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备考
作者:小黑和大黄      更新:2022-11-26 09:39      字数:2125
  刘桂花不死心,特意跑去问自己大儿子,他想不想参加高考。

  “娘,我就算了吧,”薛红民低声说:“就我念得那点书早就忘干净了,再说……春梅说了,现在孩子都大了,我有家有业的还是不跟着起哄了。”

  刘桂花张张嘴还想再劝两句,可见儿子脸上那表情,到底是咽了回去。

  罢了,儿子长大了,以后的路怎么走不是他们当爹娘的能做主的,既然自己已经做出选择,那就按照儿子的想法办吧。

  大儿子不想考试,刘桂花又想到了侄子。

  小江知青不用说那是肯定要去上大学了,只是剩下她这侄子……

  想到这刘桂花忍不住叹气,要不是当年家里条件不好,再怎么样也该让二军读完初中再说,他现在一个小学毕业的要去考大学怎么想都不靠谱,可不让他去考,万一小江知青考走了,以后在大城市认识更优秀的青年,那她家二军可咋办?

  刘桂花越想越上火,趁着薛红军放假赶紧把人叫来说这件事,她想问问薛红军自己心里有没有点数。

  薛红军一听就笑了:“二婶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不瞒二婶说,安歌一直在带着我学习,我想着要是能跟安歌一起考上大学那肯定最好,万一要是我考不上那我就跟着她走。”

  “反正她去哪我就去哪。”

  刘桂花一想觉得这样也行,可她又想到了薛红军的工作:“二军啊,那你工作咋办?你那工作一般人可干不了,你要是不干了……”

  她没说完的话是,要是薛红军没了工作,以后没有稳定收入,那他和江安歌去上大学,不就等于她侄子去吃软饭了么。

  “那个再说吧,反正我有力气,肯定不会饿着安歌的。”

  薛红军没把话直接说出来,他想着到时候可以让大哥和三弟去学车,学会了可以接他的班,要是实在学不会就换个在粮站不出车的工作,不过至于给谁他还没想好。

  按理说这种事肯定要先考虑老大,可一想到他大嫂对二叔二婶的态度,薛红军就不想照顾他们;要是给老三……他又觉得老三还小,万一复习一年明年能考大学肯定能更有出息,比上这个班强。

  索性还有好几个月呢,薛红军也不着急,还是先和安歌复习要紧。

  薛红军去知青点,发现这次难得的安静,所有人都在看书,根本就没理会他的到来,也不再像以前似的吵吵嚷嚷,就像所有人都换了芯子一样。

  李红梅正和江安歌一起复习,看到薛红军来了便笑笑,站起身去了前院。

  江安歌看到薛红军拿着课本过来,心里还挺高兴的:“上次我给你留的题都做了吗?”

  薛红军笑着点头:“这不赶紧带来给江老师检查。”

  江安歌也不客气,直接拿过去就开始检查,就发现薛红军这次做的还不错,语文和数学基本上没错几道题,就是英语和历史有些惨不忍睹。

  “英语就算了,这个不是必考科目,可历史你怎么还错这些?”

  前段时间县里正式下发了高考科目通知,宣布今年高考的必考科目是:文科: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和地理;理科: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

  英语在这一年还不是必考科目,但如果报考的是英语专业,那就要再多考一科英语。

  知青们为了稳妥起见都不会选择这个专业,所以薛红军的英语不好在江安歌看来暂时也没关系,大不了以后上了大学再给他补课就行了。

  可是历史……

  “这道题:人类社会有哪几种社会形态?”

  “你怎么答的?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这是答案吗?啊?”

  薛红军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记得确实是这两种社会形态啊,可看到江安歌生气,他还是赶紧哄道:“我错了,你再教我一遍,这次我肯定记牢!”

  江安歌其实也没有真的生气,就是眼看着高考的日期临近,心里跟着紧张罢了。

  上辈子因为渣男,她没能考上大学,这成了她一辈子的遗憾,所以这一世她便对那个最高学府有着莫名的执念,自然也希望薛红军能跟她一起,但看到薛红军这么努力的样子,她不禁也心软了几分,毕竟薛红军的基础不好,她不能因为自己就把人逼的太紧。

  她们是要生活一辈子最亲密的爱人,需要的更多的是相互包容,而不是打着为对方好的名义去做让自己开心的事。

  想明白这一点,江安歌顿觉心里松快不少,她拉着薛红军的手说道:“没事,我们慢慢来,我教你这些是为了让你懂得更多,并不单纯为了一次考试而已。”

  “你心里别有太大压力,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了。”

  薛红军闻言心里也是一阵酸涩。

  他知道自己基础差,这段时间只要不忙就盯着书本看,可到底当初学的太少,很多东西现在都要从头学起,这也是为什么江安歌更注重给他讲文科知识而不是理科,因为物理化学相对来说可能更难,薛红军其实都懂。

  但哪怕现在再让他选择一次,他也会努力学习,并不是为了考大学,而是想要离喜欢的人更近。

  想要和江安歌长长久久在一起,不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分开。

  江安歌从兜里掏出块巧克力给他:“好了,我继续给你讲题。”

  就在知青们忙碌的学习中,长宏大队的秋收结束了,一转眼就进入了冬天。

  眼看着距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知青点的气氛也紧张到了极点。

  照例交完粮后就要分钱,薛长贵和徐会计几人也想着过段时间知青们要去县城考试,不如就把钱先发了,于是就跟村民们说了今年提前发钱的事儿。

  村民们自然乐意,一大早就跑去大队支部排队,结果没想到知青们都已经等在那里了,显然比他们起的还要早。

  没办法,过几天就要去考试了,早点把钱拿到手里他们也能早点放心,更何况不少人还要再去供销社买点钢笔墨水一类的备用。

  这时候已经有了成瓶的钢笔水,但因为价格贵,不是很多人都能负担起,因此这时候还流行用墨水精,一包粉末状的墨粉兑上水,就可以当成墨水使用,是绝大多数知青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