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吴启刚
作者:寂寞如蓝      更新:2023-05-06 14:29      字数:3071
  永远不要小瞧华夏的基建能力。

  只要钱到位,钱给足了,没有什么是他们干不了的。

  兴阳县东边的那数万亩的沙地,因为秦天家的缘故,现在全都被县政府给征收了。

  因为县里的人也不是傻子,他们很清楚,一旦方便面厂建成以后,这里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想想看,光是方便面厂的员工就有三四万之多,再加上那些闻风而来做生意的人,到时候这里的人最少也不低于六七万吧,要是再算上流动人口,那就更多了。

  一个将近十万人的消费市场,县里怎么可能会放过。

  最主要的是这些人还很有钱,在投资计划里边,秦父也说了,方便面厂的员工,基本工资都在一百元,加班还有加班费,夜班还有补助等等。

  这些都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随着方便面厂的落成,周围的地价绝对会上涨的,到时候光是卖地他们就能赚一大笔钱。

  为了避免以后花高价钱买地,秦父在秦天的叮嘱下,提前圈占了一万亩。

  一万亩,也够秦天后续的扩张计划了。

  鸡蛋不能放在一個篮子里的道理他也是懂的,如果后续方便面厂真的需求量大的话,而兴阳县这里又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土地,他们家完全可以把扩建的分厂建到其它的地方去。

  三千亩是用来建造厂房,仓库,员工宿舍的,还有员工食堂等。

  尤其是员工宿舍,紧挨着厂区,不会距离厂区太远,因为这样方便员工上下班,别忘了,这三万五千人之中,可是有五千人是残疾人。

  得为这五千残疾人考虑的。

  在省建筑公司进驻的同时,县里也开始了通水,通电,通路工程。

  数千人的涌入,让这片长年黄沙笼罩的土地上变得热闹起来。

  为了尽快完成任务,省建筑公司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干,只要不下雨,工程就不停。

  小商贩的鼻子永远是最灵敏的,这边这么多人的进驻,立刻就吸引了很多小商贩在这里摆摊。

  有卖吃的,有卖烟酒和水的,还有卖零食瓜果的等等很多。

  这些小商贩其实很多都是附近的村民,来这里摆摊也是想赚一个外快。

  工地那里秦天不去操心,等到最后他们家负责验收就可以了。

  关于生产设备,秦天则是交给了松下小五郎来负责。

  而松下小五郎也不负秦天所托,很快就搞定了各种生产设备,而且还都是最先进的,只等这边厂房一建好,那边就可以起运了。

  这批设备不仅先进,而且价格还不贵。

  之所以能搞到这么先进而又便宜的设备,其实全都是松下小五郎的功劳,这是松下小五郎为了维持好和秦天家的关系在这么做的。

  如果没有麻生太郎的加入和他竞争,或许松下小五郎还不会这么做。

  但是现在麻生太郎加入了,如果他不维持好和秦天家的关系,那么很快他就将在和麻生太郎的竞争中失败。

  秦天也算是占了麻生太郎的光了。

  设备问题搞定了,厂房也开始建了,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员的问题。

  给方便面厂找一个厂长已经是当前首要的问题了。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秦天都不擅长和政府人员打交道,而秦父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实在无人可用,秦父也不会亲自出马的。

  说到方便面厂的厂长,秦天还真想到了一个人。

  前世的时候这个人还特别的有名,至于说能力那更不用说,因为这个人之前就是国有大厂的副厂长,因为看不惯一些事情,被人给诬陷了,然后一气之下就辞职不干了。

  在他辞职以后,和他过了二十多年的媳妇因为接受不了他辞职的事儿,就选择了和他离婚,唯一的儿子选择了跟随母亲,而他变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算一算时间,这个时候他刚和媳妇儿离婚,正是出于人生低谷的时候,如果能把他请过来当厂长,那以后方便面厂这块,秦天家几乎就不用太过担心了,只要掌握好财政和大方向问题不出错就行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他叫吴启刚,前世很有名的一个人。

  四十多岁的他在老婆选择离婚,唯一的儿子也离他而去以后并没有选择消沉,而是选择白手起家,凭借之前的人脉,愣是创建了一个资产几十亿的大公司。

  当然了,这是前世吴启刚的发展历程,但是这一世嘛,估计他创建不了属于自己的公司了,因为秦天要把他拉倒自己的公司之中。

  虽说中间费了一番周折,但是吴启刚还是选择了答应秦父去当方便面厂的厂长。

  对于这个方便面厂,吴启刚也是有所耳闻的。

  1993年,一亿美元的投资,别说是在一个小县城,就是在人口七八百万的省城,那也是一个大卫星。

  在听取了秦父的发展计划和承诺以后,吴启刚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

  见吴启刚答应当厂长,秦父也不吝啬,当场就开出了上百万的年薪,并且还说了,年底效益好,还有分红奖金。

  面对于此高的年薪,在九十年代,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抵御如此的诱惑吧。

  相比于吴启刚的能力和人脉,这个年薪完全是值得的。

  秦父不清楚,但是秦天可是清楚的很。

  走马上任的吴启刚很快就展露出了他过人的管理能力,把方便面厂的建设管理的井井有条,不再像以前一样很是混乱,让很多想浑水摸鱼占便宜的人没有了机会。

  以后再和政府部门打交道,全都是吴启刚出马,对于这方面,之前身为国企厂长的他很有经验。

  各种规则,各种套路,他心中清楚的很。

  解决完厂长的问题,接下来秦天就在考虑原料的问题。

  方便面厂用的最多的是什么,当然是面粉了。

  秦天在考虑要不要趁着这个机会再建一个面粉厂,自己家收购麦子,自己磨面,然后提供给方便面厂使用,这样做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原料的安全问题。

  做食品的,食品安全是最大的问题,也是绝对不弄忽视的一个问题。

  在一开始的计划之中,秦天就坚决杜绝科技与狠活。

  他们家的方便面,能不使用添加剂的就绝对不适用添加剂,有空间水在,即便不使用各种添加剂,方便面的口味也不会太差。

  一包方便面按照一百克的面饼质量来计算,一万包方便面就需要一吨面粉,而方便面厂的规划是基本年产量在一百五十亿包,最高年产量是两百二十亿包。

  按照基本的年产量来计算,光是一个方便面厂,一年所需要的面粉就不低于一百五十万吨,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呀。

  仔细的一计算,秦天觉得自家完全有必要在方便面厂的旁边建立一家年产面粉在两百万吨的面粉加工厂。

  占地几千亩的方便面厂都建了,也不在乎一个面粉厂。

  再说了,建造一个面粉厂又能花得了多少钱呢,秦天家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把建造面粉厂的计划告诉了吴启刚以后,吴启刚立马就找到了省建筑公司的总经理,把建造面粉厂的活也给了他,工程款一样用美元结算。

  一听是用美元,省建筑公司的总经理王朝心中巴不得这样的工程多一些呢。

  这些赚取的外汇可都是他的政绩,美元赚的足够多,他升到总公司的概率就越大。

  不就是一个面粉厂嘛,好说,分出去一些人就是了。

  人不够咋弄?

  不够就招,在华夏还怕没有人可用嘛?

  缺人那是你给的钱不够,钱给够了你看能不能招来人。

  仔细了梳理了一下,在确信没什么遗漏以后,秦天也就不在操心方便面厂的事情了。

  现在已经七月底了,距离老道士的离开不到四个月的时间了,在这最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只要没有特殊情况,秦天打算就待在道观里陪着老道士。

  白天在道观跟着老道士学习,晚上就回到湖心岛自己加练。

  空间里,飞天的两个孩子也已经长大了,它们两个也显得更加的神俊,比起飞天来,也差不了多少。

  可以预见,从小就在空间里长大的它们俩未来绝对是空中的霸主。

  看着已经可以在空间之中飞翔的两只小鹰,在一个漆黑的夜里,秦天把它们两个放到了外界之中,然后在秦天夫妇的带领下,飞向了不远处的大山之中。

  从八月份开始,鱼塘这边按照松下小五郎的要求,加大了捕捞量。

  每天鱼的捕捞量都在十万斤左右,每天都有数百人在鱼塘这里忙碌。

  忙着捞鱼,忙着捡鱼过称,装车。

  每天来秦家村拉鱼的车子从早到晚络绎不绝。

  一天十万斤鱼,收入就是两百万美元,一个月就是六千万美元,抢钱都没有这么快呀。

  秦天家刚花了了一亿美元投资建方便面厂,结果可好,鱼一开卖,两个月的时间就赚回来了。

  但你别忘了,秦天家可不是只有鱼的,还有上千亩的大棚蔬菜呢,还有数万只鸡和鹅呢,还有甲鱼可可以售卖了。

  如果这些都算上的话,一个月的时间,恐怕花掉的一个亿就全都赚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