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议封华雄为晋王
作者:谁共千秋      更新:2022-08-02 23:39      字数:2238
  “原来如此!”刘备恍然大悟,然后满脸担忧问道“那我们现在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轻摇羽扇回道“回荆州!”

  刘备有些迟疑“现在回荆州这也太窝囊了吧!”

  诸葛亮好言安抚道“主公莫要如此想,我们现在回荆州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回来。”

  “刘璋之所以只用一万石粮草打发主公,那是因为他忌惮主公,觉得主公要对西川出手。”

  “主公如果爽快撤离西川,那在这件事上刘璋便是理亏的。”

  “刘璋会内疚错怪了主公,若是今后西川面临危机,&nbp;&nbp;他大有可能还会向主公求援。”

  “到时候,主公真正夺取西川的机会便来了!”

  “当然,西川是王霸之基,但荆州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也。”

  “主公回荆州之后,&nbp;&nbp;若是做好以下三件事,或有机会成为荆州之主。”

  “其一,请命江夏助战。”

  “孙策时常派兵侵犯江夏,主公若是请命助战江夏,不但可以赢得刘表的好感,还可以保住手中这两万将士,并让他们在战场上得到历练。”

  “其二,主公需要对大公子刘琦多加拉拢。”

  “刘表因为娶了蔡氏女,对原配之子刘琦多有忽视,主公若是亲近刘琦,很容易将他拉拢。”

  “刘表虽然还没到花甲之年,但酒色无度,身体常有病患,或许哪天受到刺激就一病不起了,到时候……”

  “其三,主公需要勤加拜访荆州遗贤。”

  “荆州人杰地灵,遗贤极多,&nbp;&nbp;刘表虽有才名,但喜好空谈,重用的多是虚有其表的才子,却忽视了声名不显却有实干的大才。”

  “主公声望不下于刘表,若是礼贤下士与这些遗贤交往,必能将他们招至麾下。”

  刘备静静听完诸葛亮的讲述,对于回归荆州再无抵触,反而多了几分期待。

  关中,华雄率军出征覆灭张鲁势力,夺取东川,再次威震天下。

  回到长安,汉献帝带领百官出迎三十里以彰荣耀,但好戏才刚刚开始。

  随后,董昭、华歆两人联名上表,晋公华雄有平乱大功,澄清四海、匡扶天下,朝廷应当晋封为王,加九锡,以彰显和群臣之别。

  所谓“九锡(ci)”,&nbp;&nbp;其实就是九“赐”,是古代皇帝赏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nbp;&nbp;代表着最高礼遇。

  九锡包括车马、冕服、乐器(乐悬)、朱户、虎贲、弓矢、斧钺等等九种。

  纵观华夏古代历史,受过九锡的权臣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可以说是“篡逆”的代名词。

  但三国时代的九锡还不能等同于篡逆,因为正是从王莽、曹操才渐渐开始接受九锡的封赏,而在这一世,华雄算是王莽之后第一个受九锡的诸侯。

  一石激起千层浪,朝野议论之声在所难免,不过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

  原因很简单,华雄占据天下大半州郡,其势之大就连袁绍、曹操、袁术、刘表、刘璋、孙策等诸侯都难忘项背。

  有很多人都开始计数,华雄什么时候会真正登基称帝,替代汉朝。

  长安,晋公府。

  华雄面前,董昭、华歆二人拱手肃立。

  华雄有些疑惑问道“荀彧没有提反对意见吗?”

  董昭说道“荀彧身体似乎不太好,一直卧病在床,在臣等呈上晋封晋王的奏章之后,荀府闭门谢客断绝外人往来。”

  华歆揣度着华雄的心意,说道“荀彧自投主公以来,并无寸功于朝廷,反而屡次阻拦主公进位尊号,以一人而阻绝众望,致使朝臣都有效仿之心,主公不应再留下此人,否则对主公的大计必然有妨害。”

  华雄皱眉说道“荀彧的病情如何了?”

  董昭、华歆对视一眼,都摇头不知,他们两人根本进不了荀彧的府门。

  华雄叹道“华议郎,你说荀彧寸功未立,未免有失偏颇了,荀彧在尚书台期间,对于调理朝政还是出了大力的。”

  “荀彧如今阻拦那是他固执己见,看不清天下大势,孤欲得天下,岂会容不下一个有功之臣?”

  “你可传令医官,尽心尽力为荀彧诊治,不可有丝毫怠慢。”

  董昭、华歆齐声恭维道“主公胸襟,天下无双!”

  华雄挥手说道“你们两人也大可放心,孤断然不会薄待有功之臣。”

  华歆会意道“我等必尽心竭力,催促朝廷早日准许封王奏章。”

  华雄闻言,不禁微微皱眉。

  这时,董昭笑着说道“主公的德行功勋,岂是一个晋王尊号所能概括的,主公大可辞而不受,朝廷必然会屡次加封,如此三辞三让可让天下人都无话可说。”

  华雄点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由此可见,逼宫党还是董昭用着舒心,华歆同学还是要再修炼修炼。

  华雄随后说道“长安人心是否稳定?”

  董昭不明其意,答道“回禀主公,长安并无异常。”

  华雄又道“孤加封晋王,天子公卿或许会有异动,传令下去,皇宫侍卫、内宦全部替换一遍,原有的内宦互相揭发,孤倒要看看有谁敢奉迎天子。”

  董昭惊道“主公莫非得到了什么情报?”

  华雄摇头道“人心都是肉长的,那些宦官与天子朝夕相处,岂能没有丝毫情义?当今天子又是个不省心的主,以恩遇笼络一两名内宦乃是常事。”

  董昭以为华雄得了什么密报,心中更惊,便躬身领命。

  华雄其实并没有得到什么情报,只是抱着以防万一的心思,他隐隐能感觉到平静的长安底下潜伏的汹涌暗流。

  这一查,宦官互相揭发,倒是真的揭出来好几人,都是平素受过天子、皇后赏赐的。

  华雄亲自审了一下那四名宦官,凭着他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很快就判断出,其中三人都是被胡乱攀咬的倒霉蛋,并没有投靠天子,只有最后一人从呼吸、心跳、表情等等细微之处可以察觉出破绽。

  对于宦官指认出来的吴硕,华雄淡然一笑,这位他也是闻名已久了。

  演义之中,吴硕乃是董承的心腹,他们联合偏将军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昭信将军吴子兰等人密谋除去曹操,因为事情败露,他们全被曹操斩杀。

  这时,先知先觉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华雄压根不需要拷问吴硕,直接命令虎贲甲士包围了吴硕和董承的家宅大肆搜查。

  搜不出来也无所谓,大不了华雄摆酒给董承压惊,以他此时的权势地位董承根本不敢说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