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世界第一
作者:阿勇老哥      更新:2022-06-08 17:56      字数:3599
  姜余的独立实验室就设置在厂房隔壁。

  夜深人静的凌晨,阿飞就会跑到组装现场检查一番,发现有什么不太精确的地方就会矫正一番。

  这样就保证了这台机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国内工人们也是第一次接触这种高科技的机床。

  要说百分之百精确安装完全是不可能的。

  ……

  一个礼拜后,整台五轴联动机床组装完毕。

  姜余也进行了初步的电脑机械同步调试。

  因为菲菲是人工智能,很快就让新的操作系统适应了机器,经过一夜的磨合后,达到了完美匹配。

  由于刀具材料方面的一些问题,总体的性能比说明书提供的参数要低那么一点点。

  作为国内首台最高精度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它出现的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

  孙明作为厂长,肯定希望自己的公司越做越强,名气越来越大。

  “姜懂,要不要邀请诸多高官和主管上级单位的领导们过来观摩这一次的开机仪式。”

  姜余摇头说道。

  “这个玩意太高端,被太多人知道就不好了,尤其是那些鬼佬们。”

  “这些来的人,以后万一说漏嘴了怎么办?”

  “我看还是闷声发大财好,万一整出些幺蛾子,对我们可不是太友好……”

  孙明也明白保密的重要性,只好点头道。

  “那我就邀请了一些总装部和军工口的几位技术专家过来瞧一瞧,他们的保密级别特别高,这些人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生意,您看…”

  姜余听他这么一说,也觉得有些道理,便点头答应了。

  这种东西小范围宣传一下,还是有些必要的,除非不做生意就只关门造车。

  姜余则邀请了京都理工大学的杨校长,以及机械自动化系和相关类的主任、教授们。

  第三天,上午九点。

  姜余这一次也是作为技术指导的身份参加仪式。

  孙明给大家相互介绍一番后,带领大家来到了一处特别装修的隔离区。

  这里比其他工作区域更加干净整洁,也很空旷,只有一台四四方方的机器摆在那里。

  姜余穿着崭新的工作服,走到了前台,先对着嘉宾们微微鞠躬,然后才微笑的说道。

  “各位尊敬的领导和教授,我是姜余,是腾达机械公司的技术顾问。”

  “这次让大家百忙当中过来,主要是看看我们厂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台机器相信不会令各位失望,当然,若有啥不妥之处,还望各位帮忙给子指正。”

  姜余说完,就转过身去,走到大块头机器面前。

  “这就是我们厂的最新机器,通俗的名字叫做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想必大家都听说过……”

  他话还没说完,有几个年纪大的专家就快步走到他面前。

  他们一边用怀疑的目光审视着这台机器,一边又用希翼的目光打量着这台机器的每一块零部件。

  渐渐的,几乎所有的专家和教授都走了过来,他们把这台机器围住了……

  他们之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第一次亲身看到传说中的五轴联动机床。

  国内在这一方面完全是空白,国外也对这一领域严防死守,不但不给技术授权,就连卖都没门。

  杨校长不懂机械,但他也知道这玩意儿对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有巨大的帮助。

  他把姜余拉到一旁,小声问道。

  “小子,你家这玩意靠不靠谱?”

  “事先也不给我打声招,出了事咋办?我可不敢给你兜底哦…”

  姜余心里清楚杨校长的担心,就不瞒着他,小声回道。

  “您就放心好了,保准没事。”

  “这台机器的技术,是从我死去的大伯那里弄过来的,他以前的机械厂有这玩意的制造设计图纸。”

  听到姜余这么斩钉截铁,杨校长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

  他重重拍了拍姜余的肩膀开心的说道。

  “小子,不错嘛,像这样的好事只多不少,以后还得多勤奋些……”

  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后,姜余又开始为大家介绍。

  “岛国人新干线、北美的波音客机、德意志的汽车、之所以能全面普及,除了经济发达外,最主要的就是他们的机械工业技术和材料应用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

  “尤其是他们在精加工这一方面,更是甩出我们桦国几条街。”

  “我们厂历尽艰辛,从国外搞出一些技术,加上工程师们的埋头苦干,结合了我们自己的技术,才把这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弄出来了。”

  “这机器研究出来后,相信对大家的启发和帮助不会小,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捧场,多多指正。”

  停顿了一会儿,姜余看大家没啥反应,就又继续说道。

  “经过我们反复的测试,这台机器整体性能不会落后西方太多,在有些方面甚至已经超越他们。”

  不等大家发问,他又继续道。

  姜余知道现在说再好也没有用,实践更能说明问题。

  他朝众人挥了挥手,然后高声说道。

  “大家请安静一下,你们谁有那种比较复杂的零部件,可以让这台机器,尝试打造一下。”

  他的话刚落下,很多人就开始举手,纷纷要求进行实验。

  姜余只好随机让一个专家给出了他要制作零部件的数据和图纸。

  终于到了最后测试阶段,测试的零件是某军工厂提供的。

  从外观判断,这很明显就是一个缩小版的航发扇叶。

  航空发动机性能的提高总是通过新材料和新的精密加工技术来实现的。

  所以判断一台五轴联动机床的加工性能到底如何,航空发动机里面的配件加工精度有多高就可以展示出来。

  姜余在电脑上输入军工厂提供的尺寸和曲面加工精度等数据,以及一些复杂的执行指令。

  半小时后,姜余按下了启动开关。

  机器外面有双层防爆玻璃,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里面的制作流程。

  机器运作速度很快,噪音也不大,那些各种各样的旋转机头,不停的切削、打磨,最后抛光。

  整一个流程,行云流水,毫不拖沓,工作机头不仅速度快,精确度也达到了很高的要求。

  它的智能化达到很高的层次,工件装夹后,数控系统能控制机床按不同工序自动选择、更换刀具,自动对刀。

  在机床工作时,数控系统还能通过激光测量尺寸,自动改变主轴转速、进给量等,可连续完成钻、镗、铣、铰、攻丝等多种工序。

  阶段性的工作完成后,它还会自动用切削液清洗加工部件,自动进行一次整体的测量和检查,保证工件的完成质量。

  这台机床整体看起来很是赏心悦目,科技感非常强烈。

  特别是杨校长和那些学院教授,都被这个机器深深的震撼到了。

  “这绝对是国家战略级重宝。”

  这是所有人此时此刻的心声!

  姜余抬手看了看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众人似乎还在不知疲倦的享受着这个视觉盛宴。

  他不得不打断大家的闲情雅致。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这台机器要完成工作还需要半个小时。”

  “不如这样,我们先到会议室休息一下。”

  大家此刻才回过神来,见姜余这样说,也没有推辞,跟着他又重新回到了会客室大厅,落座后就开始谈判。

  其中一个军工代表率先开口。

  “姜总,既然大家已经确认设计图纸没有问题,那我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

  “有什么想法或要求尽管提,合作也好,承包也罢,我们都尽可能的满足贵公司的要求。”

  带头领导的态度还是很诚恳的,没有咄咄逼人的嚣张态度。

  姜余坐在主位上,并没有说话,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笑容。

  旁边坐着的孙明,心领神会,立刻站起来,开始自己的第一次高规格商务谈判。

  “各位领导同志,我是腾达机械厂的厂长,也是这次商务交流会的主持者。”

  虽然都是老熟人了,但场面话还是要说的。

  说完这一番自我介绍后,他用余光看见姜余不动声色的微微颔首,就更有自信了。

  他继续接着那位带头领导的话说下去。

  “既然这位领导,和各位专家都认可了我们这款最新产品,那肯定就要考虑量产的问题。”

  “不过在此之前,我先重新介绍下咱们产品的性能。”

  “这台机器加工精度达到了5微米(0.005毫米,误差范围小于……”

  这时候所有懂行的人都站了起来,脸上的表情也是相当精彩。

  他们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国内的特种数控机床的最高精度还控制在100微米,而且还不是五轴联动机床。

  这相当于比国内的最高精度提高了整整20倍。

  就算是西方最先进的数控机床也只能控制住10微米左右。

  其实,孙明主动把性能调低了很多,主要还是担心泄露出去后,被某些有心人针对。

  孙明吩咐员工把那些生鸡蛋和放大镜拿上来给他们看。

  在机器刚造出来后不久,工程师团队用生鸡蛋雕刻了复杂的国徽和四个繁体汉字—“桦国制造”。

  完全没有刺破蛋壳字迹还十分清晰,可见其精度是多么精准。

  这种设备如果加以改装,就能研发更多种类的数控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