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度陈仓
作者:青桓      更新:2022-06-08 03:56      字数:3680
  看着海东青送回来的书信,李悦的心情复杂,看来使团行进的速度很快,不过才十天的工夫,居然到达了幽州地界。

  有好消息的同时,坏消息也是让人头疼,此时的辽西走廊荒芜一片,可是已经发现零星的契丹人在那里放牧,如果时间久了被他们占据,以后的麻烦就大了。

  幽州的李匡筹跑了,听说起因是驻守蔚州超过了轮调日期,手下的将士造反了,直接去进攻了幽州。

  李匡威把这些造反的将士打跑了,哪曾想他们去投奔了河东的李克用。

  有了这样的机会,李克用怎么会不好好把握,以造反首领刘仁恭为向导,率领着一万兵马,一举拿下了幽州。

  也正是因此,那个刘仁恭成了李克用的小弟,并且向朝廷举荐,成了新一任的幽州节度使。

  幸好这个刘仁恭刚刚上任,对朝廷还有一些尊重,使团付出了一些小小的代价,就轻松地进入了卢龙。

  消息在每个人手中传递了一圈,李悦没有注意到,高思继的反应有些过大,薄薄的一张纸在他的手上颤抖不停,同时胸膛剧烈的起伏,似乎是在紧张着什么事情。

  目前看来,这段时间的付出还是值得的。

  为了能够让上千人的使团不被注意,李悦可是费尽了脑筋。

  不仅开通了往来府州的专车,而且免费接送那里的百姓,不管你是打算到扶余县定居,还是来这里游玩、做工,每天定时都有爬犁或是马车接送。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举措,让州府的百姓出入城池频繁,把乌诚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城内,却无意中忽略了城外的动静。

  这段时间李悦花钱如同流水一样,对于那些愿意迁居的百姓,不仅高价收购他们的地契,而且后期会折算到新居之中。

  这样的消息通过百姓们的口口相传,使得州府的百姓大量外流。

  同时利用这样的方法,把思慕部的人安置在那里,也算是完成了一部分对他们的承诺。

  思慕部大概有几千的人口,现在这个季节搬家明显不是最佳的选择,当然还是以海林察等熟悉的人为主,率先到李悦的帐下听从安排。

  近千思慕人,像是春雨一样,无声无息地入住进州府,等乌诚发现的时候,城里不仅少了三成的百姓,更是多出了好多的牧民。

  思慕人骑着率宾马,赶着从乌槐部购买的牛羊,居住在扶余府的州府中,这样的日子简直想都不敢想。

  让乌诚不敢想象的是,城里的牛羊越来越多,这个季节还好,等天气再暖和一点,估计城里都没法住人了。

  必须得想办法制止,不然被同僚们笑话不说,就是自己都得被熏得上吊。

  有消息传来,二皇子正在等待时机,如果自己这里可以给予上京一定的压力,从龙之功是跑不了的。

  上一次算是李悦走运,让他逃过了一劫,等城里稳定下来,花大价钱再邀请一次契丹人,或者干脆把所有的唐人让给他们当奴隶,这样的诱惑还打不下一个小小的县城嘛。

  乌诚一方面开始着手布置,另一方面向身后的势力求援。

  当初牧民不是三十贯购买的房子嘛,现在我用五十贯买回来,只要你们离开这里就行。

  哪成想这些牧民像是茅坑里的石头,一个个又臭又硬的,明明家里只有几头牛羊,可却像是拥有成千上万头一样。

  面对自己的高价收购,不理不睬的也就算你了更有气人的大言不惭。

  “五十贯就想买我们的房子,这位刺史是在做梦啊。别看我们养的牛羊不多,可是它们的肚子里都是牛黄、羊宝,要不是为了它们,谁买这里的房子啊。”

  海林察对着乌诚没有一点的畏惧,眼神中充满了挑衅和不屑,甚至说完之后还在对方面前甩了一把鼻涕。

  眼前的人数不少,一旦和他们发生了冲突,城里的那点兵马未必能占到便宜。

  可是这话说的实在是难听,州府的房子确实不是砖石建造的,但它也是州府啊。

  你们怎么就敢保证每头牛羊肚子里都有宝贝的,听他们话的意思,这些畜生比州府的百姓还要金贵。

  第一次的谈判不欢而散,而且对方更加的过分,惹得附近的邻居也开始售卖房子。

  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那么多钱,居然每个人至少都有两套房子了。

  为了尽快解决百姓流失的问题,乌诚的价钱从50贯涨到了70贯,可惜还是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眼看城里的百姓越来越少,乌诚干脆涨到了100贯一套。

  看着对方痛快地交出房契,库里的铜钱像是流水一样消失,乌诚感觉自己的心都在滴血。

  仅仅一天的工夫,五万多贯就没了,幸好及时制止了,不然等城里的富户搬走就来不及了。

  被牧民弄走这么多的钱,乌诚当然不会心甘情愿,派出城里的大军打算打劫对方,想不到半路被人家发现了不说,还折损了几百的兵马。

  看他们的走向,是往北边去了,只是和李悦有没有关系,乌诚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面对着冷冷清清的城池,空荡荡的街道,乌诚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吸引大批的百姓呢,眼看着就要春耕,没人怎么能行。

  于是乎,城门前发布了一张官府的布告,主要内容是招募百姓,房子是不可能免费送了,但是官府帮着你开荒,而且今年的税可以不交。

  这时的乌诚看出来了,渤海跟唐国只学了一个皮毛,同样的律法对牧民根本没用,你总不能拦着人家不让出去放牧吧。

  附近的草场没了,我卖掉自己的房子去外地放牧,这有什么不行的。

  要不官府你给我开垦荒地,我就住下不走种地了。

  把牧民们逼急了,一个个都敢和你动刀子,反正也是活不了了,弄死一个官老爷够本了。

  此时的李裕正在算账,眼前的数字看着眼花缭乱,可是心里却是美得一塌糊涂。

  忽汗城的生意简直就是捡钱一样,每天上千贯的纯收入,真是看出那里是人傻钱多了。

  不过相对而言,让他欣喜的还是州府的那笔生意,不过是半个月的时间,投入的两万贯、居然获得了一倍多的回报。

  可惜这样的买卖只能做上一次,这样的傻子满天下也没几个啊。

  不过知道了乌诚的政令,李悦、李裕两兄弟又开始动起脑筋了。

  城外的马车队也不是没有好处,把消息散播出去的同时,州府里明显多出来了不少的百姓。

  而且看他们穿着的样子,可比那些牧民干净多了。

  听说扶余县现在的人口暴涨,每天外出倒运粮食的车马无数,那多人吃马嚼的,肯定有供不上的时候,也难怪那里的人会到自己这里来。

  和李悦一样,乌诚打算用土地把百姓们栓在州府,想法倒是不错,可惜因为房价太高,问的人是不少,可没有一个人出手。

  五万多贯啊,乌诚当然想尽快把这个窟窿补上,可是你让普通百姓用百贯铜钱购买房屋,根本也不现实啊。

  不得已,城内的房价一降再降,从百贯直接降到了三十,百姓们还只是询问,没有人购买。

  “不瞒各位官老爷,我们是涑州的百姓,要不是扶余县的房子太贵,而且没有土地,也就不到这来了。”

  “这些年放牧是攒了些家底,但是老了不得留点过河的钱嘛。如果真的不能再降,老头子我只能带着族人们走了。”

  高启带着几百人,在府衙前对乌诚等人侃侃而谈,看着面前的杀子仇人,高启和同伴恨不得生撕了对方。

  再三询问了几遍,乌诚确定这些人确实是涑州的人,至于胡人的大小部落太多,根本没法确认真伪。

  “老丈,你打算出多少钱啊?要知道,这里可是府州,在涑州的话,恐怕你们一辈子都没机会住进去的。”

  显然乌诚不想亏得太多,就是身后的各个势力,也不愿意铜钱打了水漂啊。

  “十五贯。官老爷同意的话,我们族人马上付钱;如果不行,我们马上就走。”

  看着对方坚定的眼神,乌诚咬了咬牙,有百姓才能有人气,城里低贱的活计没人都做了,总不能让那些大户亲自上手吧,再把他们逼急了,大户也都走了,自己哭都没处哭了。

  “好,十五贯就十五贯。不过大长老答应我一个要求,把这里的消息传到涑州,让更多的百姓来这里安居。”

  高启装作欣喜的样子,给乌诚深深行了一礼,只要房契到手,可有他好看的了。

  听着铜钱的脆响、看着百姓蜂拥进城,乌诚的心情第一次这么痛快。

  只是这种痛快没持续多久,就转变成了一种痛苦。

  “你再说一遍,你说那些百姓把房子都推倒了?”

  乌诚感觉天旋地转,眼前一片漆黑,这些百姓要干什么,不可能钱多的没处花了吧,一定是有什么阴谋。

  随着下属来到城内,耳朵里不时能听到隆隆的响声,转头就能看到烟尘升腾的景象。

  “住手、住手,你们……”

  又一间房子倒了下去,如同是砸在自己的身上,乌诚脸上没有半点血色。

  “官老爷,怪不得你的房子卖这么便宜,你自己看看,那是人能住的嘛,里面除了牛粪就是羊粪。”

  “说的就是,你要是能在里面住上一天,我们就住一天;你住一年,我们也能住上一年。”

  “我们自己的房子,推倒了重建也要官府的允许嘛。”

  乌诚哑口无言,当初买房时你们不是也看了里面嘛,怎么那个时候不说?

  现在的他也是暗暗后悔,如果当时打扫一番,或许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轰隆一声,又是一间房屋倒塌了,看着满城不时升起的烟尘,乌诚怒火中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