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威胁
作者:蓝色的格子兮      更新:2023-03-18 21:42      字数:2278
  要说始皇帝的高明就在于,给你好处,但是在局部时间内,会成为你的累赘。

  蒙元没时间消化,就被迫带着累赘与战争机器秦帝国决战,这显然是不明智的选择。

  当初樊川给了蒙元,不过是消耗和拖住蒙元的一种手段。

  至于铁矿,始皇帝根本没有想过要给他们。

  本来始皇帝以为,他们会将这些铁矿石运到樊川或者和林金帐,到那个时候带着瓶瓶罐罐的蒙元骑兵机动性会减半,秦军歼灭起来更加方便。

  却没想到,蒙元直接租地原地炼铁。

  这下好了,送钱、送劳动力还免费帮忙开采铁矿。

  领袖: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艺术家:你比士师还要坏。

  【教主加入了房间】

  教主:你是另一个犹大。

  领袖:我都懒得禁言你们。

  领袖:你们可劲骂吧。

  领袖:将军,给你个封狼居胥的机会。

  却说和林,这是一个积水湖泊旁的草原城市。

  在北方,这种季节性冻土湖泊,一般称为泡子。

  和林的水草很丰美,草原的野花正散发着特有的生命。

  只是这优美的环境,并不是那么平静。

  金帐的论争关乎着这个文明的存亡,没兵了。

  攻克樊川的时候,折了两只轻骑兵进去,后面投了5只。

  咸阳方面不宣而战,又折了一只,樊川城里被困着4只,想来多半也是陷进去了。

  金帐只有两只,也都还是刚刚成型。

  本准备铁锭到手,武装成为重骑兵,到时候跟秦帝国掰手腕。

  却没想到,战争来得如此之快,秦帝国甚至不给蒙元,也不给自己喘息的机会。

  狠人。

  【和林会议】

  【可汗(领袖):各位安达,始皇帝弃了这长生天,欺骗了最朴实的牧民。】

  【可汗:他用最伪劣的手段,将猎人的心伤透了。】

  【左贤王(将军):我尊敬的可汗,现在不是谴责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对策。】

  【可汗:纵然给了樊川他去,料想那中原小儿也不会满足。】

  【可汗:他给猪油蒙了心,开始觊觎我们的马匹与皮子。】

  【左贤王:就这般给他拿了去,我等也实在不甘心。】

  【左贤王:只是为今之计,只有离开金帐。】

  【可汗:怎么要弃了在樊川陷进去的安达么】

  【左贤王:救不了了。】【可汗:未必。】

  【左贤王:怎么说】

  【可汗:用草原上的办法解决发生在草原上的事情。】

  【左贤王:怎么说】

  估计是草原上的事情很多,草原上的办法也很多,所以左贤王不知道可汗说的是什么。

  【可汗:用最恶毒的诅咒,让他的军队停止前进。】

  【左贤王:】

  神学怎么听起来不是那么靠谱呢

  【可汗:听说他的军队对于远道而来的探索都不是很友好,你说他在担心什么】

  【左贤王:莫非】

  【左贤王:可是,这是自杀。】

  【可汗:你有其他办法吗】

  显然没有。

  可汗说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把文明的位置公布到世界频道上去。

  吸引更强大的文明来抹杀秦帝国。

  大家一起死。

  当然,有人会问为什么高丽没有想到。

  主要是高丽也没那个机会,上来就是两头围困。

  要公布文明坐标到世界范围,你得派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出动的数量,决定了传播的范围。

  蒙元虽然打不过秦帝国,但是不代表它没有这个实力,将文明坐标传播到全世界。

  【可汗:长生天呐,垂怜草原上的老牧人。】

  【可汗:草原上的白色旋风啊吹散敌人的马匹。】

  【】

  【蒙元进行了大型祈福仪式。】

  当始皇帝看到这个威胁之后,对着五个伙伴良久无语。

  领袖:你们怎么看。

  将军:躺着看。

  艺术家:坐着

  教主:这个要讲究,得斜躺着,嗑着五香瓜子,翘着二郎腿看。

  艺术家:讲究。

  科学家:观察姿势,只会影响观察效果,对结论没有帮助。

  经济学家:别看我,我不当家。

  经济学家:反正从来没人关心过国民死活。

  领袖捂脸,他一下就完全知道了,这是五个思想浅薄的专业人才。他们是没有帮助的。

  领袖其实不太害怕蒙元将文明坐标散布出去。

  原因有二,其一文明的开局时间是一致的,所以差距没有到核弹炸猿人的地步。

  就算是有,也没有人丧心病狂到像秦帝国这样,不是在打仗的路上,就是在准备打仗的路上。

  滚起来的文明优势,不应该是一个普通文明可以比拟的。

  其二领袖的禁区傀儡文明计划也在开始准备了,一但傀儡文明建设完毕,那么应对这样的威胁还是应当可行的。

  领袖:打。

  领袖:将全部的军事实力用到这场战争中来。要打得干净。

  咸阳留下必要的军队,将所有轻重骑兵全部堆到蒙元高原上去。

  大打特打,打灭国战争。

  拨一只从西边蒙元高原上去的轻骑兵,尽可能地堵截文明残余。

  至于原定的汉城方向,重骑兵团早就摸上去了。

  这里有一个误区,重骑兵的行动不如轻骑兵。

  重骑兵一般来说,战马不驮运武器物资和人,另有专门的驽马驮运,一匹备用战马通常用来驮人。

  只有到了预定战场,士兵和战马才会披甲。

  而驽马由专门的士兵驱赶远离战场。

  三马一兵的庞大军队,也可以像轻骑兵那样,进行非常迅猛的穿刺。

  汉城的孙武兵团出发的时候,两个帝国还在蜜月期。可见始皇帝是蓄谋已久,其心可诛。(诛:讨伐,责备。)

  在开春之前,孙武兵团已经带上草料,选偏僻小路爬上了蒙元高原。

  沿途牧民实行军事驱赶和圈禁,已便保密。

  等到樊川军事摩擦的时候,孙武重骑兵团距离和林金帐不过区区2天距离。

  护卫金帐的蒙元轻骑发现孙武重骑兵团已经来不及了。

  庞大有序的重骑兵凭借高防御、数量多的绝对优势,对定居点进行了平面推进。

  两只轻骑兵在孙武兵团左右两翼不停骚扰,但是并不能阻止孙武骑兵团的前进。

  孙武将军队分为三个部分,左、右、中三军,左右负责侧翼,中军对着和林进行突击。

  当漆黑的盔甲在高原闪耀的时候,帐篷的海洋发出了最惨烈的诅咒。

  蒙元的骑兵单兵质量在秦军之上,但是面对如此规模的重装骑兵也是束手无策。

  骑兵的对冲是最简单粗暴的,将骑枪斜举,让后双方催动战马,穿刺。

  一个照面下来,阵型便稀少了很多。

  只是白色的轻骑兵制造的空白,后面的秦军马上又将他们填上了。

  正常来说骑兵凭借马速的冲刺,不会超过两轮。

  一但陷入焦灼的白刃激战,变成了蒙秦秦蒙,或者秦蒙秦蒙,两种纵横交错样式,这怎么冲得起来。(当然短距离低频次的快速冲刺也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