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林颖之死
作者:蓝色的格子兮      更新:2023-03-18 21:43      字数:3182
  有人死了。不过不是沂蒙,而是林颖。

  从实验室的教学室,砸到了楼下。

  现场看起来像是自杀。

  一个奇怪的事情,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传唤与她有最后接触的袁渊时,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女人,他的母亲。

  袁渊回到家,抱着他母亲哭了一场,然后下楼开了车出去了。

  可怜的老妇人,看到大批的警察,吓得哭出声来。

  这就耐人寻味了。你不心虚,你跑什么

  另一边作家刚回到家帮川源安好床垫,刑警队的电话就来了,说是传他去做笔录。

  到警局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沂蒙。

  沂蒙别有深意地看着作家,弄得作家有些莫名其妙。

  等问询开始的时候,沂蒙一个交警却坐到了审问主位上,旁边接待的高个子警花却成了笔录员。

  “是不是很好奇为什么我在这里”夹着烟,沂蒙对着疑惑的作家,吐了一口烟圈。

  旁边的女警捂着鼻子不满道,“审讯室不允许吸烟。”

  “那是你们刑警队的,”耸耸肩,根本不理会女警官的话。

  “你真的不好奇吗”对作家努努嘴,就像逗小孩子一样。

  “不想知道,”作家皱了皱眉头,显然他也不喜欢烟的味道。

  “好吧,”讨了个没趣,沂蒙撇撇嘴。

  “快点结束。”

  沂蒙不慌不忙地将一个文件夹打开,斜侧着身体,在桌前摆好了姿势。

  “你跟林颖是怎么认识的”

  “玩一个游戏。”

  “游戏名字是”

  “不知道名字。”摇头,“你可以去检查算了我回去给你发链接。”

  “这个不忙,到时候取证就行。”

  一个小小的停顿,但不是说谎,大约是电脑里的。

  “你跟她什么时候见面的,什么时候走的,见面说了什么”吞云吐雾。

  “2点到-3点左右,圆周率和姐姐。”简洁到根本得不到任何信息,却是一一对应,毫无无效信息。

  2点到3点,也就是不在场。

  “4点以后去了哪里”

  “保险公司和家具城。”

  “再说圆周率以及你的那个姐姐。”

  “就是简单的交流了一下相对论实验的误差和圆周率的错误,”十指交叉,作家抬起眼眸看了一眼沂蒙,显然对于这个答案沂蒙根本不满意。还是太简洁了,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我们从泰勒公式”

  “行行行,”沂蒙举手投降,数学他听着头大。

  “说说你的姐姐。”

  “她就告诉我姐姐在南美玩核物理。事实上她心情不好,根本没告诉我多少。”

  “你相信林颖是自杀的吗”沂蒙眯着眼睛,从迷蒙的烟雾里慢慢地靠过来。

  “嗯”

  “她的助手,在晚上打开门的时候,林颖直接从楼上一跃而下。”

  细致地扫视着作家的每一个细节,唯恐错过什么。

  可惜除了不容易发现的错愕,沂蒙甚至连震惊都没有发现。

  如果不是太能掩盖,就真的太冷静。

  “所以你怀疑什么”

  “他杀。”沂蒙将文件夹翻过去一页,就要递给作家。

  旁边的女警察却抓住了沂蒙的手腕,“不”

  “我想这个孩子,没有你想得那么脆弱。”

  这是一张现场的照片。

  死者面朝下,四肢张开,头部出血,背景是硬化地面。

  颅骨开放性骨折,颅内物质流了一地,混合着鲜血,很血腥。

  饶是作家心性不错,也忍不住喉头耸动。

  “致命伤只有颅骨破损,死于失血过多,并且死者没有打斗留下的痕迹。”

  “是他杀。”将照片反扣过来。

  然而那张惨死的照片,在他的脑海里不停地飘,像极了海底随着洋流不断沉浮的塑料垃圾袋。

  作家的手指,指节轻轻地起了白晕。

  “你有理由吗”

  接下来的话,让作为警察的沂蒙也倒吸了一口冷气。

  “颅骨平均可承受000到600磅的击打,面颊和侧部基本较低于整个平均值。”

  “尤其是面部一般只能承受260磅到520磅的力度(大约是00多到250斤左右)。”

  当然这是损伤的力度,不等于开裂的力度。

  “照片里属于颅骨开裂,至少有一个宽度在0公分骨裂碎片带。按照她的体重,要做到这样的机体损伤至少需要20米。(事实上20米有七曾民房楼那么高)”

  “而那个教室的高度不超过5米,显然不合理。”

  冷静,太冷静了。

  一般人。看到如此血腥的场面,基本上都脑子宕机。作家却能分析如此细密。

  沂蒙将烟头就着审讯桌杵下去,细小的火星,直直给他弄灭了。

  “你果然比那群刑侦科那帮的要敏感。”蔑视的话到了嘴边还是咽了下去。

  女警察斜眼瞪着这个前辈,警告他要慎言。

  “那么,”弹了身上的烟灰,沂蒙正坐起来,“你怎么知道的这些”

  “我想过杀死几个人。”回答地很干脆。

  寂静。

  你当着警察的面,说我想杀人,这相当于是挑衅。

  “大约5个,包括我的姐姐。”

  死一般的寂静。得寸进尺。

  “好吧,犯意表示不再我们的追究范围,”沂蒙耸耸肩,“继续我们的茶话会。”

  虽然是询问,但是沂蒙努力的想让这场谈话不那么压抑。

  然而血腥的照片一番开,作家就不会轻松。

  “你觉得林教授有没有自杀的可能性”

  那个醉醺醺,又时不时清醒的女人渐渐的浮现在作家的脑海里。

  自杀作家摇摇头,这样的女人,虽然接触只有一次,但是给他的感觉是,危险而坚韧的,根本不脆弱。

  “那好,她有没有对你说过奇怪的东西”

  奇怪的东西

  这还真的有。

  “她在为她即将覆没的物理学悲伤,一直在祈祷光锥的宿命”

  女警察停笔,这样的笔录真的有意义吗

  沂蒙摆手,“简单点。”

  “圆周率重复了,大概率是粒子问题”

  还是没怎么懂,但是不妨碍沂蒙捕捉到一个关键的信息,她似乎很伤心。

  “我怀疑这是一个经典的密室杀人。”本来询问其实不应该与被询问人讨论案情的。但是这些规矩,对于沂蒙来说算个屁,我又不是你们刑警队的,我过来帮忙,还管这个“她的助手开门查看,帮助罪犯完成了最后一步伪装。只要将事情还原到开门之间,一切疑问都会迎刃而解。”

  “比如穿越”惊喜。

  这个想法,可能是所有罪犯的噩梦。

  “就逆光速运动,”作家看着两目瞪口呆的人,脸不红心不跳的往下说,“回到理论意义的时间上去,通过残影来”

  “咔嚓!”审讯的笔录本子被钢笔的笔尖撕裂。

  “我想我们没有那么高的水平,”沂蒙捏了捏鼻子,作家的脑回路跟自己不一样。

  “哦,”失望。

  “你对这种杀人手法,有什么看法吗”

  “其实只要等尸检结果出来,看死亡时间和发现死亡时间,基本上就知道是不是自杀了。”

  像这种密室杀人,一般就两种套路,第一种,内部机关杀人,这种基本上致死原因多容易被鉴定为意外。第二所谓的密室根本不是密室,就比如局部时间密室。

  林颖的死,大概率是第二种。

  “好,我们的问题大概就是这么多。”

  作家将照片递过去的时候,看到沂蒙的手背上有一道伤口。

  是一种擦伤,大约是被什么飞速略过而造成的。

  “你的手,似乎经历了一些故事。”

  接过照片,沂蒙歪嘴一笑,“是的,一个小小的摩擦,确实有一个小说一样的悬疑。”

  “是一种火药味,淡淡的争吵”

  作家转着轮椅去了走廊,另一个关于川源的审讯室还在继续。

  【询问者:那么顺带问一个问题在家具城你们干了什么】

  【川源:买床(停顿),谈话内容要说吗】

  【询问者:尽量详细。】

  【川源:我跟老板娘说,要买一张岛式的榻榻米,老板娘表示没有。】

  【川源(停顿):我有点生气,说华夏制造不是什么都有吗】

  停顿,很久。

  【询问者:怎么了。】

  【川源:她说,没有驻岛美军。】

  静静的没有声音。

  【询问者:滋滋滋(克制)】

  【询问者:不好意思,你继续。】

  【川源:江先生于是提出买一张立式的床。】

  【川源(停顿):警官,你的笑声太大了有些失礼。】

  【询问者:对不起。你继续。】

  【川源:江先生他问床会不会嘎吱嘎吱响。】

  【川源:老板娘表示质量很好,腰断了也不会响。】

  【川源:(低声)好羞耻】

  【询问者:哈哈哈】

  作家摸了摸鼻子,幸好沂蒙没有那么顺带一问。不然身上一阵恶寒。

  隔着铁窗,望向外面的天空。很安静,也很安全。

  死亡,如此的接近。那是一种闲愁,在有无之间的东西。

  作家按着心脏,自问那不是单纯的恐惧,而是夹着自己的灵魂缺了一角,怎么也填补不了。

  滴答滴答

  秋后的江南,副热带高压退后,一股来自北方的冷气团从蒙古高原上冲下来,在江淮的土地上拉扯。绵延的数千里的沃土,便被笼罩在这烟雨里。

  尽管飞星吸引导致的大气紊流增加,但这种横亘万年的气候也没有改变。

  窗外华夏文人笔下那些愁煞人的点滴梧桐雨,仍在下着。

  就算是在夜晚,也不妨碍它的落下。

  寰宇冥灭(按:冥黑也),飘摇的大地上人的城市抱着团。

  天空很澄澈,几点孤星,窗外的梧桐叶飘零着。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作家终于想起了一些残句来,只是这些话,在很久以前,已经有人说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