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寻人启事
作者:狐狸尾巴短不了      更新:2022-12-20 20:48      字数:2015
  事情的起因,齐越基本猜个大概。

  韩瑞特意选了一处偏僻宅子,在地下埋了一坛子金子,希望将来儿子遇到难关时拿出来应急。

  从地洞深浅来看,一个人就可以施工,极有可能是韩瑞亲自动手挖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瞒住所有人。

  建造房子时,用料精挑细选,包括那根金丝楠木房梁。

  这么做的目的,只为最大限度保证一件事——即便韩家后代再怎么穷困潦倒,最终还能有一个栖身之所。

  韩瑞为身后事可以说是费尽心机。

  但他万万没想到,儿子会遭人构陷被捕入狱,万贯家财全都充了公,富贵荣华转瞬就成了过眼云烟。

  按照事情的走向,这一切早已经注定,就算地下藏座金山也没用——韩明舜根本没机会拿到。

  俗话说,善恶终有报。

  落得这么个下场,韩瑞也算是报应不爽。

  韩家的钱都是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每一块金锭的背后,都有可能隐藏着一段普通人的悲惨遭遇。

  所以,占有这笔不义之财,齐越心里没有半点愧疚。

  将来用在正途,也算是替韩瑞赎罪了。

  ……

  清晨。

  警察宿舍。

  “据国通社消息,蒋逆当局于今日发表声明,谴责日苏签订《日苏中立条约》,称东四省及外蒙为中国领土,满洲国是非法的傀儡政权……”

  收音机里,一个矫揉造作的女声在播报新闻。

  姜斌双手插兜望着窗外。

  齐越推门走了进来。

  他昨晚去了杜鹃家里。

  姜斌回身看了一眼:“回来了。”

  齐越没搭话,凝神听了一会广播,这才说:“这下好了,苏廉承认满洲国,咱们的边境彻底安全了。”

  “但愿吧。”

  姜斌拉开椅子坐下。

  齐越看了看他:“好像情绪不高啊,怎么了?”

  姜斌用手搓了搓脸:“昨晚吃多了,没睡好。”

  齐越笑:“瞧你这点出息。对了,差点忘了告诉你,过段时间,我准备搬出去住。”

  姜斌一愣:“搬出去?”

  齐越说:“在傅家甸附近找了一处房子,各方面条件还不错……哦,主要是离杜鹃近,宿舍离新民大街太远了,天天这么来回折腾,折腾不起。”

  姜斌说:“既然嫌远,搬去和杜鹃一起住不就完了吗?”

  “姜斌。”

  “啊?”

  “听没听过一句至理名言。”

  “哪句?”

  齐越笑道:“远了香近了臭。”

  姜斌也笑:“我还以为是升任警尉,官升脾气涨呢。”

  齐越说:“我能当上警尉,至少有你一半功劳!”

  “啥功劳不功劳的,能当上警尉,那是你的本事……”

  姜斌看上去有些漫不经心。

  ……

  傍晚。

  新市街48号。

  八仙桌上,摆着一大碗鸡蛋甩袖汤,一碟酱萝卜条,笸箩里放着几个棒子面馒头。

  杨丰和徐铁虎相对而坐。

  杨丰问:“铁虎,今天去哪了?”

  最近一段时间,为了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徐铁虎骑着一辆脚踏车,城南城北的到处走。

  “今天去了一趟北城门……”

  徐铁虎慢慢吃着馒头,神情间却显得有些凝重。

  杨丰说:“遇到什么事了吗?”

  徐铁虎说:“前些天,你跟我讲,是姜斌趁人不备,在城防巡逻队卡车做了手脚,从而导致卡车半路爆胎,张政委他们才得以脱险。”

  杨丰点头:“没错。怎么了?”

  徐铁虎说:“倒也没什么,就是觉得姜斌有点冒险。”

  “你详细说说,怎么冒险?”

  “我打听过了,城防巡逻队的卡车,每天都停在检查站东侧,附近到处都是眼睛,姜斌这么贸然行动,很有可能被当场抓了现形。”

  杨丰笑道:“你亲手带出来的人,自己还不了解嘛,所谓艺高人胆大,说的就是姜斌,在警察厅那次,他从二楼下到一楼,再从一楼爬回二楼,一般人谁能做到?要知道,那可是在警察厅,人精子的老窝!”

  “他的身手确实没得说。”

  徐铁虎表示赞同。

  吃过了饭,杨丰说:“等过些日子,安排你们见一面,姜斌可没少在我面前念叨你。”

  徐铁虎笑道:“刚才那件事,你可别跟他提,要不然,他还以为老上级来了就挑毛病,不利于内部团结。”

  杨丰也笑:“不会的。这段时间,我对他进行了全面考察,这个同志年龄不大,做事绝对有分寸。”

  徐铁虎打趣着说:“听你的话口,是准备要拿他当接班人培养。”

  杨丰点点头:“敌后工作瞬息万变,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不瞒你说,我还真的考虑过,我要是出了事,姜斌的确是最合适的接班人!”

  徐铁虎笑骂道:“乌鸦嘴!”

  ……

  第二天上午。

  中央大街。

  《康德新闻》报馆。

  徐铁虎径直来到广告发行部。

  “先生,你找谁?”

  有接待人员迎上前。

  徐铁虎说:“我想刊登一则寻人启事。”

  “请这边来。”

  “好。”

  接待人员递过纸笔:“把内容写下来,你自己核对清楚,万一写错了,报馆概不负责。”

  “知道了。”

  徐铁虎拿起钢笔,在白纸上写了一行字,递给了接待人员。

  接待人员拿过来轻声读着:“情义深重,永不敢忘,望各位同窗看到启事后,务必于本周日晚六时,到广聚茶楼一叙。远山。”

  徐铁虎问:“哪天能见报?”

  接待人员说:“明天就可以见报。”

  徐铁虎交了钱,离开了报馆。

  “远山”是老秦的代号。

  情义深重的“情义”,指的是青衣。

  在新京时,新京地委多次在报纸上发寻人启事联络青衣,但都石沉大海。

  老秦透露过,青衣是一名学生。

  新京地委经过一番研究,认为青衣有可能已经不在新京了,学生哪里的都有,毕业了各奔东西。

  徐铁虎临来时,新京地委特别嘱咐他,帮着发一则寻人启事,说不定青衣就到了滨江呢。

  之所以要找到青衣,是因为老秦生前多次对其大加赞赏。

  这件事,徐铁虎没对杨丰提及。

  事情还没有结果,现在说了也是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