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婚礼之“祭拜”、“盘歌”、“沃盥”与“共牢”
作者:北俍01      更新:2022-11-25 15:44      字数:2918
  盘龙峒辈分最高的是列祖辈,就连峒王也得叫一声爷爷,迄今二百多岁。

  晚辈只限于两族直系晜孙辈。仍孙和云孙辈的未成年,不宜参加仪式。晚辈一律靠北面向长辈盘腿而坐,新郎新娘在第一排,按男左女右排列,身后均为本家晜孙代表。

  祭师、典礼官、乐师及鼓手等均靠东西两侧。

  典礼官面向祭堂深鞠一躬,高声唱道:

  张灯结彩引辉煌,

  五色云彩呈吉祥。

  青鸾对舞千秋会,

  龙凤和鸣百世昌。

  “嘟……!嘟……!嘟……!”号角三声长鸣。

  “嗷呜……!嗷呜……!嗷呜……!”十二匹獒龙仰天嚎叫。

  六男六女龙兄龙妹从祭堂两旁漫步步入祭堂,转身面向始祖神像上香。

  典礼官高唱:

  盘龙跨海斩妖孽,

  始母携子过三江。

  缅怀恩德永不忘,

  共饮千秋百世芳。

  典礼官唱毕,所有晚辈,包括新郎新娘全部从坐姿改为跪姿。

  典礼官高唱:

  一拜天地日月星,

  二拜东方甲乙木,

  三拜南方丙丁火,

  四拜西方庚辛金,

  五拜北方壬癸水,

  六拜中央戊己土,

  七拜应龙女魃德,

  八拜始祖始母恩,

  九拜九代老祖宗,

  十拜盘龙情谊重。

  新郎新娘带领众晚辈向始祖、獒龙、长辈磕了足足十个头。

  “咚!咚!咚!”长鼓重击三下。

  龙礼司的教师们用龙语低声吟唱:“拜堂歌”。新郎新娘及晚辈全体跪地双手合十默默感恩祖辈的恩德。约莫一盏茶的光景,“拜堂歌”唱毕,一群龙兄引领獒龙退场。一群龙妹搀扶长辈退场。

  一阵“呯呯磅磅”凳子撞击声从院外传来,紧接着一群龙兄龙妹扛着一张张长凳摆在晚辈盘坐的地方。一张红漆特大的椅子也摆在新郎新娘身后,这张椅子的深度与普通的相仿,但特别宽,宽度达六尺,后有椅背,但只有两个扶手,这张凳子叫“龙凤椅”,是专门为新郎新娘制作的。新郎新娘及所有的晚辈都改为坐姿。

  一会,院外又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回头望去,一群老老少少,甚至很多未成年龙弟龙妹也抱着一张凳子抢占有利地形。

  新郎梁宇辰对这一切变故很是纳闷?还好,紧紧贴在“龙凤椅”上的巧妹轻轻地握了一下手,向他投来轻松的目光,梁宇辰这才气定神闲。

  接下来要进行的仪式是“盘歌”。

  《盘歌》是盘龙族讴歌祖先的一部历史剧;分《盘古开天地》、《洪荒大战》、《女娲补天》、《伏羲画点江山》、《女娲造人》、《伏羲与女娲》、《三皇五帝》、《应龙女魃的传说》、《盘瓠出世》、《始祖跨海斩妖孽》、《盘瓠与公主》、《盘王印》、《过山榜》、《始祖归天》、《始母梦》、《长鼓祭》、《盘龙族迁徙之路》等篇章。

  《盘歌》是成人婚礼中最耗时的环节,占整个成婚仪式的九成的时间,不包括白天的仪式。要完成整个过程需要八个时辰左右,将近大半天。既然如此费时,如何赢得盘龙族世世代代的钟爱?这得再返回始母公主的故事说起。

  当年盘龙始母痛失夫君,悲愤欲绝、痛不欲生,昏睡中梦见到丈夫给她一朵八角太阳花,符中藏着一首歌谣,应龙被囚禁时女魃唱的那首歌谣。梦醒后,始母不久就学会了这首歌谣并教会十二位子女,十二位子女又把曲调传给盘龙族的子子孙孙,盘龙族把歌谣的曲调取名为《魃歌》。嘀嗒小说网

  《魃歌》既有古老“弹歌”的力度;“弋腔”的节奏和“昆腔”的曲调;既有秀丽轻巧、清脆甜美的南方风格,又有音调高亢、粗犷洒脱的北方气质。盘龙族无论山歌、情歌、笼歌、盘歌、祭歌等都是出自《魃歌》。

  盘龙族本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族群,经过数千年的沉淀与提炼,把《魃歌》丰富成独具盘龙文化风格的《盘龙调》。

  《盘歌》运用《盘龙调》为主要演唱形式,融入叙述、演奏、舞蹈、人物画等的一部历史剧。准确来讲,《盘龙调》就是盘龙族的一种戏曲形式,《盘歌》只是《盘龙调》其中的一部历史剧而已。《盘歌》只有在重大的典礼上才展示,所以全峒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争先恐后一睹《盘龙调》的“芳容”。哪怕再累再困都在所不辞。

  但今晚的《盘歌》可能要使大家有所失望;以往的《盘歌》全都用龙语演唱。为了让刚完成承宗礼的十二人能听懂《盘歌》的内容而改用汉语演唱,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与师公们也只能仓促地拼凑仅不到一个时辰的《盘歌》汉语简略版。

  正当大家抢占有利地形之时,后院祭堂前已经布置完毕。其实也很简单;戏台就设在原先长辈就坐的位置,祭堂前树立一块宽大的屏风,遮挡背部以表示对始祖的尊敬即可。

  典礼官高唱:

  自从盘古开天地!应龙女魃护人间!

  《盘歌》正式开始;汉语演绎的《盘歌》也有另一番韵味,但准备不足,时常龙语、汉语不分引来全场哈哈大笑,这也是另一番情趣的欣赏。

  约莫不到一个时辰的光景就草草结束汉语简略版的《盘歌》,虽然有些扫兴,但还是满足大家的新鲜感。接下来是“沃盥”仪式。

  龙兄龙妹手脚麻利地将戏台撤下,恢复原样。

  典礼官缓缓走到中央,向始祖神像深深一恭,高声唱到:“奉始祖之作,秉始母之和,顺族人之愿,从双人之意。诚请始祖母见证,新婿新娘今日合婚结为夫妻。”

  “嘟……!嘟……!嘟……!”号角三声。

  一对龙兄龙妹从东边抬出一盆炭火放在新郎新娘的前边;另一个龙妹将一个铁三脚架在火盆上。西面一对龙兄龙妹抬着一个近两尺直径的银盆放在小桌的铁三角上,再一对龙兄龙妹各拿着一张方凳放在东西面。

  典礼官唱到:“阴阳交会喜千秋,男西女东鸳鸯配。”

  新郎新娘按照典礼官的指示,男西女东对坐。

  “咚!咚!咚!”鼓敲三声。典礼官双手拎着一个大银壶,高声唱道:

  一壶清水洗双手,

  见证夫妻百年头。

  洗去往日愁与苦,

  洗去来年悲与忧。

  “嘟……!嘟……!嘟……!”号角三声。典礼官慢慢把清水倒入银盆中,新郎新娘缓缓伸出双手放进银盆里。冰冷的水让新郎新娘微微打了一个冷颤,迅速地抓住对方的双手相互地搓揉起来,在炭火慢慢地烘烤下,一盆冰冷的清水逐渐温暖起来;预示新的生活逐渐红红火火。

  众人齐唱《洗手歌》:

  哎……嘿……哟!

  冷冷是清水,暖暖是双手。

  清清是眼睛,热热是泪流。

  慢慢洗你手,抚平往日愁。

  细细摸你手,牵手走白头。

  鼓声节奏变得明快起来。

  嘿……!嘿嘿!

  洗洗大拇指,恩爱实打实。

  洗洗你食指,勤快又朴实。

  洗洗你长指,走路不迷失。

  洗洗你药指,聪明又壮实。

  洗洗小手指,快乐又充实。

  洗洗你手腕,五谷多高产。

  洗洗你手背,夜夜陪你睡。

  洗洗你手掌,甜蜜万年长呀万年长。

  嘿嘿!

  “咚!咚!咚!”鼓敲三声。一个龙妹递上一块擦手布,新郎新娘在这块布上擦干双手。一对龙兄龙妹把银盆撤下,另一对龙兄龙妹端上一个精致的银盘放在铁三角上,本来就热气腾腾的银盘竟然“咕噜咕噜”地微微沸腾起来,一股香喷喷的肉香飘满大院,新郎新娘低头一看,竟是炖得酥软的五花肉。

  龙妹递给新郎新娘各一双竹筷。

  接下来将要进行“共牢”仪式;“牢”乃为供奉的肉,新郎新娘共食一块肉,意为同品共食,同享盘龙族馈礼祈福。

  典礼官高唱:

  东边凤凰飞,

  西边禧龙追。

  龙凤共牢食,

  来年日日美。

  “嘟……!嘟……!嘟……!”号角三声。新娘用筷子拨开炖得酥软的五花肉,轻轻夹起送到新郎嘴里,新郎也同样夹起一块肉送到新娘嘴里。

  众人齐唱《共牢歌》:

  花肉送郎嘴,龙凤共戏水。

  花肉送妹嘴,恩爱鸳鸯配。

  肉中带五花,共牢不吵嘴。

  一花似桃花,春光无限美。

  二花似荷花,夏日阳光媚。

  三花似菊花,深秋和风吹。

  四花似梅花,寒冬相依偎。

  五花似月季,四季享富贵。

  “咚!咚!咚!”鼓敲三声。龙妹递上一块长长的擦脸布,新郎新娘相互擦拭嘴边的油渍。另一个龙妹把银盘撤下,龙兄则将一块铜板盖在铁三角上,再将一桶一尺宽高的酒桶放在桌上,两个龙妹递给新郎新娘破成两半的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