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孙守正
作者:青桓      更新:2022-06-08 03:57      字数:3029
  眼下这些只能当做计划,想要让几千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搬迁,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契丹人显然把奚族当成了禁脔,想要瞒过他们,似乎根本不可能实现。

  接连在黑讫支部了解了几天,李悦对这里的情况了然于心,想要一次性把所有人和物品迁到对岸,需要的船只数量太多,只能是从长计议。

  让李悦头疼的同时,奚族同样给他带来了惊喜,想不到这个胡人种族,居然对造车有着极高的水平。

  据吐勒斯说,就连契丹人也对他们造的车赞不绝口,甚至有些牧民不惜花费重金购买,就是为了方便辗转于各个牧场之间。

  更让李悦大为叹之的是,奚人造的车负重不算出色,可是相比其他类型的车,在山路上行走更加出众。

  是时候回去研究对策了,李悦和奚族人在辽河边分别,接连几天的暴晒,已经让河边的淤泥彻底变硬,即便是马匹走上去,也没有任何的危险。

  把搁浅的小船重新推进水中,此时的河水已经变得清澈,船夫用长蒿试探了一下,明显比松辽运河前要浅了一些。

  逆流而上,临近南苏城时,城里的百姓再次出现在城头、城门前,想来这些日子都盼着可以看到众人的船只。

  “李侯爷、李侯爷……”

  百姓们蜂拥而至,每个人的穿着虽然破烂,可是明显可以看出,众人的精神状态极佳,对于李悦的到来兴奋不已。

  眼看着李悦从船上来到岸上,为首的一名中年领着众人跪拜在地。

  “草民携南苏城全体百姓,多谢李侯爷救命之恩。”

  随着中年男子喊出口,身后的众人也纷纷喊了起来。

  李悦连忙跑上前去,一把将对方拉起,同时对一众百姓说道。

  “李悦无能,未能早日将诸位父老救出虎口,怎能当得起如此大礼,诸位请起、诸位快快请起。”

  拉起眼前这位三十多岁的汉子,李悦感觉没费什么力气,指尖传来的触感,对方似乎只是皮包着骨头,脸上更是瘦的棱角分明。

  再看身后的众人,同样是一脸的菜色,显然很长时间内都处于饥饿之中的。

  “当初我送来不少的米粮,难道说那些高句丽人根本没分给你们?”

  李悦的声调不禁有些拔高,大声向众人询问道。

  话音落下,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有感激者、同样也有破口大骂之人。

  “回禀侯爷,那些高句丽人根本拿我们当畜生看待,每日吃不饱不说,还要被他们赶着劳作,一旦有不顺他们意的时候,便会受到毒打。”

  “侯爷的好意百姓们都知道。当初侯爷送粮食的时候,那些畜生当着我们的面炫耀了一番,可最后都进了猪狗的肚子,百姓们一粒米都吃到。”

  看着眼前百姓的模样,联想起当日高句丽人的嘴脸,对于自己造成南苏惨案的愧疚全部消失不见了。

  “诸位再坚持几天,我会马上调拨米粮,不知诸位皆是何方人士,又是如何被高句丽人给捉了呢。”

  听说李悦的打算,众人无不欢呼雀跃,同时推举中年人向李悦回答。

  “草民孙守正,这里的百姓大多都是幽州人士,当年为了躲避战乱本打算到安室城,哪成想一路被契丹人追杀,几千的百姓都跑散了。”

  “当初我们还以为自己幸运,一路平安径直北上,哪知道会遇到这些畜生一样的高句丽人,如果不是侯爷来解救我们,都不知道能不能活过今年了。”

  从孙守正的话不难判断,在辽东一带的汉人显然不少,同时也能想象,当年幽州的混战有多残酷和激烈,令得百姓们只能背井离乡。

  恨不得马上占领整个辽东,可是李悦知道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只能是稳扎稳打、一步步向南扩张。

  眼前明显就是一个少年,可是看其认真思索的样子,俨然又是另一副模样,着实让孙守正有些迷惑。

  见李悦的视线向自己看来,孙守正壮着胆子,谦恭地向李悦问道。

  “敢问侯爷,你是汉人?还是……”

  李悦笑了一下,不止是对他、同时也是对着百姓们喊道。

  “诸位父老乡亲放心,我李悦是纯正的汉人血统,当初随父亲到了渤海国,更是机缘巧合的有了现在的身份。”

  “不瞒诸位,距这里北方几百里外,咱们还有一座大城,如果诸位不弃,完全可以全部迁到那里。这里不日之后将会由奚人、靺鞨人混合而居,如果有什么担心,诸位尽可随我北上。”

  李悦的话顿时让百姓们议论起来,经历的高句丽人的虐待,无论是哪一族胡人,对他们来说都没有任何的好感。

  “几百里地啊,咱们这个时候走,恐怕没等到地方就要累死了。”

  “说的没错。可是不走的话,这里马上成为胡人的聚集地,到时还能有咱们好果子吃吗?”

  听着百姓们的议论,李悦看着面前的孙守正,对方俨然正在思考着什么,完全没有被百姓们左右自己的思想。

  眼下地盘越来越大,李悦愈发感觉人手不足,或许眼前的孙守正会给自己带来一个惊喜。

  “侯爷,草民不才斗胆猜测一下侯爷的想法,如果考虑不周的地方,还望侯爷不要怪罪。”

  孙守正作揖行礼,低头对着李悦说道,从语气不难判断,此时的他很是紧张。

  “孙公但讲无妨。”

  对方咳嗽了一下,朗声问道。

  “听侯爷说了,你是渤海国的侯爷,想必契丹也是侯爷的敌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前些日子的大水,也应该是出自侯爷的手笔吧?”

  李悦微微一惊,默默地点了点头。

  “依草民猜测,奚族的某个部落已经向侯爷臣服,同时为了避免出现叛乱,侯爷打算让靺鞨人和奚族混居。”

  李悦再次点了点,同时对孙守正的身份也产生了几分好奇。

  “如果我是侯爷,势必会让南苏全部的汉人留下,绝对不会迁走一人。”

  对方的话让李悦愣了,随即开口问道。

  “孙公为何有这样的想法,李悦在此洗耳恭听。”

  孙守正长吸了一口气,自己的猜测得到了验证,胆子也愈发大了一些。

  “侯爷或许有所不知,胡人混居或许会降低叛逆的风险,可是却改变不了他们以往的生活习性,即便是令其耕种讨活,他们也终究是一群胡人。”

  李悦思索了片刻,想象到了那样的场景,正如孙守正所说,就算是胡人住进了城里,也不过改变了生活习惯。

  教化全体胡人是不可能的,闹不好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只有由汉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才会彻底的改变他们。

  如今的扶余城就是一个例子,因为汉人人口居多,使得胡人模仿他们的生活,进而原本的胡人习性已经消失大半了。

  想到这里,大热天气李悦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幸好发现的及时,才避免了可能会发生的大祸。

  李悦对着孙守正深深一礼,不禁令其吓了一跳。

  “多亏孙公提醒,李悦险些酿成大祸。”

  孙守正连忙还礼,谦虚地对李悦回道。

  “侯爷事务繁多,难免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胡人野性难驯,还需多加防范才是。”

  对方的一番话让李悦心中有了定计,南苏城的首脑非他莫属了。

  不过为了安抚孙守正,同时也为了让百姓们安心,李悦郑重邀请道。

  “我想向朝廷举荐孙公,任命你为南苏城的县令如何?”

  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上,李悦完全有实力任命任何人,不过为了让对方更加的信服,还是如此说道。

  孙守正面露喜色,连忙对李悦跪拜谢道。

  “多谢侯爷成全,孙守正愿为侯爷效犬马之劳。”

  李悦心中暗喜,不用为南苏城发愁了,同时把对方拉了起来。

  “孙公无需多礼,我打算向你引见一下诸位同僚,并且希望你能到扶余城指点一番。不知孙公可愿前往?”

  “孙某愿意,一切全凭侯爷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