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第 155 章
作者:茶叶蛋      更新:2022-11-04 13:56      字数:3172
  第一百五五章

  大哥回来了,&bsp&bsp自然弟弟妹妹们都过来听他的故事,无论是海上的杀敌,还是到了新大陆占地盘,&bsp&bsp还能跟当地人和平共处。

  这才叫兵不血刃,&bsp&bsp能用物资腐蚀他们,&bsp&bsp何必动武器呢,而且胤禔带过去的人是真不算太多,几万人也就是搞建筑比较快。

  他们还雇佣当地人建造房屋呢,给充足的粮食布匹,他们简直不要太乐意。

  到了冬天,这地方也是挺冷的,&bsp&bsp拥有足够的物资,才不会饿死冻死。

  “以后我也要去海外,&bsp&bsp占大大的地盘。”

  “那可不好说,&bsp&bsp外头那些野心勃勃的洋人,早就驾着船到处跑了。”胤禔不是那种盲目教育弟弟的人,&bsp&bsp他认真的分析说道。

  “那我们也驾船呀,&bsp&bsp我们的船肯定比他们的强。”弟弟们并不以为意。

  “早就想到了。”胤禔笑着揉了揉弟弟的脑袋说道。

  确实如此,&bsp&bsp为何这次他没带上常泰,还不就是常态带着另外的船队,去到别的大陆,跟那些老外抢地盘去了。

  到底康熙有那么多的儿子,&bsp&bsp除去夭折的六儿子,他还有十二个儿子呢。

  目前长子已经去海外占了一块不错的地盘,还能运送铁等物资回大清来反哺,&bsp&bsp至于其他的儿子长大了的话,&bsp&bsp一样可以做到。

  而且隔的远,&bsp&bsp还不用担心儿子们打其他的主意,一举多得。

  目前来说,康熙只是派常泰先去占个地盘,建个城市什么的,这可都是跟老外学的,他们不也是这样嘛。

  这也不过是康熙还年轻,充满了野心,但凡让他经历几次现实的捶打,他也不可能有现在的魄力。

  事实上从他掌权后,一直以来的决定,虽说有大臣的反对,八旗的拖后腿,总体来说,还算是比较顺利的。

  特别是他儿子打捞上来的沉船价值,更是给了康熙底气,同时他对本国的百姓也是越发的宽容,很多的赋税都是一减再减。

  换了以前资讯不发达的时候,康熙下达的减赋税或许根本不会传达下去,可现在不同了。

  在三阿哥胤祉的努力下,周报时不时的会将康熙的命令刊登上去,每次都是在第一时间,宫里头还没传出来,他已经在让人排版了,争取在第一时间,同步发行,传达第一手的消息。

  而且大阿哥他们花大价钱,从海外带回来的印刷机,也让这边的工匠都吃透了,更在这上面开始创新。

  这才是大清工匠最拿手的,更别说这里集中的,还是全国上下最优秀的工匠。

  每一次他们都能完成最艰巨的任务,可以说印刷机的改进,让报社的压力骤减,至少成本和速度上,都减缓了不少。

  对此三阿哥胤祉获得了康熙的称赞,虽然他知道这有一大部分是工匠的功劳。

  但是怎么说,三阿哥胤祉也是实际新闻部的管理者。

  不过这些阿哥们在朝中大臣这里,绝对是顽劣不堪的代表,毕竟这些个皇子,全部都参与过追讨国债的活动。

  对此一众阿哥并不在乎,开什么玩笑,你们欠钱不还还有理了?!

  原本还有点某某阿哥党的,自从这一折腾,全没了,现在大臣的目标,或许要转移到几个小的,还不怎么会折腾的身上。

  估计也是怕被这些皇子们提前给气死,毕竟谁也受不了,天天有人在门口贴大字报,主要是丢不起那个人。

  本来这事是臣子和皇帝之间的事,皇子们一掺和,这不全城的百姓都知道了,那场面就比较难看了。

  这一切,康熙倒是看的很开心,没错,他不光在宫里看,他还带着人,去宫外看现场版。

  开玩笑这个热闹,怎么可能在宫里头听转播?

  康熙不光自己看戏,还领着他表妹一起看戏,顺带还带上了成妃,毕竟她儿子也参与了,虽说没啥用,好歹可以摇旗呐喊。

  惠妃和荣妃拒绝了出宫,她们一点也不想以这样的状态出宫,主要怕血压会高。

  夏芸萱就这样有幸的观看了一次,皇子追债的画面,她儿子喊的别提多认真了。

  对于这种能让惠妃荣妃血压升高的事,夏芸萱则觉得挺有意思的,并且误打误撞的,让好些阿哥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各个党派,对大清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这些人又不是真心的为皇子们好,无非就是借着皇子的名头,落实他们口袋里的好处罢了。

  一开始皇子们或许会被蛊惑,走上那条不该走的路,到后来,就怕是身不由己了。

  她家小七是不会有这种烦恼,可其他的皇子呢?

  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看着长大的,真要斗起来,她不觉得有谁能躲的开。

  更别提,夏芸萱觉得太子胤礽,无论是学识还是气度,作为一个储君都是合格的存在。

  就算她不这么说,康熙对这个太子也是满意的。

  小小年纪已经出国游历过,眼界什么的,都不是一般皇子能比较的。

  这样其实也挺好的,常泰出去占地盘,跟着的是康熙他哥福全,怎么可能出去只让大舅子一个人走,怎么说,常泰也只是个臣子。

  直亲王回来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的京城的官员家里,没办法,谁都还记得大半年前的灾难。

  大阿哥,哦不是,是直亲王就不是人!

  如今还了债的和没还债的,看到直亲王都哆嗦,还完的哆嗦是因为经历了一切,而没还债的哆嗦就更好解释了,毕竟谁也不想再经历那些。

  经过这次的教训,国库到底是收回了一些外债,并且不再像之前那那般的随意让大臣取用,真当中和是你家钱袋了?

  夏芸萱也给康熙出主意,借钱可以,先把前头欠的还清了再借,俗话说的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把国库当成自家私库,不好意思,或许可以借你项上人头一用?

  这些大臣哪里还会不明白,自己这是触及了皇帝的底线了。

  哪里是直亲王要折腾他们,那是皇上在后头看着呢!

  儿子回来了,康熙直接就下旨,给儿子赐婚,长子都十六了,再不定亲就晚了。

  他看了一圈,最后给儿子定了伊尔根觉罗家的闺女,这孩子看着就是个有福的,直亲王接旨,倒是想不起伊尔根觉罗氏长什么模样。

  “你这傻孩子,当初还夸人家笑起来好看呢。”惠妃知道儿子的困惑,当即说道。

  “我还说过这般轻浮的话?”胤禔表示绝对不可能,这不可能是他说出来的。

  “没错,就是你说的。”夏芸萱在一旁帮腔的说道。

  “看,听到这话的,可不止是我。”惠妃忍着笑意说道。

  “行行行,我说过,行了吧。”胤禔无奈的望天,一个亲额娘,一个先生,他能怎么办。

  “等成亲了以后,你就是大人了,可不能再像以前这般的莽撞了。”惠妃见儿子这般模样,忍不住说道。

  “儿子现在可稳重了。”胤禔忍不住抗议,怎么可能莽撞。

  这婚事才定下来,准噶尔就在那蠢蠢欲动,似乎是受到隔壁熊国的再次蛊惑,觉得有熊国的支持,他们又可以了。

  当然了,也跟这时候大丰收有关系,游牧民族都是一样的,不会种地,除了放牧,过冬不得是需要抢?

  明显准噶尔跟大清关系恶劣,就算有银子,大清这边也是绝对不会卖给他们的。

  作为亲王的胤禔第一个跳出来,要求领兵去给那

  些准噶尔的家伙一点颜色瞧瞧。

  儿子愿意帮自己,作为父亲的康熙怎么可能不开心,长子终于懂事了,脑子一热,还真就答应了。

  胤禔欢欢喜喜的上路,回来这段时间,他都快无聊的发霉了,总算是有点事做。

  他番地的城池已经建立起来了,内部也都井井有条,就算不回去,他汗阿玛赐给他的人手,也能将那城池管理的很好。

  别的不说那些他带去的人,不少都是从中学毕业,有能力的,不然他也不会带出海。

  能跟着他出去的,年纪大的他可不要,万一在半道上就嘎了可怎么办。

  自从有火车以后出远门十分的迅速,哪怕是出兵也是一样,那些空的货箱,可以直接堆满了粮草。

  连同将士们一起送到边关,一天两天的,人数和物资不够的话,那就多送两趟。

  康熙当初为什么要铺设这条线路,除了说想带太皇太后去瞧瞧,更多的是要针对准噶尔。

  胤禔到那边就不带客气的,原本的将军都成了他的副手,当然了,他还是很虚心求教的,毕竟自己年轻,经验不如老将。

  将军等人倒是挺意外的,这一直传说中蛮横的直亲王,居然脾气还挺好,学的东西也特别的快,跟传闻中的完全不一样好吗!

  感觉被京城的那帮老家伙欺骗了是怎么回事?!

  胤禔可不会给人解释,他又不是傻子,该嚣张的时候嚣张,该收敛的时候,他也是会收敛的。

  然后将军就见识了这十六岁少年的勇猛,砍起敌人来那叫一个凶残。

  当然了,这种机会也比较少有,毕竟直亲王的身份尊贵,身边都有十几二十个亲兵在,就怕他一个没忍住冲出去,他们没法跟皇帝交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