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方卓然的启发
作者:素衣染墨香      更新:2022-10-07 10:07      字数:3307
  离开区政府,林麦开着车,马不停蹄地去了包好吃旗舰店。

  包好吃旗舰店外部装修和它的连锁店一模一样,里面风格也一致,也走的是古风路线。

  唯一的区别是,里面装修得十分古典雅致。

  林麦楼上楼下转了一圈,只提了一个建议。

  就是在一楼大堂的角落里放一把古筝,请个会谈古筝的漂亮女孩演奏。

  江城又不是没有音乐学院,请个弹古筝的女孩子还是蛮容易的。

  她问郑旭东,旗舰店开张在即,除了平安夜送苹果,他准备搞什么活动。

  郑旭东嘿嘿笑道:“用林总你以前用过的促销方式。

  消费达到一定金额,减免,或者打八折,您看可以吗。”

  林麦点头:“可以的,不过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服务上下些功夫。”

  她前世特别佩服海中捞,论起味道,它绝对不是火锅界最棒的。

  可为什么口碑那么好,人们都愿意去那里消费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服务特别好,真正做到了顾客就是上帝。

  林麦把海中捞的服务理念说给郑旭东听。

  郑旭东接受的倒是快。

  可问题来了,包好吃的各种小吃卖得并不比普通包子饺子贵多少,服务要求却这么高,大幅增加了成本,实在太不划算。

  林麦十分果断道:“那就涨价。”

  郑旭东瞠目结舌:“如果涨价是会流失不少顾客的。”

  林麦发现一个问题。

  无论是任宝珠也好,还是候新义也好,现在多了个郑旭东,似乎很怕涨价,总以为涨价是自掘坟墓,

  如果自己的商品竞争力弱,涨价肯定是死路一条。

  可既然做出了口碑和品牌,价格上涨,这是再正常不过的。

  江城那几家有名的小吃店,他们一开始卖的包子,热干面,豆皮……还不是平价。

  做出口碑后,价格就涨上去了,也没见他们垮掉,还成了老字号。

  林麦让郑旭东尽管涨价,他们又不是做的低端小吃,而是高端小吃。

  接下来,林麦去了华中农业大学,向几个退休的教授请教冬季蔬菜病虫害的问题。

  那些退休教授听她说,她用大棚种出了反季节蔬菜,都很惊讶。

  他们听了林麦的大棚原理,就知道不是胡说八道,而是完全可行的。

  纷纷感慨他们没往那方面想。

  林麦安慰他们,说他们那时没那个条件,又怎会往反季节蔬菜方面想。

  在改革开放之前,知识分子的情况不是很好,想做什么学术都不是由他们说了算。

  种在大棚里的蔬菜得了病虫害,这种情况这些教授全都没有接触过。

  他们很感兴趣,纷纷要求去现场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林麦选了三个身体看上去不错的教授开车去了乡下。

  身体差的不敢请,害怕经不起路途颠簸。

  到达四美镇时已是下午一点多,吃饭要紧。

  现在四美镇也有私营的小饭馆。

  林麦挑了一家紧邻着镇国营招待所的小饭馆走了进去。

  隔壁那家国营招待所冷冷清清没一个人光顾。

  林麦到现在都记得,当初以吴家分了户,无处可去的她进那家招待所时,接待她的前台一脸鄙夷的神情。

  不过这人生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不知现在那个前台看见如今的她是什么表情,估计认不出她了吧。

  林麦在四美镇名气很大。

  当她带着几个儒雅的老教授走进小饭馆,小饭馆老板夫妻立刻认出她来,满面堆笑地迎了上来,口里直嚷着稀客。

  当听说她带来的是几个专门治大棚蔬菜病虫害的老教授时,老板夫妻肃然起敬。

  老板娘又是泡热茶,又是炒花生款待他们。

  老板则根据林麦的要求,从集市上买了大草鱼、小母鸡和猪排骨,动手烧菜。

  老教授们估计这一顿菜烧下来,至少得一个小时,打算趁这个时间先去大棚看看蔬菜的病虫害。

  林麦却怕饿着他们,让老板给每位教授打了一碗荷包蛋吃了,然后开车带着他们去了附近十个村的大棚视察。

  那些村的村长得到消息,全跑来作陪。

  到底是专家,一眼就看出那些蔬菜得的是白粉病。

  林麦连忙请教要买什么农药,她好找人买。

  几个教授全都笑着摇头,说白粉病很好治疗,不需要农药。

  只需用小苏打按照一定比例兑水,喷洒在蔬菜上即可。

  那些村长们听得面面相觑,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种让他们头痛的病虫害,治疗起来,方法居然这么简单!

  从大棚回来,老板夫妇已经做好了午饭。

  午饭非常丰富,不仅有酸菜鱼、鸡汤、土豆烧排骨,还有番茄炒蛋和红烧肥鸭,腐竹五花肉……林林总总十道菜。

  林麦笑着对老板娘夫妇道:“我没点这么多菜啊”

  老板娘笑眯眯道:“好些菜是乡亲们送来让我们烧给几个老教授吃的。”

  吃完午饭,林麦结账,老板夫妇只肯收他们出钱买的食材做的菜肴的钱。

  乡亲们送来的食材做的菜肴他们坚决不收。

  林麦也就作罢,带着几个老教授去吴家村视察大棚蔬菜。

  吴家村的大棚蔬菜得的也是白粉病,几个老教授们把同样的治疗方法告诉了吴村长,林麦就带着他们回了城。

  将他们恭恭敬敬送回家,每人还包了两百块钱的红包。

  时间还早,才只下午四点多,林麦开车去了方卓越的机械厂,让他陪着自己去关永华的厂子看设备。

  方卓越为了过一过开豪车的瘾,让林麦坐到副驾驶座,他来开车,两人去了西曼服装厂。

  方卓越把那些设备全都仔细地看了一遍,又试用了一下,向林麦点了点头。

  林麦明白,用这些设备抵押关永华欠她的八万块钱的赔偿金是划算的。

  因此当场就跟陪同他们的法院同志表态,她愿意接受法院的建议。

  法院的同志让她明天去法院办理手续,这些设备就是她的了。

  方卓然下午下班回来,林麦还没做好晚饭。

  他进了厨房,一边给她打下手,一边问她,乡下那些大棚蔬菜的病虫害,她请专家看过之后,专家怎么说。

  林麦如实地告诉了他,然后叹了口气:“大棚蔬菜的病虫害好治,可又出现新问题了。”

  方卓然将剥好的大蒜递给她:“出现什么新问题了”

  林麦把欧阳区长想让她承包大兴路菜场一事告诉了他。

  方卓然怔了一下:“就是上个月菜场关门大吉,发不出工资,工人闹到市政府去的大兴路菜场”

  这件事当时闹得挺轰动的,都上了报,所以方卓然也略知一二。

  林麦叹气道:“可不就是那个菜场!”

  方卓然点头:“那个菜场的职工太能闹了,确实难管理。”

  “我拒绝了欧阳区长,以后别再想从他那里得到任何助力了。”林麦有些愁眉苦脸。

  做生意,不认识几个政府官员,也是举步维艰的。

  方卓然宽慰她道:“这个你不用愁,我还是认识一些高官的。

  以后这些高官家里办什么喜事,只要给我发请柬,我就带上你,给你扩展人脉。”

  林麦点头应好。

  方卓然问:“欧阳区长这事要我找人帮你摆平吗”

  林麦沉思了片刻,摇头拒绝了:“你如果找人给我摆平了,只怕欧阳区长会记恨上我,冤家易解不易结。”

  两个人全都沉默,只有煎鱼时发出的滋滋声。

  半晌,方卓然道:“你就没问欧阳区长,上面为什么坚持让你接收那些下岗职工吗

  说不定知道原因,就有解决的办法呢”

  林麦眨巴着眼睛道:“你说的好有道理,我这就打电话问问原因。”

  说罢,放下锅铲就跑了。

  方卓然摇了摇头,拿起锅铲接着煎鱼。

  林麦一口气跑到自己的房间,拨通了欧阳区长的电话。

  问他,上面为什么让她承包大兴路菜场,非要让她接收那些职工。

  欧阳区长解释道:“自从改革开放,不少国营厂子都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厂子倒闭了,工人就得下岗,工人下岗,就失去了经济来源。

  上面把工厂倒闭,工人下岗列入了干部考核。

  谁的片区里工人下岗人数越多,考核就越难过关,面临的就是降职。

  那个想强行让你接收大兴路菜场职工的领导,就是因为他负责的片区倒闭的国营厂不少,下岗人数太多了,怕降职,所以才这么做的。”

  国营厂经营不善,关门大吉乃大势所趋。

  上面虽然想法是好的,不想让职工失业,没有饭吃。

  可是把下岗职工硬包给承包者,治标不治本,能有多大的作用

  那位领导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想拿她当炮灰,实在是太过分。

  可谁叫人家是领导,自己小胳膊小腿也拧不过人家的大腿。

  林麦沉思了片刻,眼睛一亮:“不就是降低下岗人数吗

  这好办,我可以接收一批其他厂的下岗职工,不一定非要接收大兴路菜场的职工。”

  电话那头,欧阳区长有些懵:“既然都是接收下岗职工,为什么非要接收其他厂的下岗职工”

  林麦解释道:“我接收的这种其他厂的下岗职工,是至少下岗三个月以上的职工。

  这类下岗职工已经尝到了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收入的痛苦,让他们再就业,他们肯定会好好工作。

  可是大兴路菜场的职工就不同了,他们什么苦都没受,却无缝上岗,谁会珍惜新的工作岗位

  不仅不珍惜,而且还会认为原菜场垮掉了,他们还能有工作岗位,是他们会闹腾的功劳。

  以后只要不随他们的心意,他们就会变本加厉的闹腾。

  那我为什么要接受这些麻烦精”

  打算接收下岗至少三个月以上的职工,并不是她突发奇想。

  她的福多多菜场就有这样的下岗职工,工作起来都很卖力。

  人只有失去再得到,才懂得珍惜。

  欧阳区长在电话那头点了点头:“我把你的想法跟领导反映一下,看领导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