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
作者:折秋簪花      更新:2022-07-10 05:44      字数:6394
  “额娘想要儿子给一个什么交代?”

  胤祉苦笑一声,&nbp;&nbp;也未曾直起身子:

  “还请额娘给儿子留些面子吧,儿子,&nbp;&nbp;以后会少去找十四弟的。”

  “面子?你一个孩子要哪门子面子?”

  荣妃冷冰冰的说着,&nbp;&nbp;胤祉抬起头,在阴影中隐约窥探到荣妃眸子里的一丝讥讽。

  随后,胤祉又听荣妃扯着尖利的嗓子说道:

  “至于德妃的儿子,&nbp;&nbp;本宫要你从今以后和他不要有任何交集,否则本宫想你不会知道会发生什么。”

  荣妃说这话的时候,&nbp;&nbp;整个人冷漠的像一尊没有感情的石像,&nbp;&nbp;胤祉心中一凉,&nbp;&nbp;他抬起头,近乎卑微的问道:

  “不知,&nbp;&nbp;在额娘你的心中,儿子究竟算什么?”

  便是养在圈里的牲畜,&nbp;&nbp;怕也没有连和谁人亲近的资格都被剥夺吧?

  荣妃轻皱眉头,&nbp;&nbp;语气微微和缓:

  “胤祉,&nbp;&nbp;额娘视你为骄傲。你自入上书房这九年以来,你一共得了你皇阿玛一百二十三次夸奖,你是额娘的骄傲。

  可是,这些时日,自从你和德妃的儿子混在一起后,皇上有多久没有夸过你?

  你乖乖的,&nbp;&nbp;好好读书,&nbp;&nbp;等你娶了福晋,入了朝堂额娘便不会管你,&nbp;&nbp;等到那时你就知道额娘的良苦用心了。

  到那时,&nbp;&nbp;额娘就不会管你了。只是现在,&nbp;&nbp;为了你的课业着想,你必须离德妃的儿子远些!”

  荣妃知道自己前面强硬手段惹得胤祉不喜,所以如今换了一种方法,果不其然便见到胤祉表情也似前头冷硬了。

  “可是额娘,十四弟他……”

  荣妃并没有想要听胤祉解释的想法,她弯腰扶起胤祉,居高临下的看着胤祉的眼睛:

  “胤祉,你听话,额娘不想因为一个外人让我们母子失和。”

  “可……”

  “没有可是。”

  荣妃不容拒绝的语气让胤祉原本想要解释的想法又收了回去,荣妃看着胤祉不吭声的模样,眼中飞快的闪过一丝不耐烦:

  “好了,时候不早了,额娘先回去了。刘嬷嬷所做一切都是奉额娘的意思,你莫要为难她。”

  荣妃说完,便松开手扬长而去。胤祉回过神,这才一步一步朝房间走去。

  门外,刘嬷嬷和往日一样如同一个影子一般站在阴影处,那双发黄混浊的眼睛像是两口粘稠的痰黏在胤祉身上。

  胤祉只觉得恶心的厉害,他关上了门,隔绝了那视线,可即使如此,胤祉仍然觉得黑暗之中似乎有人紧追不舍的盯着自己。

  盯着自己……

  ……

  过了七日,小胤祯的舌头终于恢复如常,具体表现在玉岑精舍对点心的消耗速度上。

  因为小胤祯不能说话的原因,德妃心中愧疚不已,这些天基本要星星不给月亮的。

  不过为着小胤祯的身体考虑,德妃特意让膳房将点心中的糖分减去,用牛奶,羊奶等代替。

  再或者把蔬菜汁子加入点心之中,颜色好看又营养,小胤祯对此简直爱不释手。

  “宝宝,来和额娘看书啦!”

  德妃笑吟吟的说着,只看着德妃脸上的表情,完全不会发觉德妃心底的痛苦。

  德妃口中的书,说是书,可实则是些连环画,都是德妃把一个个小故事编成了图画的样子,亲手画出来的。

  说起来,这还是三阿哥给她的灵感。小胤祯如今虽然还小,可是迟早也要开蒙的,识字倒是可以不急,但是该教的却是不能晚。

  “宝宝看额娘这里,今日我们学习的小故事叫:三人行,必有我师。”

  德妃面容沉静,语气柔和,把一页一页的翻动着自己的配图,把一则短短的故事讲的妙趣横生,小胤祯睁着那对儿澄净,黑白分明的眸子只有呱唧拍手的份儿。

  “额娘的故事讲完啦,宝宝觉得喜不喜欢?”

  德妃半坐在地上,和小胤祯保持同样的高度,小胤祯听了德妃的问话后立马狠狠点了点头。

  “不,额娘不要宝宝点头,要宝宝亲口说。宝宝,喜欢就要亲口说出来。”

  德妃眼神温柔的鼓励着,她没有催促,小胤祯顿时犹豫了。

  额娘最近都没有笑自己了哎……

  可是,小胤祯一想开口就忍不住想起大家的笑。

  虽然大家没有恶意,可是小胤祯已经开始害怕开口说话了。

  德妃敏锐的察觉到小胤祯眸子里的畏缩,不由陷入沉思。

  十四在害怕?

  十四害怕说话,所以才说不出来吗?

  可是,十四为什么会害怕说话呢?

  德妃想,如果自己找到了这个原因,十四是不是就会好了?

  只不过这件事还需要仔细绸缪,德妃心中心思百转,可是面上没有露出一丝一毫。

  “哦,宝宝不愿意说吗?没关系,那额娘可以等宝宝愿意说的时候再说。”

  德妃轻柔的语气如同一阵轻风,适时的缓解了小胤祯的紧张,小胤祯迈着小短腿走过去,轻轻和德妃脸贴脸,一副黏糊糊的模样逗的德妃笑得合不拢口。

  不管怎么,十四是自己的孩子,哪怕,哪怕以后他都不能说话,可哪又怎样?

  德妃心中暗暗下了决定,看着小胤祯的眼神愈发柔和。

  之后的日子,每天德妃都会换不同的小故事讲给小胤祯听,小家伙虽然不说话,可是总听得认真极了。

  除了德妃以外,便是胤禛了。

  可这母子二人只是因为小胤祯短暂的聚在一起,连一句贴心的话都未曾说过,所以偶尔碰面,也不过是做儿子的行礼,做额娘的点头,如是而已。

  胤禛每每来到玉岑精舍,德妃总会把空间留给兄弟二人,自己要么在涌玉亭看云,要么在沧浪水边赏鱼。

  大概是胤禛来的太勤快的原因,德妃这些日子已经差不多可以把水中被小胤祯起过名字的鱼儿认个全乎了。

  今个是个阴天,山间清风送爽,吹散了夏季的燥热,德妃懒懒的坐在沧浪水边看着里面游鱼纵横,笑着和翠红说话:

  “今个小红它们今个倒是意外活泼啊。”

  是的,小胤祯还不怎么认识字,所以照旧给小鱼们用颜色命名。

  翠红看着德妃近日愈发清瘦的侧脸,赔笑附和:

  “是啊,不过奴婢瞧见这云都压的低了,想来是不久便要下雨了。”

  “要下雨了?夏季雨就是多,这雨也忒讨厌了!咱们快去给胤禛那孩子说一声,一会下雨了路便不好走了。”

  德妃说着,便抬起手,翠红连忙扶住,主仆二人朝殿中走去。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随后,项王便拔剑自刎……”

  胤禛轻叹一声,将书合上。不管第多少次读到项羽自刎的故事,总是让人心生遗憾啊。

  在这些日子,胤禛用苏培盛做了n多次实验后,胤禛惊喜的发现自己讲有关历史的故事并不会催人入睡,是以这些日子胤禛没少在小胤祯跟前讲这些小故事。

  只是,胤禛讲的故事并非德妃用大白话所讲的,也就是小胤祯因为有哥哥陪着,很给面子的在胤禛每每停顿的时候呱唧拍手。

  胤禛看着小家伙听了故事后傻乐的模样,心中的怅然散去,他笑着点了点小胤祯的脑袋:

  “笑的那么开心,小十四你可知道哥哥讲的什么故事?项王意气高,心中认为兵败而无颜归乡,生怕被乡人讥讽,所以索性自尽,虽是英豪胆色,可却不可取。

  须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若是项王能有越王勾践一分忍辱,焉有刘季那大汉江山?小十四,你记住,不管发生什么事,你都要好好的,哥哥一定会来救你的!”

  胤禛想起隆科多答应为自己寻找民间擅儿科的神医之事,心中微定,他揉了揉小胤祯的头:

  “小十四,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小胤祯有些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可是心里却刷起了弹幕。

  讥讽是什么意思?是大鸡腿的吗?

  自尽又是什么意思?是孜卷一样的好吃的吗?

  说起来,额娘好久没有做新鲜的好吃的了,额娘做的吃的都好好吃!

  小胤祯一面想着,一面露出了一个傻笑,胤禛没忍住,伸手戳了一下小胤祯笑出来的梨涡:

  “是不是又想好吃的了?德,德额娘说了,你已经吃过一盘点心了,万不能再吃了,不然吃成小胖子会有好多人笑话的!”

  胤禛玩笑的说着,手却有些爱不释手的捏着小胤祯软软的小肚子,□□弹弹的,别提多好玩啦。

  “不……不……笑……”

  小胤祯抱着小肚子躲开了胤禛的手,用有些沙哑的声音说着,胤禛直接崩了往日沉着冷静表情,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

  而刚走到门口的德妃更是像疯了一样冲过来:

  “宝宝宝宝,你刚刚说话,你刚刚说话了对不对?!来,再跟额娘说一句!”

  德妃满脸期待的看着小胤祯,可是小胤祯随后便躲开了德妃的目光,低着头用脚尖蹭着地板。

  德妃见状,深呼吸了一下,掩住了眼中的失落,她笑了一声,轻柔道:

  “好,宝宝不说就不说,额娘可以等宝宝想说的时候说哦!只是,宝宝不要让额娘等太久呦。”

  小胤祯看了看德妃,轻轻点了点头,德妃顿时笑容满面起来。

  随后,德妃抱着小胤祯揉了揉头,这才对胤禛道:

  “四阿哥,外头快要下雨了,山间路滑,我先送你离开吧,改日再请你过来可好?”

  胤禛这会儿还沉浸在小胤祯开口说话的狂喜,听了德妃这话一看窗外果真天色阴浓,便点点头:

  “好,多谢您。”

  德妃将小胤祯放下:

  “走吧,我送你。”

  走到殿外,德妃站在门口刚好可以看到小胤祯自个又开始玩起来了,德妃这才笑着问胤禛:

  “不知方才四阿哥对十四说了什么?十四似乎对四阿哥所说之言很是敏感,若是能从其中摸索出规律,十四或许可以早日开口说话。”

  这还是德妃第一次在胤禛面前说这么多话,而胤禛这会儿也才从满心“小十四说话啦”的喜悦中脱离,听了德妃这话皱起眉头:

  “您的意思是……”

  “十四乍然不说话,除了可能是因为蜂毒的缘故外,很可能也有外界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而现在若是我们能找准这外界因素,对症下药,小胤祯定能早日康复。”

  “可是,方才我只是与小十四玩笑几句……”

  胤禛抿了抿唇,将自己对小胤祯说过的话对着德妃讲了一边,德妃用心记下这才点了点头:

  “好,多谢四阿哥了,十四的事你费心了,若是十四能重新开口,我定要好好谢谢你。”

  “您不必言谢,为小十四做这些是我心中所愿。胤禛告退。”

  胤禛行了一礼,随后抬步离开。

  山风乱卷,不知过了多久,一场暴雨落下。

  德妃心中估算了一下时间,想来这么久了胤禛也应该已经回到了自己院子,这才放下心。

  这场雨下的酣畅淋漓,不多时便已经把整片大地下的湿透了。

  德妃看着屋檐下乱飞的雨线,想起方才小胤祯那沙哑的说话声,脸上露出了这么久以来第一个舒心的笑:

  “好雨,好雨啊。今个这可真是一场好雨。”

  德妃说着,哼着歌转身回去了。

  只要小胤祯开口说了第一句,还怕他后面不说话吗?

  有了这个好的开端,自然万事顺利呀!

  德妃哼着歌儿将小胤祯哄睡着,等小胤祯睡着后,德妃才拿出一张纸铺开,提笔将胤禛所说的话一比一还原出来。

  “项羽江东自刎的故事么……不对不对,十四还小,应是听不懂那样深刻的东西。那么……”

  德妃用笔将笑话二字圈了出来,如果她没有听错,小胤祯说的是不笑。

  不笑什么?

  德妃托着腮,看着眼前的白纸黑字,只觉得那上面印满了了笑话二字。

  突然,脑中电光一闪,德妃只觉得似乎抓到了什么,可是还没等她来得及反应,那念头便稍纵即逝,德妃只能惋惜的叹了一口气,将这写满字的纸折好收起来。

  不急,这事儿记不得。

  如果德妃没有猜错,想必小胤祯是因为某件事对说话有了心理障碍。

  夏季的雨来的快,去的快,只用了半个时辰便又云消雨散。

  等到晚间,康熙带着梁九功走了进来,一进门康熙便急急问道:

  “朕听说十四开口说话了?”

  德妃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说是说了,但只说了一句,就再也不愿意开口了。”

  康熙心情那叫一个大起大落,旁人便罢了,那场异象降临之时,康熙是第一个直面的人,内心的冲击感远非语言可以描述。

  所以,不管是出于种种因素,康熙都对小胤祯寄予厚望,只不过本朝已经有了一个允文允武,备受圣恩的皇太子,那么康熙对于带着异象降生的十四子便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了。

  只是,现在听到小胤祯开口说话一事,康熙仍然忍不住激动。

  “好好好,说了就好,说了就好!能说一句就不怕只有这一句!这些日子没这臭小子在跟前叫阿玛,朕这心里还有些不习惯呢!”

  德妃闻言也笑了笑:

  “您说的是,这回十四能开口说话,还要多亏了四阿哥呢!”

  随后,康熙便饶有兴致的听着德妃用简单的话语将兄弟二人间发生的事儿讲的妙趣横生。

  “竟是如此?老四那张冷脸竟也是个会开玩笑的?”

  康熙笑呵呵的说着,随后他捏了捏德妃的手:

  “胤禛与十四兄弟情深,爱妃寥寥数语,朕便已经见得全貌,那不知朕之前所提之事,爱妃想的如何了?”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德妃也觉得胤禛这孩子虽然性子冷了些,可是却也并非不近人情之辈。

  对于康熙当初开口让胤禛回来之事也没有那么排斥,她轻轻点了点头:

  “十四如今怕是离不开他的点心哥哥啦,妾身便只能烦请皇上您做主了!”

  “点心哥哥?这又是什么说法?”

  康熙来了兴致,德妃笑吟吟的拨了下烛火,将兄弟二人的初见原原本本的讲述出来,逗的康熙抚掌大笑。

  烛光下,德妃娴静娇美的侧脸更添几分风情,康熙听着听着,捏紧了德妃的手,随后豁然起身,打横抱起德妃。

  初开,昏黄的烛光照亮黑暗,但仍有许多照不到的阴影。

  就像德妃不会问康熙当初把胤禛送给孝懿仁皇后,如今为何又要送归。

  就像康熙不会问明明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为何时至今岁才是初见。

  ……

  自从不愿意说话后,小胤祯反倒不愿意出去玩了,可德妃自从那日发现小胤祯不是不能说话,而是不愿意说话后便开始带着小胤祯出去玩。

  碧静堂的章佳庶妃膝下的十三阿哥虽然与小胤祯年岁相差不大,可是自从那日之事后,德妃也不愿意与其再打交道。

  于是德妃索性朝了相反的方向而去,行宫地广,不知走了多久,德妃远远的看见几座古朴的建筑并一棵高耸入云的古松。

  “青伞入云霄,常绿展欣然,这处可真是个好地方!”

  既有古松拔地而起,高大遒劲,又有流水潺潺,柔情媚意,更是个不可多得好地方呢!

  “德妃妹妹好文采,外头热快进来吃吃茶。十四阿哥也来啦?来,惠额娘这里有好吃的小点心哦!”

  惠妃一张鹅蛋脸,凤目樱唇,是很典型古典美人脸,和王庶妃的娇媚不同的是,见之便让人心生亲近。

  而惠妃也确实是一个很温柔,很知情识趣的人,这阖宫上下,德妃最喜欢与惠妃打交道。

  “我远远瞧见此处,便觉得此地灵秀非凡,我说呢,原来是惠妃姐姐住在此处呢!”

  德妃笑着上前,与惠妃互行了平礼,小胤祯也上前给惠妃行了一礼,惠妃直接弯腰抱起了小胤祯:

  “我听说胤褆前不久带着十四阿哥去跑马了,胤褆疯劲儿上来就跟头蛮牛似的,不知十四阿哥有没有被吓到?”

  小胤祯对于惠妃这个声音柔和的额娘还算亲近,只乖巧的摇了摇头,惠妃笑着揉了揉小胤祯的头发:

  “真是个乖巧的孩子,德妃妹妹有福了,不像我,老是要替胤褆那小子担惊受怕!

  哎呀,瞧我,这会儿日头眼看要起来了,咱们入内说。德妃妹妹请——”

  “惠妃姐姐请——”

  两人互相谦让了一番后这才走进了一座题字“敞晴斋”的主殿。

  许是因为有古松的缘故,这里的空气中带着一种令人心旷心怡的草木清香,让人刚一进去便不由静下了心。

  惠妃一面让宫女上茶,一面落座:

  “德妃妹妹坐,别客气。我喜松柏,这行宫难得有一处,皇上便把它给了我,只是这松树的味道常人都觉得不太好闻,妹妹且等我点上熏香。”

  “姐姐不必麻烦,好容易出宫了,感受感受自然的味道也是极好的!松树风雅,您更是风雅之人,为了妹妹沾了俗气可就不好啦!”

  惠妃哑然失笑:

  “你呀,这张嘴怎么这么会说,我算是明白皇上为何这么喜欢你了。

  也难怪阖宫都说,德妃娘娘圣恩绵泽,不知何时就要给十四阿哥填个弟弟妹妹呢!”

  惠妃也没有说谎,德妃虽然住的远,可是比她住的近的也没有康熙来的那么勤。

  “姐姐这话说的,我,我……”

  德妃微红了脸,有些不知道说什么。

  惠妃打趣道:

  “都有了这么多孩子了还害羞呀?宫中之人惯都会拈酸吃醋笑话人,可是她们那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你如今这样便是极好的。”

  惠妃这话一出,德妃更尴尬了,她这些日子心力都放在小胤祯身上,哪里理会行宫流言。

  没想到皇上不过来了几回,都能被人传成……

  她今年都三十一了,搁现代可都是高龄产妇了,再说她可不准备在冒着生命危险给康熙生崽!

  正在这时,小胤祯突然攥住了德妃的手,大大的眼睛里盛满了担忧:

  “不……笑……不……笑……额,额娘。”

  德妃此时突然觉得脑子里的某根弦接上了!

  原来,小胤祯一直在乎是别人笑话他!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德妃下意识的抱紧了小胤祯,想起小胤祯受伤后自己和康熙等人的忍俊不禁,生出浓浓的懊悔。

  小家伙如今懂事了,要面子了,自己以后万不能疏忽了孩子。

  而正在这时,惠妃瞧了小胤祯一眼,笑道:

  “十四阿哥能说话了?真是天佑十四阿哥啊!我在这里就先恭喜妹妹你了。

  对了,妹妹,今年的中秋咱们怕是要在行宫过了,皇上让我操办此事,到时候……会有一个惊喜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