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何谈无忧无虑
作者:墨染一夏      更新:2022-06-08 21:46      字数:2331
  傅休辞和温言柒是瞧着热情的村民,又感受着百姓们的热闹,也不禁笑了笑。

  与民同乐,大概就是眼前这样的景象吧?

  "我忽然明白了扬名天下的名画,"百姓之乐",为什么会一直流传。"

  温言柒瞧着桃花村民欢快的样子,笑着和傅休辞说,"先前看到那幅名画,虽然画功意境都很好,但总觉得自己还看不出玄妙之处。"

  "现在却是忽然明白了,最为质朴的快乐,好像更为感染人。"

  傅休辞闻言,点头赞同,见村长让村民们上菜,顿时就见他们笑着去端菜来。

  不一会儿桌子上就上满了菜,有大螃蟹龙虾,大鱼就有好几样,鲈鱼鲢鱼黑鱼,再是牛肉羊蹄,炖全鸡,和鸭肉,鸡腿。

  再是莲藕,蘑菇,大白菜,豆腐,虽然算不上山珍海味,但也是十分丰盛。

  "大家都坐好,咱们就边吃边喝,还有舞狮子看。"

  村长笑着说,又让后面准备舞狮子的人可以登台了,锣鼓也都敲响起来。

  顿时宗堂都热闹起来了,桃花村的村民大多都是豪爽的性子,一坐下来,就举杯大吃大喝起来。

  今天白家和几位考院试的学子都是主人家,白老爹和白老大,白老二都被拉着去喝酒。

  白家的其他人,也都凑上去,和村民们喝起来。

  白老太太就和桃花村的几位长辈也坐在一起喝酒,韩氏的酒量也大,就陪着一起。

  姜氏不善酒,就和平旺娘,还有不喝酒的妇人坐在一起唠嗑。

  苏棠梨看着他们都喝起来,也馋着想喝酒,但想到那次醉酒,也不知道有没有和白屹洵说什么。

  便也不太敢喝,便吃着肉,听着她们的话,就见有年轻的妇人过来,和她说话,也笑着和她们聊天。

  "二郎媳妇,先前我们对你可真是误解很深呀,也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说你好赌,这可真是害人不浅。"

  "就是呀,二郎媳妇瞧着就温婉大方,哪里会好赌呢。"

  听着她们的话,苏棠梨眨了眨眼睛,从前的原主是,但她确实不好赌。

  "不过,二郎媳妇的刺绣也太厉害了,那天我们瞧着,都不敢相信,还有人做刺绣,跟仙女似的。"

  大远媳妇笑着夸赞苏棠梨,又和她说,"我娘家嫂子也是绣娘,那天也去看了你的刺绣,知晓咱们是同村,还想让我搭个线,想见见你呢。"

  话落,也就直接说,"我娘家嫂子今天是二十三岁,虽然年纪不小了,但做刺绣还是可以的,就想着能不能去二郎媳妇的绣堂。"

  苏棠梨听着,顿时笑着应声好,"我的绣堂可是很缺绣娘,只要有兴趣,都可以来试试,这样吧,你让你嫂子明天或是后天,带上她的绣品来绣堂。"

  "我先瞧瞧她的绣品,若是合适,那我肯定会欢迎。"

  大成媳妇见苏棠梨这么爽快就答应见面,顿喜,"成,我明天回一趟娘家,就和我嫂嫂说,让她后天就去绣堂。"

  "这别的不说,我嫂嫂的刺绣绝对是很不错的,之前我嫂嫂还在谭家绣楼当个绣娘。"

  "只是后来成亲了,得照顾孩子,没有多少精力,就没有去绣楼。"

  "但现在孩子大了,家务活也不多,就想着再找一份绣娘的工活。"

  "不过这些年,孩子们的衣服,都是我嫂嫂做的,手艺绝对没有落下。"

  苏棠梨听着,还很高兴有人愿意来她的绣楼,就和大远媳妇说,"只要有刺绣本领,我都是十分欢迎的,所以嫂嫂若是有认识的绣娘,可以帮着我介绍介绍。"

  话落,她忽然眼中一亮,就和她们说,"我这绣堂是刚刚开始开起来,正是缺人的时候,如果能帮着举荐刺绣精湛的绣娘来绣堂。"

  "我会给你们介绍钱,就是介绍一位合适的绣娘来,我就给一两银子。"

  大远媳妇和其他人听着,顿时一喜,忙问,"真的,还有一两银子?"

  "嗯,有,介绍一个,就是一两银子,如果是有名气的绣娘,就是五两银子。"

  苏棠梨笑着说,"只要过了我们绣堂的考核,我当即就给你们银子。"

  "那如果我大嫂后天能过考核,当二郎媳妇绣堂的绣娘,我当即就有一两银子?"

  "有,我后天当即就给你。"

  大远媳妇听着,顿时欢喜,一两银子呀!

  她给人辛苦洗衣服,一天才一百一十七个铜钱,一两银子,那她得给人洗十天的衣服呀!

  其他人听着介绍还有银子,顿时笑着应声,"那好,一有合适的绣娘,我们就给二郎媳妇介绍。"

  "嗯。",苏棠梨笑着点头,她正愁着找绣娘呢,若是有村民们帮忙,也能多找几位。

  白屹洵是和温言柒,还有傅休辞说话,也注意看着苏棠梨,见她笑着开心,就知道她们说的肯定是绣堂的事情。

  "这乡下的生活还真是不错。",傅休辞吃着莲藕,看向白屹洵说,"悠闲自在,没有繁文缛节的束缚,人都活得轻松好多。"

  温言柒转头看向吃喝的百姓,完全没有饭不语的规矩,全然随着自己高兴。

  这在他们世家,简直就是奢侈。

  哪有那么多的随着心意而为。

  "难怪棠梨妹妹愿意留在乡下。",傅休辞笑着说,看向那边说笑着的苏棠梨,一开始她还不愿意认亲,现在也能明白了。

  "乡下有乡下的好,也有许多不好之处。",白屹洵见他们都有感慨,就说,"你们现在看着,百姓过得很自在,可他们白天都是奔波劳累了一天,却也不一定能够生计。"

  "大多村民天还没有亮就要去镇上赶集,有卖野味的,像蘑菇冬笋,但进了城门口,就要交税。"

  "到了市集,还得和其他人抢着摊位,抢不过,就要去其他地方卖,那就未必卖得出去。"

  "那就白白辛苦采的蘑菇和冬笋,即便是抢到了摊位,还有和旁边的摊位争抢生意。"

  "有人会压价格,也只能跟着压,才能卖出去,那赚的银子就会很少。"

  "那就很难养家糊口,何谈无忧无虑?"

  话落,他就看向在静思的傅休辞和温言柒说,"无论是百姓,还是勋贵,想做到悠闲自在,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起码,勋贵会衣食无忧,可百姓连这一点都很难。"