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寻龙会”之一
作者:北俍01      更新:2022-11-25 15:45      字数:3032
  “相配歌”高唱,“相配舞”也在同步进行,最热闹莫过于“相配舞”。几百对穿着萱草衣的龙兄龙妹,按照自己的姓氏围着一小堆篝火,十二姓氏就分成十二堆篝火。

  中央大篝火旺盛地燃烧着,但周围却空荡荡的,没有一个龙兄龙妹,这种空旷顷刻就会被龙兄龙妹填满。

  “相配舞”开始,首先是龙妹们跟着音乐、歌声的节奏,迈着优雅的舞步,有条不紊地移动到自己属相的“四柱”位置上。待龙妹都到位后,龙兄也跳起有力舞步,根据自己相配的属相寻找心仪的龙妹,并在心仪的龙妹周围跳起“求配舞”。

  “求配舞”首先是龙兄在龙妹面前展示自己雄壮有力的身材,再向龙妹表示敬仰之情的动作。此时的龙兄是不许触碰龙妹身体的任何部位,只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求配舞”跳完后,就轮到龙兄迈着有力的舞步移动到自己的属相的“四柱”的位置上,等待心仪龙妹的答复。

  若你已经倾诉过“求配舞”的龙妹迈着优美的舞步来到你的身边,并跳起“回配舞”,表达龙妹接受龙兄的求爱,并向龙兄献媚倾诉自己爱意。

  “回配舞”顾名思义就是对龙兄对龙妹的求爱的一种回馈,但也有更深层次的含义;男人一般都比女人粗心,往往会出现属相冲突的现象,所以龙妹的“回配舞”也同时再次验证龙兄的属相,若是属相相配,龙妹又对你有情有义,自然就会寻找龙兄报以回馈。反之,龙兄的身边就会出现空空如也的情形。龙兄就要仔细思量,再一次“求配舞”时,就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属相是否与心仪的龙妹相配,否则又是一场竹篮打水。

  得到龙妹“回配舞”的龙兄则兴奋地拉起心爱的龙妹,缠绵地移动到大篝火旁边,跳起“相配舞”或“萱草舞”,这时,双方才可以触碰对方,跳起亲密的舞蹈。

  反复如此,大篝火四周的龙兄龙妹越来越多,小篝火旁边的龙兄龙妹就越来越少。当然也有极少数没有配对的,对于盘龙人来说,这根本算不了什么!等待下次继续配对便是了。

  配对后的龙兄龙妹欢快地围着大篝火,跳起热情奔放的舞蹈。特别是那些平日里就眉来眼去的龙兄龙妹更是如痴如醉。因为按照盘龙族的习俗,只有正式订婚的日子才托媒人进行八字交换,若平时私自交换八字视为对始祖母的不敬,是要受惩罚的。因此,平日里相恋的龙兄龙妹都怀着无比忐忑的心情,等待“龙根节”、“阴花节”和“盘王节”的来临,以便尽快了解自己心上人的“八字”,达成配对。

  也就是一年中的这三节,龙兄龙妹才敢于大大方方地向自己心上人敞开最隐秘的“八字”,当发现自己的“八字”与心上人相配时,那种激动难以言表,只能抱着心仪的人狂舞才能释放心中的激动。

  当然也有极少数的恋人在这一天被冲突的八字拆散,龙兄龙妹则很自觉地尊崇这种结果,视为始祖母的安排,立即采取长痛不如短痛的方法,尽快寻找新欢以填补失恋的伤痛。这下你就明白,盘龙族为何允许这么多老庚和老同的存在的意义了!

  在“相配舞”中还出现多位龙兄向一位龙妹跳“求配舞”或多位龙妹向一位龙兄跳“回配舞”的情形,其实这是很好决定的选择;前者,龙妹只向自己青睐的龙兄跳“回配舞”即可。后者,龙兄只拉着自己青睐的龙妹向大篝火方向移动即可。

  不知不觉天已经擦黑,相配的龙兄龙妹还在乐此不疲地陶醉在“相配舞”中,用舞姿倾诉对恋人的爱意,用歌声表达对情人的思念。

  饥肠辘辘的龙哥龙嫂和年长者,再也没有精力相伴,便悄悄地领着“鸳鸯龙”木台上的二十四匹獒龙,移步到獒龙峒或各石牌广场享受长席上的美味佳肴。当然,龙哥龙嫂也没让相配的龙兄龙妹饿着肚子,便一担担,一挑挑香喷喷的糯米饭、粽子、糍粑、腊肉、香肠等等堆满了龙母坛四周。相配的龙兄龙妹成双成对地抓起香喷喷的吃食一边吃一边跳,尽情享受初次的男欢女爱。今夜,真龙山和盘龙桥上的蒸笼屋,又是一个人满为患的狂欢不眠之夜。

  十八日清晨,经过一夜狂欢的相配龙兄龙妹,无论醉宿在真龙山、盘龙桥和家里的蒸笼屋,都必须趁龙哥龙嫂和长者还未起床之际,将龙母坛打扫得干干净净。这叫“净早”,表示相爱的人有一个勤劳、洁净的开始,预示相爱长长久久。

  由于昨晚的狂欢,大部分龙兄龙妹一夜未眠。上午大家抓紧时间补觉,下午还有重要的仪式举行。

  下午申时,盘龙峒还将举行盘王节最后一项重大仪式——“寻龙会”。

  所谓“寻龙会”就是寻找应龙的一个大型仪式活动,每年盘龙峒都要举行多次寻龙会,但在盘王节上的寻龙会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次。盘龙族把一年寻找应龙的情况向始祖母禀报,并通过祭师与神灵沟通;下一步寻找应龙的任务。

  “当!当!当!”寻龙塔上又响起三声钟声。

  主祭师高唱:

  年年月月长鼓擂,

  寻觅天父千年泪,

  鼓皮敲破槌不断,

  盼望天父把家归。

  祭龙坛上,峒王带领十位长老和众位盘官手捧着贡香虔诚地向始祖原神像行三鞠躬,礼毕,再将贡香插在神像前的香炉里。

  “咚!咚!咚!”大长鼓、小长鼓如震天般响起来。

  十二支长鼓队把长鼓抹上黄泥,围着祭龙坛中央的十二个精致如花轿般的木笼慢慢地跳起来。木笼约五尺见方,用红木制作而成,前后各有两根轿杆。更奇特的是笼子里竟然蹲坐着一匹高大威猛的獒龙,身上还穿戴着金光灿灿的龙鳞盔甲,好似下凡的夔龙。

  队伍的最后还跟着六男六女的龙兄龙妹,各自担着一挑清水跟在后面,不知有何用处?

  “寻龙会”是盘龙族几千年来为了完成女魃与应龙团聚的一个千年夙愿,同时也是祈求华夏南方大地不遭受过多水灾的一种祈福。八角太阳花是吸引应龙的一个符号,是女魃给应龙写的情书。经过几千年的寻找,虽然应龙一直没有现身,但南方的水患的确得到一定的抑制。这说明应龙能看见女魃的八角太阳花,只是不愿意现身而躲避到北方去了。为了让应龙天父现身,盘龙族自定居于都庞岭后就作出再以獒龙为“诱饵”引诱应龙现身。因为,獒蘷就是当年夔龙的化身,夔龙和应龙都是四时之龙,就是兄弟般的存在。所以每年挑选十二只獒龙打扮成金盔金甲龙鳞灿灿的“夔龙”装在木笼里,这个装着“夔龙”的木笼叫做“寻龙舆”。应龙也许看到女魃的八角太阳花会引起伤心的回忆,那么应龙总得念些手足情吧?

  说来也怪,只要盘龙人抬起寻龙舆,大部分时间天上就会响起震耳的雷声,突然下起毛毛细雨,据说这是应龙在流泪,他就在天上看着呢!但仍然记恨天界而不肯现身。因为寻龙舆能带来雨水,后人又把这种仪式又叫“求雨节”。

  长鼓舞大约跳了一刻钟。主祭师再唱:

  雷声阵阵天父悲,

  细雨朦胧盘龙泪,

  叩请天父现龙身,

  天母泪面盼郎归。

  一群祭师跪伏在地上,不断磕头,向天祈祷。

  “咔!”天空一声惊雷,震得大地一阵颤抖。

  “呜呼!”祭师们用一种古老的语言向天空呐喊。

  “咔!”又一声惊雷响起。

  “咚!咚!咚!”大长鼓一捶捶如雷声般滚动起来。

  “嘟!嘟!嘟!”三声号角长鸣。

  二十四名龙兄以两人为一组将十二个木笼慢慢抬起,随着十二姓氏的族长带头徐徐向四面八方进发。鼓队慢慢地敲击长鼓,簇拥着寻龙舆,边跳边唱起“寻龙歌”:

  哎……!

  自从盘古开天地,

  伏羲女娲造人间,

  光阴荏苒千年过,

  万世沧桑日月辉。

  应龙含恨游走外,

  神隐龙身千万载,

  女魃思念泪流尽,

  期盼应龙早归来。

  夔龙金笼顶八角,

  不记恋情念手足,

  盼望天龙千年归,

  莫再流干万年泪。

  长鼓声声震天雷,

  天龙闻声把头回,

  不归不留朱雀天,

  莫让玄武大地萎。

  长鼓声声催人泪,

  千年不见天龙回,

  寻龙万年永不悔,

  百川终究大海归。

  “咔!”又一声惊雷,天空竟然真的下起蒙蒙细雨。

  各家各户老老少少手里端着装满清水的木盆,恭恭敬敬地迎接寻龙舆,嘴里跟着寻龙舆的队伍唱起“寻龙歌”,当寻龙舆抬到自己家门口时,虔诚地将一根树枝轻轻伸入木盆的清水中,再将树枝轻轻提起,把树枝上的清水洒在寻龙舆中的“夔龙”身上,然后匍匐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嘴里还不停地祷告:“始祖在天有灵,保佑天父归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