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卖茶叶
作者:素衣染墨香      更新:2022-10-07 10:07      字数:2393
  老板娘已经卖了三分之一的茶叶,估计再卖两三个小时就能全部卖完。

  林麦不好意思让老板娘一个人一直卖下去,打算自己接替着卖,让老板娘去卖小吃的摊位那里烤烤火,于是就向老板娘学习几句做买卖的基本蒙古用语。

  她在语言学习上有天赋,不然前世也不可能把英日韩三门外语学得那么好。

  跟着老板娘只学了一刻多钟,林麦就能用简单的蒙古语跟人做买卖了。

  方卓然帮她打下手,只要谁买了林麦的茶叶,他就点好货交给买家。

  大概他们两个长得好看的缘故,再加上茶叶价格略低于市场价,生意居然比刚才老板娘卖时要好。

  就在两人忙得不亦乐乎时,产妇的丈夫找了过来,见到他俩就激动道:“两位恩人,你们咋就偷偷走了呢

  幸亏你们还在集市做买卖,不然我就找不到你们了。”

  方卓然和林麦听不懂汉子在说什么,全都一脸懵。

  蹲在烤羊肉的摊位前烤火的塔娜妈见状,快步走了过来,充当他二人的翻译。

  林麦和方卓然这才知道那汉子说了什么。

  方卓然面色凝重地问:“是产妇情况不好”

  他想到的也就这一点,不然产妇的丈夫为什么急切地想找到他们

  产妇丈夫连连摆手:“我媳妇情况好着哩,我让我妈和邻居婶子已经赶着马车送媳妇回家了。

  我找你们,是想请你们去我家做客,感谢你们救了我媳妇和我儿子。”

  方卓然笑笑:“我是医生,治病救人那是我职责所在,不用谢的。”

  汉子根本不听,一手一个,抓住他和林麦的手就走。

  林麦和方卓然以茶叶没卖完,不能离开为由,坚决拒绝。

  汉子拍着胸口道:“这些茶叶我全都买了!”

  塔娜妈喜不自胜,连忙把他所说的话翻译给林麦和方卓然听。

  还用普通话告诉他们,这个年轻的蒙国汉子不是普通人,他是蒙国养殖大户那日松的儿子哈达。

  他们家非常有钱,他说要把剩下的茶叶全都买走,对他家那条件而言,一点负担都没有。

  林麦做生意不矫情。

  谁买她的茶叶不是买。

  她的茶叶质量又好,价格又划算,就算哈达为了报恩买她的茶叶,他也不亏。

  既然他家开着养殖场,那就用茶叶跟他交换牛肉好了。

  不过得先问问人家养了牛没有。

  哈达告诉她,他们肉牛奶牛都有。

  林麦当场和他谈起了买卖,打算用茶叶换他家的肉牛。

  哈达眼里闪过一丝为难,不过稍纵即逝,随即就答应了。

  林麦前世就是商人。

  一个成功的商人谁不善于察言观色。

  哈达一闪而过的小表情林麦全都看在了眼里,知道将近八千斤的茶叶量太大,他吃不下。

  林麦笑着道:“我想了想,还是等我把茶叶全都卖了,换成钱再买你家的牛肉吧。”

  哈达想了想,点头答应了,给了她一个超低价。

  双方约定,明天仍旧在这里见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又卖了两个小时左右,剩下的茶叶全都卖完了,时间也到了下午一点多。

  林麦三个人找了个小吃摊,吃过午饭,这才回了家。

  虽说到家已经是下午五点了,可林麦不顾劳累,把拜托以茶叶换羊肉的几个村长拜访了一遍,想知道他们用茶叶换了多少羊肉。

  结果让人失望,从昨天到今天一整天,只换了一千斤羊不到。

  这速度太慢了。

  林麦决定,还是把茶叶运到边境集市上去卖,换了钱,再买当地居民的羊。

  第二天,仍旧天蒙蒙亮就出发了。

  不过这次就卡车司机和林麦、方卓然三个,没有让老板娘陪同。

  人家开着小餐馆,也有生意要忙的,不好老占用她的时间。

  如果不是大草原不好辨别方向,林麦和方卓然连司机都不会请,自己开车去边境集贸市场。

  今天的运气比昨天好太多,他们的卡车刚在集市上停稳,林麦才吆喝了两声,一个满脸络腮胡的苏国男人就走了过来。

  看过林麦的茶叶,大手一挥,他全要了,不过有个条件,得便宜一点。

  林麦不懂俄语,方卓然不仅懂,而且还能说上两句。

  以前的学生学的都是俄语。

  方卓然用俄语跟那个苏国人讨价还价,最后以一个比较划算的价格把茶叶全都卖了。

  一下子多了好几万在手,林麦有些不安,怕被人抢。

  哈达还没来,两个人等了好一会儿,哈达才开着载满牛肉的卡车来了。

  他歉意地告诉他们,卡车在路上出了一点小事故,所以来晚了。

  林麦检查了一下牛肉的品质,很不错,当即和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林麦就地雇了五六个虎背熊腰的大汉,把那些牛肉从哈达的卡车上搬到了自己的卡车上,就想离开。

  哈达从驾驶室拿出一大袋风干牛肉干和一大袋黑木耳,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几声:“一点心意,别嫌弃啊。”

  林麦接了过来:“嫌弃啥,这些可都是好东西!”

  回到呼市,时间还早,林麦去火车站把那批牛肉办了托运,又给陶之云打了电话,让她在江城注意查收。

  现在是冬季,那些牛肉全在户外冻了一整夜,硬邦邦的。

  运输时加些冰块,运到江城就能保持新鲜了。

  接下来,林麦又用今天卖茶叶的钱,大量买羊肉。

  两天之后,收购的一万斤羊肉也办理好了托运,林麦和方卓然也该离开了。

  临走的当天晚上,塔娜妈做了一桌美食为他们饯行。

  吃完美食,林麦拿出一叠钱放在老板娘的面前。

  老板娘喝了不少马奶酒,胖乎乎的圆脸红彤彤的。

  她看着那叠钱,不解地问:“你这是干啥”

  林麦笑着道:“这是大姐帮我卖茶叶的报酬。”

  老板娘顿时不高兴了:“你咋这样哩啥都用钱计算,还有人情味吗”

  林麦陪着笑道:“大姐,你别急着生气,听我把话说完啊。”

  老板娘没好气道:“那你说吧。”

  林麦道:“我不止这一次买你们这里的羊肉和牛肉,以后会经常买。

  我想请大姐当我的采购员,帮我买牛羊肉,甚至苏国的奶粉蜂蜜肉制品。

  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大姐总不能次次白帮忙吧。

  我们汉人有句话叫亲兄弟明算账,这样关系才处得长远。

  所以该收的钱你就收下,不然我以后都不敢请您帮我做事了。”

  老板娘沉默了片刻,点头道:“那行吧。”

  林麦伸出一根手指:“从下个月起,每个月基本工资是一百块钱,大姐觉得怎样”

  “这么多!”老板娘忍不住尖叫。

  这个时候的内蒙古比江城要穷多了。

  虽然一九八二年江城职工的工资都有所上涨,可还没达到四十块,内蒙古吃公家饭的工资就更低了。

  一百块钱的基本工资,供销社的一把手都没这么高,怎不令老板娘尖叫。

  老板娘摆着她的胖手:“一百块太多,最多五十块我就干。”

  林麦哭笑不得。

  也就这些淳朴的牧民会嫌钱多。

  她耐心地跟老板娘解释了很久,她帮她做的工作值一百块。

  老板娘这才同意林麦每个月给她一百块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