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搬新居
作者:素衣染墨香      更新:2024-03-29 20:16      字数:2897
  第二天,林麦一大早就去徐家,花了两个小时买下了那栋小洋楼。

  这栋小洋楼,徐家也只住了一年不到,水电都很新,墙壁也很白,不用再重新走水电,也不用重新粉墙。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全都是水泥地,没有贴地砖。

  林麦让张文兵安排人手,尽可能一天之内把小洋楼贴上地砖。

  为了一天之内能完成林麦交代的任务,张文兵调了十五个贴瓷砖的师傅。

  每五个人负责一层楼,下午四点不到,就完成了任务。

  林麦也没闲着,整个下午都在跑村委会,想要挨着她买的那栋小洋楼批六平米的地基给她。

  她好贴着小洋楼,加盖一到三层的卫生间。

  再好的房子,没有卫生间,住着会很不方便。

  这个年代,哪怕京城,土地也远没达到寸土寸金的地步。

  林麦红包到位,村委不仅批了她六平米的地基,还允许她套个几十平米的后院。

  离正式开学只剩两天,想要在这两天里把卫生间从一楼盖到三楼不现实。

  只能把一楼的卫生间先盖好,尽快搬进去,二楼三楼的不用急。

  尽管一楼的卫生间在两天之内就盖好了,可现在是冬天,盖好了也不能使用,因为没干透,至少要放上一个星期。

  虽然暂且不能搬进新居,可上学还是要正常上的。

  林麦每天早上吃过早餐,七点钟一到,就开着奔驰,带着宝宝和汤阿姨一起去上学。

  课间回车里给宝宝喂奶,中午汤阿姨和她一起在食堂里将就一餐,晚上开车回去吃好吃的。

  这种艰苦的日子持续了将近一个星期,房屋总算弄好了,可以住人了。

  搬进新居的那天正好是个星期天。

  一家大小都有些小兴奋,早上七点就起床了。

  吃过早餐没一会儿,林麦让焦英俊安排的搬家队伍就来了。

  要带走的只有衣物被褥等必须品,昨天晚上就收拾好了。

  家具和锅碗瓢盆一样不带走。

  那栋小洋楼只是暂住,这个四合院才是林麦一家在京城的家,四合院里的东西就留在四合院。

  前来搬家的大汉们只用把打包好的东西搬上大卡车就行。

  虽然搬家的队伍闹出的动静很小,但毕竟七点多了,左邻右舍大多起床了。

  那么大一辆卡车,十来个大汉跑进跑出地搬东西,哪怕近视眼也看得见。

  不少街坊围了过来,有人问抱着宝宝站在一边看着搬家的林麦:“小林,你们家这是要搬走呀?”

  问话的那个邻居满脸不舍。

  林麦一家人在街坊们眼里那就是优质邻居。

  从不仗势欺人,反而邻居中谁家有个小困小难,除非他们不知道,一旦知道,总是主动伸出援手。

  这样的好邻居千金难求,谁舍得他们一家搬走?

  林麦笑着解释:“不算搬家,是暂时搬出去住,逢年过节和放寒暑假的时候会回来的。”

  那个邻居打破砂锅问到底:“为啥要搬出去暂住?”

  林麦把原委告诉众人。

  街坊们这才松了口气,方家不是搬家就好。

  把所有要带走的东西全装上了大卡车,方卓然请的照看四合院的杨大叔来了。

  林麦一家搬到学校附近的小洋楼去住,四合院没人看着可不行。

  虽然京城治安好,可还是有宵小之辈,看家护院之人不能不请一个。

  林麦把照看房屋的工作跟杨大叔做了交接,然后把当月的饭钱给了他,让他好有钱开火做饯。

  杨大叔心里很舒服,他还以为还得自己掏钱垫饭钱呢。

  林麦道:“每个月,只要没有差错,是有五十块奖金的。”

  林麦是生意人,最懂得怎么做,属下既忠心又卖力。

  方卓然请的这个大叔是友和医院刚退下来的保安大叔。

  人老实本分,家里有点困难。

  方卓然请他来看家护院给的工钱不低,比他上班的工资还高,杨大叔心里已经很满意了。

  现在林麦承诺,只要房子照看得好,还有奖金可拿,杨大叔心花怒放。

  当即保证道:“回头我找人要一条狗,和我一起看家护院。”

  林麦一听这话,给了他当月喂狗的伙食费二十块。

  虽然这个年代没有狗粮,但也要用剩饭喂狗的。

  这个钱不能让杨大叔出,人家就是家庭条件不好才出来打工的。

  安排好杨大叔,林麦带着方爷爷和方奶奶,以及汤阿姨和小慕冬,开着奔驰在前面带路,卡车跟在后面。

  方卓然带着豆豆、阿黄和涂阿姨坐在他的吉普车上,在后面断后。

  两辆小车,一辆大卡车,浩浩荡荡地开到林麦才买的小洋楼跟前,就立刻吸引了不少当地村民站在不远处驻足围观。

  焦英俊安排的那些搬家的大汉,按照林麦的要求,把东西搬到相应的楼层就走了。

  小洋楼里的家具和锅碗瓢盆,以及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方爷爷老两口在涂阿姨的陪同下,昨天就全都买了回来。

  一家人坐在客厅崭新的沙发上开了个小会,分配了一下房屋。

  林麦夫妻两个喜净,三层楼就全给夫妻俩带着小慕冬住。

  方爷爷和方奶奶带着豆豆住二楼。

  一楼那间大房就给涂阿姨和汤阿姨住,小的那间房给林麦待在楼下时,方便她给小慕冬喂奶。

  分配好了房子,大家一齐动手收拾整理东西。

  虽然只是些衣服被褥等东西,可也足足收拾了好几个小时。

  好不容易收拾完了,客厅里刚装了没几天的电话铃声大作。

  电话是焦英俊打来的,告诉林麦,郑老已经来京了。

  林麦还准备中午做一大桌好吃的,犒劳一下全家。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郑老已经抵京,她得去招待他,那就只能安排在晚上做大餐全家吃了。

  林麦收拾了一下自己,立刻开车去给郑老接风,跟郑老说好,明天下午带他去席领导那里先看地图,后天看现场。

  第二天除了要带郑老去席领导那里,还得给豆豆办理转学手续。

  现在他们一家搬到了青大附近,离豆豆原先的小学距离太远了。

  方爷爷方奶奶和涂阿姨接她上下学不方便,得就近给小家伙找所小学。

  明天请一整天的假把这两件事给办了。

  晚上,当林麦打电话给辅导员请假时,辅导员十分不满道:

  “你为了生意上的事请假我还可以理解,怎么给孩子转学这种事也要你操心?

  你丈夫呢,他是甩手掌柜吗?”

  辅导员在心里已经脑补了一场家庭大戏,林麦为了讨好她丈夫,在家里各种丧权辱国、卑躬屈膝。

  林麦解释道:“我丈夫是友和医院的外科大夫,每天要做好多台手术,没空管家里。”

  辅导员汗颜,批了她的假,还建议她把小萌宝转到青大附小读书。

  辅导员说,他可以帮她找路子。

  林麦连忙婉拒了,说她早就已经看好了一所普通小学,跟校长也联系好了。

  如果改变主意,校长是会不高兴的。

  林麦不怕那家学校的校长生气。

  青大附小是有名的重点小学,有上重点小学的机会,谁不想上啊,得罪了那个校长林麦也认了。

  可问题是,自家的孩子有几斤几两,林麦比谁心里都有数。

  豆豆去年期末成绩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两门课都及格了。

  可这个成绩来得太不容易了,花了不少钱请家教往豆豆脑袋里拼命灌知识,才考出来的。

  如果读青大附小,就得增加豆豆的学业压力。

  林麦还是希望豆豆过得轻松些,因此只能忍痛放弃读重点小学的机会。

  林麦在和辅导员通话,方卓然就在旁边。

  等林麦挂了电话,他从后面抱住她,愧疚道:“麦子,对不起,我没尽到一个做丈夫的责任。”

  林麦转过身看着他:“什么叫没尽到一个做丈夫的责任?

  你赚的钱不都交给了我吗,家里的开支不都是你在承担吗?

  小慕冬长这么大,你给他洗了那么多尿布,还给他冲了那么多次奶粉。

  你一直在尽心尽力地照顾这个家,这就可以了。”

  “可是跟你比起来,做的实在是太少了。”

  “你工作特殊嘛,别计较这些。”

  林麦从来不认为,在婚姻里,女方就是被享受的一方。

  男人既要赚钱养家,还得操持家务。

  前世刷视频,看到打女拳的,说女人生孩子,做家务,在这场婚姻里到底得到什么?

  可男人养家压力也很大,回来也要做家务,还要听老婆的抱歉,他们在婚姻里又得到了什么?

  家,是需要夫妻俩共同付出,才会越来越美好。

  晚上,夫妻两个温存了好一阵才闭上眼睡去。

  不过只是字面的温存。

  林麦的身体还在恢复当中,方卓然可不忍心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