怕要等下次了。”

  本来想带着皇孙,让赵扩高兴高兴。现在看来,徒劳无功。

  食用毒丹,整天精神恍恍惚惚,云里雾里,谁知道赵扩能撑到哪一天

  赵扩病重,自己总不能无所事事,坐以待毙吧

  “走,去坤宁殿!”

  赵竑心事重重,接过了儿子,迈步向前。

  视膳问安,“拜”了皇帝赵扩,皇后杨桂枝那里,自然是少不得。

  看到赵竑心事重重,周秀娘不吭一声,紧紧跟上。

  坤宁殿门口,赵竑和抱着皇孙赵铨的周秀娘,恭恭敬敬,来给皇后请安。

  “赵公公,麻烦进去通禀一下,就说太子来给皇后娘娘问安。”

  赵竑不动声色,一叠会子塞到了赵国臣的手里。

  听说这家伙和史弥远关系不错,最好是个双面间谍,可以利用一下。

  “太子殿下,皇后今天心情不错。”

  赵国臣笑嘻嘻轻声说道,心里暗自嘀咕。

  和史弥远相比,赵竑没有任何架子,出手豪绰,让他心里觉得舒坦。

  “进来吧。”

  赵国臣进去禀报,很快杨桂枝阴柔的声音响起。

  赵竑和周秀娘进来,恭恭敬敬,一起给杨桂枝行礼。

  “孩儿和妃子周氏,携皇孙给皇后娘娘问安。”

  太子即位那日,二人争吵过后,随着他住进了太子东宫,天天和杨桂枝见面,二人又变得相安无事。

  杨桂枝放下手上的茶杯,看了看周秀娘怀中的婴儿。

  “孩子在睡吧。皇家子嗣艰难,要好生照顾。”

  “多谢娘娘。娘娘的话,孩儿记住了。”

  杨桂枝的话不知真假,赵竑的回答也是真假参半。

  视膳问安的次数多了,双方都在敷衍,都在演戏。不过,他和周秀娘都能明显感觉出来,杨桂枝对皇孙不冷不热,甚至说有些厌恶。

  “娘娘膳食上有那些需要,告诉孩儿就是,孩儿亲自去内厨司催催。”

  心里无论如何不爽,面上却要保持一副孝子贤孙的恭顺。

  宋朝时期,御膳房名为“内厨司”,主要职责是为皇帝和皇后烹制美食,保障皇室的饮食健康。

  “老身这一切都好,太子无需记挂。”

  杨桂枝慢慢喝茶,一边轻声问道。

  “官家那里,太子已经去过了吗”

  “回娘娘,孩儿已经去过了。爹爹在打坐修道,不许外人接近。孩儿便没有进去,以免打扰爹爹的清修。”

  赵竑中规中矩回道,感觉时间差不多,便要结束话题。

  “娘娘,孩儿去看一下阎夫人和钟夫人。孩儿告退。”

  赵扩身边共有四个后妃,除了皇后杨桂枝,还有曹婕妤和阎美人以及钟夫人。

  其中的曹婕妤在赵竑出使金国时病逝,只剩下了阎美人和钟夫人,二人都没有子嗣,在宫中很是孤独。

  值得一提的是,病逝不久的曹婕妤,同当年的宰相韩侂胄关系密切。赵扩的皇后韩氏去世后,曹婕妤获韩侂胄支持,一度有望被立为皇后,但赵扩最终立贵妃杨桂枝为皇后。

  开禧三年冬,韩侂胄遭杨桂枝、史弥远等人联手杀害,曹婕妤失去了最重要的支持者,在宫中也是郁郁寡欢,寂寂无闻病死。

  “那老身就不留太子殿下了。”

  杨桂枝轻轻点了点头,面上依然平静。

  “对了,孩儿还有一事,还请娘娘准允。”

  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赵竑猛然回过身,恭恭敬敬说道。

  如今的局势,他不得不出宫一趟。未雨绸缪,一半天的时间就已经足够。

  “太子直说就是。”

  杨桂枝刚刚松了一口气,心又提了起来,端着的茶杯停在嘴边。

  这家伙又臭又硬,什么话都说得出来,不会又向她发飙吧

  “孩儿有些好友,多日未曾相见。孩儿想出宫去,在旧邸住上两三日。请娘娘开恩。”

  每日里视膳问安,二十四孝子。现在要出宫,当然要提前告知。

  “去吧,不过日子不要太久。官家身子太弱,你是太子,要时常回宫照看。”

  杨桂枝神色温和,喝起茶来。

  “孩儿告退!”

  “妾身告退!”

  周秀娘跟着赵竑告辞离开。从始至终,她也不过说了两三句话。

  赵竑和周秀娘抱着儿子告辞,杨桂枝看着他的背影,放下茶杯,轻轻嘟囔出一句。

  “道貌岸然,口是心非的小人!”

  从坤宁殿出来,周秀娘抱着儿子,她看了看周围,这才压低了声音。

  “相公,我怎么觉得,皇后娘娘好像不太喜欢铨儿”

  来到皇宫里,她也学会和习惯了察言观色,耳听八方。

  “娘子,你说对了,她不会喜欢铨儿,除非这是我和吴氏生的孩子。”

  赵竑低声回道,谨慎地左右张望。

  杨桂枝久居上位,做事霸道,睚眦必报,他休了吴氏,只怕杨桂枝这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他了。

  他也不在乎,这种局面,他早已经料到了。

  一切,不过是逢场作戏、各取所需而已。

  “啊!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周秀娘吃惊地摇了摇头。

  这个杨桂枝,六宫之主,怎么心眼这么小,这么霸道

  干预朝政不说,对赵竑处处使绊子,连大宋皇室唯一的皇孙也冷漠待之。

  要不是官家赵扩强行使苦肉计,恐怕赵竑的太子之位,现在还是痴心妄想。

  如此公私不分,她还是母仪天下的一国之后吗

  “世间最是人心难测,这有什么奇怪的”

  赵竑边走边说,心里很无奈。

  世间总有些事情不能如意,他也不可能取悦这世上的每一个人。

  “相公,吴氏现在去了哪里”

  周秀娘好奇地问起了昔日的“情敌”,骄纵跋扈,余威犹存。

  “我也不知道。已经一拍两散,没有必要再关心,我也没有兴趣。”

  赵竑说完,忽然笑着说道:

  “秀娘,要不要去老宅子看看顺便看看你父母”

  赵扩驾崩,只在须臾之间。他不能干等着,束手就擒。

  有些事情,需要安排一下。皇宫里面,可不是谋划的地方。

  “太好了!住在皇宫里面,每日里除了问安就是视膳,无聊死了。”

  周秀娘高兴地点了点头。

  赵竑已经“请假”,正好出去散散心。

  她在宫外的时候,母亲在济国公府照顾她。可自从搬到了皇宫里面,由于她母亲一介草民的身份,就不能常常进宫照顾她了。

  说起来,她和父母兄弟,已经很长时间没见了。

  “秀娘,你真是善解人意。谢谢你了。”

  赵竑接过了孩子,自己抱着。

  这么久了,孩子还睡得很熟,脸蛋红扑扑,可见身体不错。

  “相公,一家人,你还客气什么”

  周秀娘笑着说道。

  一般赵竑的决定,只要不出格,她都会同意。

  赵竑对她温柔体贴,让她总有些受宠若惊。

  这样尊重女性的好男人,放眼整个大宋,都已经很少了。

  当然,那些“妻管严”的男子除外。

  “秀娘,你回去收拾一下,我去禀告官家一下。到时候把田义和徐良他们也都叫上,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赵扩修道养气,深居简出,况且已经睡下。但宫中的礼仪,还得照顾到。

  最重要的是,他要交代一下李顾,有事随时和他通气,以免不知不觉,赵扩御龙宾天,自己稀里糊涂被废。

  父皇,敌人太凶残,孩儿压力太大,太南了!你还是坚持一下,发发善心,把皇位禅让给我吧。

  也让史弥远那大奸贼,早早死了那条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