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朱棣:吾弟糊涂啊!
作者:雨大郎      更新:2022-12-09 03:56      字数:2161
  【获得奖励,土豆种子100kg】

  【是否种植?】

  “确认种植!”

  朱柏毫不犹豫,选择立刻种植土豆。

  现在是二月,云南的天气不算很热,加上小冰河纪影响,这里的温度大概只有十度,是比较适合种植土豆的气候。

  【请招募农民。】

  种植土豆需要农民,朱柏差点把这茬搞忘了。

  不过好在还剩下3点能量,可以招募3名农民。

  果断招募了3名农民。

  【请选择种植地点。】

  朱柏将种植地点选在彩虹镇的一个荒废小村庄里,这里因为久经战乱,已经荒无人烟,不过土地却很肥沃,除除草,松松土就可以种植了。

  虽然已经是夜间,但3名农民干活很积极,点着火把,将土豆种子全部种植在了松软的土层里,然后才回到村中旧屋里休息……

  第二天,五名伐木工仍旧在伐木,渔民也继续钓鱼,农民给土豆种子浇水,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等到日落收工时,朱柏将收获的15点能量,全部招募了伐木工,这样能量就能来得快些。

  他心心念念的左轮手枪,也能早一点到手。

  ……

  不知不觉,朱柏来到云南已经五天了。

  第五天,当初在安庆撇下的大部队,终于赶到了云南。

  这五天,朱柏除了操控系统,还见了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大大小小的官员,包括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知府等等,同时也见了已经归服的本地土司、豪绅大户。

  毕竟,这些人都不知道朱柏与朱元璋的“一年之约”,还以为朱柏及其子孙要在云南世代永镇呢!

  所以恨不得用四条腿爬到云南府府衙,来讨好这位亲王。

  云南官场第一把手,左布政使吴印,恭请朱柏到布政使司衙门居住。

  但朱柏已经在这知府衙门住惯了,就懒得再搬了。

  于是,“可爱”的吴大人表示要上折子给皇上,请求朝廷为湘王建造云南王府。

  其实这只久经官场的老狐狸心中很清楚,湘王的“湘”字未动,就代表这里面有猫腻……

  建云南王府?

  这不讨打吗?

  所以,朱柏果断制止了这只老狐狸。

  朱柏倒是很想整饬一番云南官场。

  毕竟云南才平定三年,久经战乱,百废待兴,这股巴结的风气不知是从哪来的,令人生厌。

  但他也察觉到了,这偌大云南,盘根错节,利益复杂,且不说这三司衙门,就是大大小小归服和未归服的土司、山头势力,都够他剪不断、理还乱了。

  幸亏有程璘先生,为他耐心讲解,他总算厘清楚了大部分。

  这天程璘讲完云南各种大小势力,却并没有宣布“下课”,然后离去,而是毕恭毕敬的问道:“殿下,二月二十八日是大理府苗寨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苗寨长老们送来请帖,想要邀请您参加……”

  “这‘踩花山’,是怎么回事?”朱柏摸了摸鼻子问道。

  “这踩花山,在苗寨颇为盛行,节日期间,少男少女载歌载舞,寻求配偶;老农们则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对了,还有斗牛比赛呢。”

  程璘说完,朱柏微微一笑:“居然有斗牛比赛,那本王就去看一看。”

  今天是二月十八,也就还有十天,就可以去看斗牛比赛了。

  这斗牛比赛听上去还蛮有意思的!

  “那微臣这就去回复苗寨长老们。”程璘躬身退了三步,走出门外。

  府衙门口等着的苗寨长老们听闻这个消息,激动的热泪盈眶。

  “殿下能大驾光临我们苗寨,真是令我们苗寨蓬荜生辉啊!”

  ……

  京城。

  东宫。

  “什么?你刚刚说什么?”

  一身玄色衮冕服的朱标,听闻太监汇报来的消息,惊讶得一对眼珠子瞪大了几分。

  太监将消息再次汇报了一遍。

  “十二弟去镇守云南?西平候班师回朝了?”

  朱标差点将喝进嘴里的茶又吐了出来。

  这个消息也太令人震惊了。

  十二弟,他才十五岁啊。

  这样的任务怎么能交给他呢……

  “这十二弟……究竟是如何说服父皇,派他去镇守云南的啊?”

  朱标实在想不通,于是,干脆跑去问父皇了。

  他就是这样子性子,直来直去,从不玩那些弯弯绕绕,这也是朱元璋喜欢和担忧他的点。

  朱标在谨身殿门口几乎没怎么等待,就见到了朱元璋。

  “来见朕所为何事啊?”朱元璋斜眼睨了朱标一眼。

  一看朱标这急匆匆的样子,就知道他准没好事。

  老朱生气的不是他有事没事,而是他遇事的态度。

  所以没给他好脸色。

  朱标生性耿直,有什么说什么,才不看他脸色呢,直接开口道:“父皇派十二弟去镇守云南啦?”

  “哟?咱的好皇儿质问起咱来了?”朱元璋揶揄道。

  朱标已经满脸涨红,看那样子,就要跟老朱吵起来:“父皇,你不能这么做!”

  “朕要你教朕做事吗?”朱元璋微怒,颇大声道。

  负责伺候的太监,吓得一动也不敢动。

  这种声音发出,通常都是有人掉脑袋啊……

  不过幸好被骂的是皇太子,要是换做别人,脑袋肯定早搬家了……

  “儿臣知错!”朱标立马意识到自己态度不对,跪了下来。

  等朱标跪了小半刻钟,朱元璋才开口跟他说话。

  “标儿,你可记得,当初朕册封你们兄弟为诸亲王之时,曾赐你们每人一条玉带,朕让你们佩戴,然后转身让朕看看,你们都转身了,唯独柏儿没有转身。”

  “当时柏儿是怎么说的,你还记得的吗?”

  朱标点了点头:“儿臣记得,十二弟说:‘君父不可背也’!”

  “对!”朱元璋忍不住拍大腿,“柏儿当时才七岁呀!何等聪慧!”

  朱标冷静下来了,声音平静道,“儿臣只是担心他的安危,云南一地,何其复杂,十二弟他年纪轻……”

  “年纪轻更应该历练,就像棣儿那样,多锻炼,总是好事……”

  ……

  “阿嚏!”

  燕王府,朱棣打了个喷嚏。

  “谁在骂本王啊?”

  北方的天气寒冷,喷嚏很快在空气中化作雾气。

  此时外面到处下着鹅毛大雪,白茫茫一片。

  一匹快马来到燕王府,在大门前留下一串梅花脚印……

  很快,朱棣收到了金陵送来的消息。

  朱棣抖了抖手中的信件,叹息一声:“吾弟糊涂啊!好好的逍遥湘王不做,跑去云南那劳什子地方……真是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