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静江府城的冲突
作者:北俍01      更新:2022-11-25 15:41      字数:3035
  元朝大德九年九月初十(1304年9月10日),广西两江道宣慰司静江(桂林)的黎明,笼罩在一片薄雾中,朦胧的山水如诗如画,如仙境般地令人陶醉!宁静,抚平沧桑的伤痛!朦胧,暂停流逝的时间,把人间定格在短暂的祥和中。

  朝霞像一团沾满五彩的墨团,慢慢地把一座巍峨的城池拓印在天地间,三丈高的城墙从北面的马王山(叠彩山)至南面的阳江(榕杉湖),东面的东江(漓江)和西面的阳江形成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又像一座巨大的孤岛,这就是闻名天下的静江府城池。

  南宋期间,曾耗费巨资、费时一百多年的光景,前后五次修建的静江府城池。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至景炎二年(1277年),元军数次攻打这座城池,这座孤城仍然固守近二十年,至1277年元军才攻破这座号称铜墙铁壁的铁城。

  历史像一把无情的铁刷,多少孤魂野鬼和铮铮铁血都经不住它的洗刷。静江府城内外的斑斑血迹早已被这把铁刷清洗得灰飞烟灭,呈现仙境般的山水画面。

  独秀峰矗立在静江府城的北边,像一根竹笋直插云霄,晨雾盘绕着独秀峰,更显得它的高大和巍峨,一群宏伟的建筑环抱着独秀峰,在高大独秀峰的对比下,建筑群显得那么低矮和渺小!这就是广西两江道宣慰司所在地静江府城。

  院中一位老者,约在五十多岁的模样,迎着即将初升的太阳练起八卦太极。老者身穿一身便装,文质彬彬的脸颊有些消瘦,一看就是有学问的人。高鼻梁,尖下巴,两眼深陷而炯炯有神,身材不胖不瘦,身板结实,头发中隐约渗出不多的白发,一脸长髯随太极的舞动而飘洒,好不威风!他正是广西两江道宣慰司平章政事马萧公。

  马萧公练就两刻钟后,一个卫兵从房中走出,向马萧公递上一张热巾布:“大人,早饭已经准备好,请回吧!”

  卫兵叫马贵山,是马萧公到静江上任时收留的一个孤儿,奴随主姓,马萧公为其取名,马贵山。身形魁梧,手脚麻利的马贵山,深得马萧公器重,逐步培养,最终让其在身边做贴身护卫。

  “哼!”马萧公轻轻哼了一声,从马贵山手中接过热巾布擦了一把脸:“等本官再练一趟太极剑就回去!”

  “是!”马贵山接过巾布,站在原地等候。

  又一刻钟的光景,马萧公收招定式,轻轻喘了喘气,回身对马贵山说:“好吧!回去吧!”

  主仆二人回到书房。马萧公有在书房吃早餐的习惯,其间可以整理一天需要处理的公事,情绪好的时候还可以挥墨书法一番。

  马贵山端着热布巾过来,马萧公再擦了一把脸。茶水、早餐也都端进了书房,放在茶几上。马萧公端起茶杯,大口大口地喝上几口,然后端起一碗香喷喷的静江马肉粉,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马萧公的饮食特别简单,早餐就是一碗粉、一个煎鸡蛋、两片荔浦芋头。一会的工夫,马萧公把所有的东西一扫而空。

  马贵山刚要上前撤下碗筷,突然外面一阵嘈杂……

  “何人在外喧哗?”马萧公皱起眉头。

  马贵山立即放下碗筷:“贵山这就去看看!”说着,转身往外冲去……

  刚冲出书房“嘭”地一声,就与一个人撞了个满怀,马贵山抬头一看,是静江府城陈之立府办。马贵山连连道歉:“府办大人,贵山鲁莽了!”

  陈府办没时间理会马贵山,指指大堂方向:“去!带领几个卫兵去阻止那个蛮横的蒙古军官。”说着,自己往书房里跑。

  “何事这番唐突?”马萧公不动声色问道。

  陈之立喘着粗气抱拳禀报:“启禀马大人,有一个蒙古百户,自称是大元枢密院第三侍卫军的信使官要见大人。下官正要与大人通报,可这个百户不依不饶地跟着下官冲进来,几个卫兵上前阻拦,不想这个百户却动起手来。下官命卫兵在大堂招架,抽空向大人禀报!”

  马萧公一拍桌案站起来:“枢密院的侍卫军就这般不讲理!岂有此理!走,带本官去看看!”

  陈之立转身领着马萧公往大堂小跑而去……

  静江府城大堂十几个兵卒打成一团,其中打得最激烈的是两个大汉,一个是马贵山,另一个盔明甲亮的军官,应该是那个蒙古信使官。两人的个头、身材、年龄都相差无几,都属于那种健壮高大型,只是那个蒙古人的下巴特别长。

  “住手!”马萧公一声呵斥。

  两人听到马萧公的呵斥,都防御性地后退到安全距离,死死地盯住对方。另外几个兵卒也停止打斗,退到一旁。

  “尔等是什么人?竟敢在府城大堂撒野?”马萧公指着那个长下巴问道。

  长下巴上前一步拍着胸膛:“本百户是大元枢密院第三侍卫军信使官海那赫。”

  “既然是朝廷的军队,为何在此滋事斗殴?”马萧公直视海那赫。

  海那赫扬起长长的下巴:“你又是哪一位呀?”

  “本官广西两江道宣慰司平章政事马萧公。”马萧公回答。

  海那赫微微抬起眼皮看了一眼马萧公:“哦!原来你就是马萧公。”

  “正是!尔等身为朝廷官军,难道一点规矩都不懂吗?”马萧公直视海那赫。

  “规矩!”海那赫不屑地轻哼一声:“哼!规矩是给你们这些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定的!”说着,拍拍胸膛:“老子是蒙古人!”

  “放肆!”马萧公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怒火,高喊一声:“马贵山!”

  “末将在!”马贵山上前叉手行礼。

  “把这些兵痞子给本官打出去!”马萧公高喊。

  “得令!”马贵山正召集手下……

  “慢!”一个声音从大堂的另一头传来。

  一位老者急匆匆地走进大堂。老者干巴巴的,但很精神,中等个子,长脸尖下颌,细眉小眼,干瘦笔直的鼻梁,一张菱角嘴上下挂满花白的胡须,看年龄在六十岁上下。老者叫林海苍,在马萧公府上任师爷,也就是马萧公的谋士,此人对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甚是精通,与马萧公相处多年,甚是默契,私交也很好。

  林师爷向马萧公眨眨眼,走到海那赫跟前:“这位百户大人,你莫不是来送信的,怎么闹成这番地步?要是惹怒马大人,不接百户的书信,你回去怎么交差?”

  海那赫摸摸长下巴看着林海苍:“你又是哪一位?”

  “老朽林海苍,给马大人出点馊主意什么的,大家都叫老朽‘林师爷’。”林海苍不亢不卑地回答。

  海那赫还抠着长下巴,骄横跋扈惯了的他,没想到今天却碰到硬骨头,本想给这个马萧公一个下马威,以后这个静江府城就任由自己拿捏了。若这个马萧公硬不接自己的书信,回去后,依那个火暴脾气的指挥使的脾气,自己遭一顿斥责不说,弄不好要吃棍子的。

  想到这,海那赫不情愿地向马萧公拱拱手:“本百户是替枢密院第三侍卫军指挥使明里帖木儿万户向马大人传书的。”

  “传书就传书,为何要殴打府城护兵?”马萧公质问。

  “书信紧急,护兵借故盘问拖延时间……”海那赫辩解道。

  “大人!”府城护兵中一个小头目举手。

  马萧公摆摆手,一看便知就是这个海那赫在耍横,教训地看着海那赫:“堂堂一座广西两江道宣慰司府城就不能询问几句?尔等当府城是菜市场吗?”

  “你!”海那赫还想发作……

  林海苍忙上前打哈哈,他深知马萧公的脾气,吃软不吃硬。一旦与这个什么第三侍卫军结下仇怨,对马萧公绝非好事!当然,想让这个高傲的蒙古人道歉也是天方夜谭。于是,向海那赫努努嘴:“你不是代第三侍卫军来传书的吗,书信何在?”

  海那赫并不笨,知道这个聪明的小老头不想把事情闹得很僵,也就借坡下驴,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这是第三侍卫军指挥使明里帖木儿万户的书信。”

  林海苍赶忙上前接过书信:“好了!书信马大人也就接到了!海那赫百户请回吧,马大人看完书信后,即刻拜访第三侍卫军。”

  海那赫轻轻抱拳,转身带着几个亲兵大摇大摆地走出大堂。

  林海苍用眼神看了看马贵山一眼。马贵山立刻明白,带着一队护兵尾随海那赫走出大堂。

  陈府办担心事情有变,也跟随出去了。

  马萧公转头往书房方向走,不住摇摇头:“一个小小的蒙古百户竟敢如此无法无天!”

  林海苍点点头:“是呀!不过……”皱起眉头:“更奇怪的是,莫名其妙从天上掉下来一支枢密院第三侍卫军。他们来静江干嘛?”

  说话间,二人走进书房。林师爷将书信拆封,拿出书信递给马萧公……

  十来息的工夫,马萧公“啪”地一声拍在书案上,将书信递给林海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